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大汉危机,非粮荒,乃大疫(1/2)
第74章 大汉危机,非粮荒,乃大疫
汝南袁氏是不可能放任道门进入朝堂的。
这甚至关系到他们正在实施的一个大计划。
说起来,自西汉末年以来,以“陈氏”和“袁氏”为首的“土德”姓氏集团取代“刘姓”当皇帝的“三统”政治哲学理论就盛行于世。
以至于,汉哀帝一度改姓为“陈圣刘”,避其锋芒!
时至今日,袁氏家族四世三公,权倾朝野,门生故里更是遍布天下,几代的营运,已经迎来了最好的时机。
而当初袁逢、袁隗在给袁绍取字时,竟悍然选择以“汉质帝”的年号“本初”为袁绍的字!
敢用“刘姓皇帝”年号为“字”者,袁家还是第一个,当然…这肯定不是巧合!
汝南袁氏是有野心的。
而要实现这一股野心,首当其冲的便是联合一切“士人”、“党人”。
袁家太懂了,只有把拥有“知识”和“财富”的人收揽在手中,才有可能实现他们那“袁氏”土德取代“刘姓”火德的目的。
恰逢两次党锢之祸,宦官对党人进行了一轮轮的血洗。
三月也有一个属于它的节日,那便是上巳节,在汉代…这一天往往是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
一边解释,他一边脱去鞋子,准备进屋…
“百姓们的选择并不多,要么拿出家中积蓄,任这些豪门氏族宰割,要么卖身为奴,将自己卖给这些豪门,替他们耕种,赚取微不足道的一口粮食,还有一些会铤而走险,去偷,去抢,甚至一群人联合起来造反,抢官府、豪族的粮仓!”
柳羽回到玉林观时,这里一片秩序井然,大多数流民已经开始参与劳作,为上巳节做准备!
一些女流民则在道姑的安排下,整理出几间蚕室,要准备养蚕了。
不惜一切代价,袁家也要阻止道家一派进入朝堂!
…
当然,《四民月令》并没有教别人去如何抢粮食,而是针对春季饥荒问题,告诉大家要如何做好防盗、防劫!
听到这儿,张玉兰的脸色并不好看,她抬起头看看天。
“这哪里是为我劳作?是为他们自己活着劳作…”一旁的柳羽微微颔首。“其实,这些流民的要求真的不高,只要有衣服穿,能填饱肚子,他们都会保持着最基本的本分!”
“钱买粮?这不是最简单的事情么?”
…
所以,压根就不用行守孝之礼,这件事又过去很久,袁绍也无需再补守三年丧。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柳羽细细的解释道。“首先,百姓们家庭中能掌握的金钱有限,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各地豪门氏族会在这个时间售卖粮食,他们彼此勾结,以市场价几倍、乃至于几十倍的价钱售卖。”
要知道…
张玉兰环望着玉林观内外,感慨道。
因为囤马收益颇丰,单单从甄家那边,就有源源不断的钱币涌入玉林观。
在这一天,玉林观上下的流民都会去帮助道徒们开始种甜瓜。
便是为此…
他提到的这些,其实都是《四民月令》中的记载。
真正忠于汉室的臣子要么死,要么流放!
反倒是,汝南袁氏的门生故里,在袁隗、袁逢的暗中帮助下,大多逃离洛阳,秘密被收留在汝南!
成为了袁绍组建的“奔走之友”联盟的成员。
可实际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