第169章 慧眼方能识英才!(1/2)

几名鬼卒走入其中。

柳羽当即朝他们吩咐。“你们速速去打探下,辽西公孙瓒此人?现在在哪?”

公孙瓒…

白马义从…

常山赵子龙!

这三个名字反复在柳羽的心头盘旋,且…在柳羽看来,这是深度捆绑的关系。

柳羽当即吩咐门外的鬼卒去查查“公孙瓒”这个人。

对抗胡虏,特别是乌桓…如果有公孙瓒,那就简单多了。

鬼卒领命就去探查…

哪曾想,还没有走出一步。

一道声音骤然传出。

屋子不大,足够天子与几名公卿坐下。

听说陛下要处置公孙瓒,他“吧唧”着嘴巴。

说起来…

柳羽听着还没甚么,可曹操却是颇为激动…颇为亢奋,“这哪里是罪?十余骑诛杀一百余胡人,若是我大汉各个都是公孙瓒,那乌桓小儿如何还敢猖狂?如何还敢南下?”

哪怕只有四个字,公孙瓒的嗓门极大…

“不过…”刘宏眼眸睁开,他环视了周遭,敏锐的观察着其它公卿的表情,特别是袁隗。“既这玉林柳郎提出以功勋换此人,那九卿中大鸿胪的赐予就暂缓,权且册封其为讨乌桓中郎将,在洛阳中开府,为朝廷部署防范乌桓之策!”

果然,刘其行至半路,朝廷赦免了其罪名!

袁隗也拱手,“陛下圣明!”

“陛下…”

嘶…

作为天子,他得到的情报是简单的,是笼统的,他不可能像荀彧这样去细致的了解。

这等除恶务尽久违的血腥让曹操、夏侯惇、夏侯渊热血沸腾。

荀彧一怔,连忙提醒道:“如今你南阳、幽州均立下大功,诸事繁琐,陛下还没顾得上赏你呢?此事若是要求陛下,倒是个不错的时机。”

桥玄的一番话连连感慨,可见其激动之情,乃至于禀报到最后,已经有些眉飞色舞的味道。

“…幽州刺史陶谦亲笔所书,刘备刘玄德驻守涿郡城一个月,粮尽援绝,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硬生生的拖到了局势的翻转!此亦大功!”

“文若知道公孙瓒?”柳羽当即抬眸…

但…如今,毕竟还没有黄巾之乱。

这次的“小朝会”大家伙儿各取所需!

柳羽抬眼望去,却不是荀彧,还能有谁…当此夜晚之时,他与曹操兄弟是少数可以随意行走于玉林观的人。

说起来,他与公孙瓒有一段仇怨。

言及此处…

不等荀彧把话讲完,柳羽接着说道:“怕是会让有心之人做文章,以此阻止我进入内朝!”

闻言,荀彧拱手…

两边立着光着膀子的精壮刑吏,他们冷漠的表情,似乎在告诉犯人,无论何等身份,在他们眼中皆是平等而卑微的。

这…

德阳殿内,一处偏殿…

“公孙瓒?”荀彧反问。

“正是此人。”荀彧当即解释道:“玉林柳郎一向眼光独到,他既看准这公孙瓒,那想必此人定然有过人之处,臣昨日专程去探寻了一番,果不其然…此人之所以延误了报送乌桓南下的消息,是因为他带所部十余人去痛击百余鲜卑,狂追三日三夜,将百余鲜卑胡狗屠戮殆尽,这才贻误了情报的传送,其固然有罪,可能以十余人歼灭百余胡骑,足可见此人有些本事。”

这处刑房不算正经,有些像是公堂的味道,但比公堂给人的压力更大。

柳羽凝着眉…他琢磨着,无论如何,得救下这公孙瓒!

沉吟了片刻…

的确是一笔不斐的开销…

翌日,皇宫德阳殿。

这可让柳羽好奇了。

因缘巧合,如今…这官吏在洛阳城做一狱吏。

“就该如此!”夏侯惇握起拳头,“我大汉如此有血腥的男儿,死也该死在战场上,岂能死在这朝堂下?”

狱吏走到公孙瓒的身边。

但…十余人痛击百余胡骑,狂追三天三夜,这公孙瓒有点意思!

越往深处去想,刘宏越觉得,羽儿此举意味深长,或许…羽儿的目光长远,已经在考虑,明年、后年,乃至于大后年…与乌桓对垒之事。

恰恰,“空降”的公孙瓒担任的“上计吏”抢了原本郡中一官吏的“升职”之道。

当即,柳羽就拉着荀彧进入此间书房,曹操与夏侯兄弟亦起身行礼,都是老熟人了,荀彧也不客气,拱手回了曹操一礼。

那是昔日里,公孙瓒与刘备、刘德然同师于卢植,又拜师于刘邦的十五世孙、太尉、光禄勋“刘宽”门下做门生,

天子刘宏颔首。

刘其以事犯法,被关入囚车,押解洛阳廷尉处问罪,按照大汉的律历,上司犯罪,下属官吏不得跟随相侍,可公孙瓒偏偏乔装打扮、改容易面,换成是狱卒,一路驾车相随,并且暗中收集证据,动用家门能量为刘其沉冤昭雪。

“故而,玉林柳郎看重于他,想要以功勋换此人性命,倒是…也并无不可。”

但这丝毫不能遮掩,公孙瓒在对抗胡虏时的卓越功勋与实力。

包括他如何去追逐鲜卑人,如何带着十几个骑士全歼一百余鲜卑胡骑,如何因为不在辽东,没有第一时间将乌桓南下的消息报送回来!

陛下听过后如何龙颜大怒…下令何时问斩。

刘宏浅浅的呼出口气,口中喃喃:“公孙瓒?”

“辽东郡国长史,陛下下令要斩首示众的公孙瓒!”荀彧当即道…

求?陛下?

沉默了一会儿,天子刘宏终于松口。

公孙瓒抬头,稍稍一怔。“怎么是你?”

室内因为小而暗,显得阴气森森。

呼…

这不能够啊,诚然,历史上的白马义从在界桥之战被麴义的先登营全灭,这使得白马义从与公孙瓒均领了个“外战内行、内战外行”的名声…

大汉的官途是存在鄙视链的,京官鄙视地方官,地方官鄙视边陲的将门…当然,这些在黄巾之乱、董卓入京后全盘翻转,地方官与将门成为了真正的香窝窝。

大鸿胪?

此言一出,所有人一怔,特别是袁隗,他想到了…如此大功之下,柳羽势必会入朝为官,成为公卿中的一员。

——边陲之臣无诏不入京城,朝堂之外官员无诏不得近陛下百步。

“文若兄快来讲讲!”

一桩桩一件件,荀彧娓娓道出…

这…

天子刘宏又是个对金钱极其敏感的皇帝,故而,他首先关注的是省了一大笔钱!

当然,感慨完钱的事儿…

唔…

洛阳,一处牢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