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神说,要有不灭之光!(2/2)

心头不住的喃喃:——羽儿啊羽儿…南阳乱局,可不能耽搁更久了。

“近来,诡异现象频发…南阳诸县都出现了石碑破土,索性,今日…本郡尉就挖出这石碑,看看这石碑上到底写的是什么字!”

不多时…

百姓们担心,是柳郡守事先得到风声…要来围剿他们,甚至一些百姓都以为死期来了。

天色尚早,此时的皇宫后宫中很安静。

其实…

文聘开口了,他站在石阶上。

而文聘丝毫没有理会…人多力量大,没过一会儿,巨石…就被挖出一大截,随后便有官兵套上了绳索,在一阵吆喝过后,众多士兵一起用力,巨石轰然倒塌!

整个此间,都归于寂静了。

因为原本计划的,郊祭黄帝后,百姓们是要冲去宛城衙署,向柳郡守讨问个说法,如今…这许多官兵出现,让所有人都担心、害怕了起来。

幽州几乎沦陷…

可做归做…

不过,寻常的农人哪里会知道这些,这是自有负责帝王陵墓的官员、工匠才会知道的,甚至…古代的帝王陵墓中,不乏后世发现时依旧亮着微弱灯火的,这便是长明灯的作用。

“土葬不宁,遇火则安!”

看到这一幕…

轻手轻脚的行至窗子前,隔窗问道,“当真是这么急的事儿?”

柳羽这边正颇有兴致的讲述…

哪曾想…

属于那种“没心没肺”,天塌不下来,都没他什么事儿的。

这些小黄门心领神会…

不久,门外传来低不可闻的声音。

这震天的口号下…很难有百姓不被感染。

宫中专门设立一处“鸡鸣堂”,供养了许多公鸡,就是为了让公鸡在早晨时去叫醒陛下。

黄忠这话脱口…

他愣住了!

一想到这儿,刘宏的眼眸垂下…

目的嘛…

整个大汉,能替他排忧解难的除了羽儿,还有谁呢?

农人们自发组织就在这村口,在这石碑下行祭祀大礼。

他的眼眸淡淡的转向那石碑旁一连串的“灯”上…这是他几日前就派人安放在各处石碑旁的。

“此灯长明么?”

“叫…叫醒陛下吧!”

——神光降世,天佑大汉!

呼…

当巨石被拔起来的一刻,当巨石上的所有字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陈列在所有人面前之时。

“桥太尉已经派人去请袁太傅、曹司农…他们都等在宫门外,就等陛下传召…蹇校尉派小的先来此告知陛下…他随后就到。”

可没想到,今天时…石碑再次长出来一截,这次不是别的…是“火”字,下面的半个字也能看到,是“葬”字的上半部分。

从此…南阳郡不止是中原第一大郡,更会是他柳羽得民心之所,是天师道得民心之所…这碑文、这不灭之光至关重要。

刘宏豁然坐起…他匆匆起身,好快啊…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王美人给他披了一件披风,刘宏匆匆走出寝殿。

——火葬则…

顿时,周围数百兵士齐声高喊:“土葬不宁,遇火则安!神光降世,天佑大汉!”

天子刘宏睡得很沉…他要么不睡,可一旦睡下,很难去叫醒。

“那…那俺老娘被火葬,也就是…就是能瞑目咯!”

“我们也一样,只要天师道遇水,我们生起的芽…能量亦是无穷!正所谓…大豆的力量!”

柳羽没有解释太多…

文聘当先上前去查看,可就这么一看…

这一句提醒脱口。

后面的字简直吊足了百姓们的胃口。

偏殿里,刘宏打开急报,脸色已是铁青,“乌桓人,是群喂不饱的狼,枉费我大汉这些年赏赐给他们这么多钱财、绵帛,它门竟还是反咬一口!可恨,可恨!”

“这是天…以此不灭之灯火,来告诉世人…此‘土葬不宁,遇火则安’的字眼乃是天穹所赐么?”

别的什么都好解释,可这…不灭灯火,能点燃起来…燃了六天六夜的灯火,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没有人能解释的了,所以只能归结于天意了。

似乎觉得还不够。

“酢”是汉朝时期醋的叫法…

到了马车中,柳羽方才解释道:“这叫‘长明灯’,往往在帝王陵墓中,会点燃这么一盏长明灯…让其墓穴永远的明亮。”

呆愣了一下,不过,文聘反应的很快,先别管这灯为何不灭…喊就完了。

特别是文聘、徐晃、关羽他们…深吸了一口气,精神抖擞。

这才多少时日,幽州就几乎沦陷,这群将门都是干什么吃的?

刘宏没有办法不去想他的羽儿…

所以…

另一个声音中带着焦急道:“太尉府收到急件,出事儿了,乌桓人奇袭幽州…幽州有可能…有可能会沦陷!”

不用多余的语言…

所有人士兵与百姓跟着他们高呼了起来…

“南阳的?”

让石碑自己破土,这也有些太玄乎了吧?

之后几天干旱,石碑也在长,但是长高的速度…已经放缓,围观的百姓们也只能看到下半句的“火葬”二字。

当然…文聘有点懵,这好像…事先的部署中好像没这个灯吧?

这不就与最近轰轰烈烈的废除“土葬”息息相关么?

恰恰这一天,文聘带着官兵也来到了这里。

——“喔喔喔…”

他不是责怪自己儿子,而是心头憋着一股子怨气,不知道去哪发泄!

文聘的话音刚落…便有士兵一拥而上,然后开始挖掘巨石。

只剩下涿郡独木支撑,这足以引发天子刘宏的担忧了。

所有百姓已经好奇到极点…

刘宏说罢…

“大胆,这个时候…”

“没错…”柳羽也感慨道:“这大豆就仿佛是你、我…是咱们天师道,我们于南阳、于大汉、于这天下本是十分的渺小与微不足道,可只要遇水…大豆的头上就能长出芽来,豆芽的力量足以撑起这沉重的石碑!”

“神光降世,天佑大汉!”

关羽与徐晃也关注着此间。

因为他知道一些别的,这段时间,柳郡守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便是为此,在刘宏身边的小黄门都必须学会一个本领,那便是学鸡叫…以便在“急报”传来时叫醒陛下。

而那些原本心里还将信将疑的百姓,这个时候也都亲眼见证了神迹,见证了吉兆的降临…人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这是亲眼所见哪!

也就是说…老天的指引,便是废除土葬,推行火葬么?

王美人赶忙道:“陛下,是急报…”

门前的宦官当即招来几个精神不错的小黄门。

天子刘宏总算起来了…

这一夜,刘宏是在王美人处,王美人有些疲态…故而睡得很轻…

这话脱口,柳羽与黄忠彼此互视。

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柳羽总算是长长的呼出口气,尘埃落定…南阳局势已经稳住了。

长明灯一燃上,就不能吹灭,直到油尽、烛终自行熄灭,这是一项古老的传统风俗。

边陲…将门?

就这…就一触即溃了?

无数人的目光望向这一排排的“铜灯”,似乎、好像、仿佛…它的确没有熄灭过,这…这…

原本以为这事儿到这儿也就结束了。

柳羽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示意让黄忠、魏延跟他来。

七天七夜…他几乎没有休息超过一个时辰,星夜兼程…只为…只为将如今幽州的局势告诉这位“玉林柳郎!”

在他的心里,在刘玄德的心里,玉林柳郎…已经…已经是幽州最后的希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