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饮鸩止渴,道法自然(1/2)
第77章 饮鸩止渴,道法自然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但玉林观外,却意外有四股力量,或明或暗,在保护这片“锦绣的山林”!
蹇硕派出的西园军是一股;
那些在玉林观中,能填饱肚子,能活下去,将这里视为“最后庇护之地”的流民是一股;
天师道巴蜀之地总坛派来武艺高强的“鬼卒”是一股;
最后一股则是中山无极甄家。
要知道,甄家与玉林观早已是深度合作的关系,不夸张的说,柳羽不仅是甄家的恩人,更是财神爷…
为了保护柳羽,甄家费的钱财、耗费的精力均不少。
蹇硕如实将这四股玉林观的防护娓娓道出,天子刘宏则是眯着眼,一个个的轻吟出他们的名字。
“流民,西园军,天师道,无极甄家…”
他反复吟了两遍…
这才嘴角咧开,爽然笑着感慨道:“还是羽儿得人心哪!这尚未入朝堂,势力却已不容小觑了!”
蹇硕拱手。“陛下,如今皇长子已经归来,陛下是否要见他一见?”
为此,他不惜费了国库中最后一笔钱粮…
“答案就在这儿,天下不乏通晓‘道法’之人,‘但有道,却莫可名状,无术,所以举步维艰,悲多于喜!’只有如贤弟般精通于‘术’法,能用巧妙的行为改变大势的走向,才能放下这溪中‘巨石’,才能彻底改变大汉帝国的流向,扶大汉于将倾,也‘扶起’为兄这骂名!”
他太好奇,太期待羽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朝堂。
“原来是桥子…”刘宏笑了。“朕记得羽儿在返归洛阳的途中,在襄阳城与桥子攀谈,又在虎牢关与蔡子细聊…”
术,就像是一切都是眼前利益,在战术上有利!
话匣子打开,荀彧与柳羽天南地北的海聊着,从儒、道的迥异,到天下大事,到万民疾苦…他们无话不谈。
“他!”刘宏眼眸登时一亮,但很快又暗淡了下去。
而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想迈出这一步,他知道,这一步的确能让国库充盈,但最终的结局,一定是——饮鸩止渴!
…
“事关囤驴之事!”
道,则像是战略上顺应规律而有义,着眼长远利益!
至于,那块石头…
“正是!”
“好一个道法自然!”
别看是囤驴…
蹇硕连忙提醒。“诚如陛下所言,可回到洛阳之后,无数达官显贵送去拜帖,均被皇长子回绝了,不过…他却‘跣足出迎’,与那荀彧攀谈至如今,聊了整整一个上午,现在两人还在玉林观密谈!”
“不忙着见!”刘宏轻轻摆手。“羽儿不是要入朝堂么?朕无需去见他,他也会来见朕…况且,羽儿那‘麒麟才子’的名声都已经散播出去了,朕若是这时候去,岂不是无趣了!”
这算是照猫画虎,效仿羽儿的生意经。
却事关帝国国库,事关大汉的兴衰!
若是亏了,刘宏势必要迈出“卖官鬻爵”的那一步了!
“囤驴之事,你且细细的说,朕要听到每一个细节。”刘宏的嘴唇抿成如铁一般坚硬的线条,面上没有一点血色。
荀彧侃侃而谈。“就比如有一条小溪,水往低处流就是它的道,但你听之任之,它会肆意的流到他想去的地方,可如果你在一个位置上放一块儿石头,让它改变流向,它便会流向你想让它流向的位置,而这块儿石头就是术!”
不怪柳羽这么感慨,荀彧对“道”的理解很深。
荀彧?
这个名字一出,刘宏回忆起了什么。“就是那个给朕解析《红楼梦》中章节的荀彧?那个与唐衡之女定下婚约的颍川荀家的公子?”
这一刻…
也就是说,市场上所有的驴,除了少量是掌握在甄家手里之外,其余尽数在刘宏手中!
柳羽总算明白,为何史书上记载的,曹操与荀彧秉烛夜谈之后,说他是“吾之子房”,而非“吾之萧何”!
这是“道”与“术”的差别!
蹇硕略微思索。“这个并不好查,不过,许多消息的来源均来自一处?”
想到这儿,刘宏接着问…
“道是自然规律,但比起这所谓的道,救世更需要的是贤弟的‘术’!”
那么?问题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