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守国门死社稷,此谓汉之脊梁!(1/2)

次日,德阳殿。

天子刘宏依旧坐在龙椅上,群臣分列两旁。

“陛下,臣有一物想呈上这朝堂,请陛下与诸位公卿一睹!”

侍御史荀彧在早朝上当先开口。

桥玄与蔡邕均把目光转向他,似乎…别有深意。

“准!”

天子刘宏轻轻抬手,示意允准!

荀彧则派人呈上了一套秦朝的官袍…

秦朝的官袍与汉朝的截然不同,秦代的服饰是以“袍”为主,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汉代的服饰则继承于秦,又在秦朝的基础上多出了“交领、右衽、系带、宽袖”等等。

当然…

这些似乎都不重要。

袁隗心情沉重。

故而…袁隗是有资本与桥玄这般针锋相对。

他的眼眸一次次的凝起,表情古怪至极。

“袁太傅是主和吧?所以…柳太守就请荀某在这德阳殿中送给袁太傅这么一套秦朝的官服…让袁太傅去品评一番,去回忆一番,同样是对付胡虏,汉缘何就比不上秦?汉人的脊梁难道就矮了秦人一筹么?”

荀彧虽然跻身朝堂,却只是一个六百石俸禄的小官,他的背后…颍川荀氏的家门虽然利害,却没有什么族人如今在朝为官。

刘宏缓缓展开…

可…莫名的,他心头生起了几许不详的预感。

太傅的身份,名义上是在三公与大将军之上,乃是帝师。

这也是大汉迟迟无法驰援幽州的原因。

而他们聊的内容,均是围绕着羽儿寄回的那封信笺。

“不曾想,今日得知…两万人兵马已经在南阳郡集结!南阳柳郡守请陛下允准…他派出此军队驰援幽州,驱除胡虏…恢复边陲的安定!”

唔…

“不能保证!”荀彧张口道:“可…汉帝国如此庞大的疆土,对付一个夹缝求存的乌桓,都如此怯弱,那日后…会有更多的胡虏轻视大汉,掠夺大汉…”

“守国门,死社稷!”

更因为三年前夏育、田婴率领的北伐军葬送在塞外…十不存一。

“咕咚…”

满座哗然一片。

其中记录了汉高祖与楚霸王带兵攻破咸阳城时。

“陛下…此为柳郡守给臣的一封信笺,臣斗胆请陛下过目!”

讲到这儿,桥玄冷笑…“依袁太傅之见,我汉人的脊梁与傲骨,只剩下要‘和谈’了么?大汉几百年的荣光,要因为这一次的和谈而毁于一旦?哼,乔某只知道大汉素有大胜之后的‘和谈’、‘和亲’以彰显天威,决计没有依靠‘和谈’去逃避战祸的道理!”

“你们可知,我大汉调不出兵马!若是并州的边防军迁往幽州,那鲜卑南下劫掠?谁人去挡?”

此时的袁隗目光冷凝,他有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

“陛下…可看到了南阳柳郡守信笺中提及的最后一句?”

袁隗眸光幽深,“桥太尉在说什么?如今是大汉,秦朝已经两世而亡了…将秦袍置于朝堂之上,本太傅没有奏请陛下,治他荀彧一个大逆不道之罪已是网开一面,怎么?桥太傅也要‘复辟’秦帝国?大逆不道么?”

下意识的,他就想要做出决断。

随着荀彧这一句话以高昂的语气喊出。

“此谓——汉之尊严!”

“念,念给满座群臣!”

可…

“好…”

荀彧的解释还没脱口…

大量的金钱之下,乌桓会更加的强大,而乌桓强大,代表着他汝南袁氏有了一个极具实力、又极其可靠的外援!

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儿。

刘宏此前也读过这一段历史,那个奋六世之余烈,那个能横扫六国的秦军,怎么可能…只有几万人?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此…可谓我大汉的脊梁,此可为我大汉的血性男儿!”

“咳咳…”

“陛下…”袁隗还是要劝…他与乌桓是有联姻的,一旦开战…汝南袁氏这些年好不容易埋在边塞的种子,顷刻间就要功亏一篑!

反之…

桥玄大笑了起来,他当即拱手朝天子一拜。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凡我大汉子民者,虽远必救!”

他当即将信笺递给赵忠。

“哈哈哈哈…”

“若是陛下允准,臣愿作为钦使!赴那幽州与乌桓王丘力居和谈,臣有把握,两倍于原本的‘赎买政策’的恩赐,便可还边陲一方平静,让生灵免遭战火荼毒!”

荀彧则顿了一下,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笺。

‘不和亲!”

秦朝的兵马尚有九十万之众!

让以袁隗为首的满朝群臣均是怔住了,所有人都在联想…这封能让天子动容的信笺内,到底写了些什么?

终于…

一番话…袁隗说的大义凛然。

起初,他看的还轻描淡写,有几许漫不经心的模样,可随着…越往下看,他是愈发的触目惊心。

他太清楚了,如今时局下,若是没有氏族帮助,莫说是两万人…就是筹集两千人都费劲。

“你们就能保证,若是开战,我大汉就一定能战胜乌桓么?”

“柳太守是陛下亲派的郡守,身赴瘟疫重地,两个月内解决了两地瘟疫,防止瘟疫蔓延,救万民于水火,臣斗胆问袁太傅,他立下如此功勋,可否有资格献出这‘秦袍’,可否有资格在朝堂上提出一言。”

刘宏内心中狂喜不已,是战,是和…他已经有了决断。

言辞真切…据理力争。

“荀御史可有话说?”

当然,更惊讶的是天子刘宏,两…两万人的…的军队?

呵呵…

赵忠连忙取来…呈送到龙案上。

袁隗站出一步。

这…

唔…

“听过这封信笺,袁太傅以为如何?”

——守国门,死社稷!

原来这是一封记载秦朝时期驻守边陲将士的文献…

蔡邕适时也站出一步。“陛下,南阳柳太守这封信也唤醒了臣,臣方才意识到…胡人没有读过书,他们从小生活在草原,他们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而这封竹简中写明,秦朝驻守长城抵御匈奴的有五十万兵马,而驻守云南、交州等边陲的有四十万人!

内战可以,但…外敌想要染指大秦——做梦!

此时…这么一封信笺被赵忠念出…

原来这支秦军在守边关。

“不赔款;”

“哼!”袁隗冷哼,却是不再言语。

看来…是战是和!

羽儿一早就有了判断。

足足有百息的时间,刘宏看完了最后一个字。

袁隗气的面红耳赤。

可…说是赎买、恩赐…实际上,就是纳贡…祈和!

偏偏,他仗着“太傅”之衔,愣是逼得荀彧说不出话来。

“桥太尉要当乱臣贼子,我袁隗乃是忠于大汉!”袁逢也拱手朝天子一拜。“今日这朝堂,有他六百石俸禄的荀御史,那便无我袁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