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无为,方能无所不为(1/2)

第58章 无为,方能无所不为

夜里的农栈中,一盏未熄的油灯摇曳着,朦胧灯影中映着一老、一少两人跪坐着攀谈的烛影。

这“一少”,自然便是柳羽。

至于这“一老”,则是桥玄。

两人从黄昏开始聊起,像是一见如故,也像是忘年交一般,竟是聊到了深夜。

桥玄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两道眉毛末梢既长且硬,如同利箭,随时都会射出来伤人…可他与柳羽攀谈时却又是那般的和缓。

真的就像是挚友一般。

“《易经》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句,柳公子如何看?”

两人越聊,层次越深…

起先还只是讨论道学的《老子五千文》,亦或者是庄子的《逍遥游》,可聊着聊着,就延伸到《易经》,延伸到《左传》。

两人互相考教,一问一答。

如今看来,名副其实。

桥玄微微一愣,原来…这小子一早就看出了他的心思。

方才,桥玄是在考他。

唔…

“桥公觉得呢?”柳羽没有回答,而是反问。

当然…

“在我们出生之前,身边的一切早已被安排好了。碧如我,明知扶汉是刀山,却为了师傅的遗志亦要踏入这火海,再比如汉室,它究竟能否被扶起,我也不知道,但…我们总不能什么也不做。”

“哈哈…”

轻咳一声,柳羽继续道:“《左传》亦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传之久远,此之谓不朽!桥公是有德行的人,如今考也考了,天色也不早了,是否可以引入正题了!”

讲到这儿,柳羽顿了一下。“桥子与经神郑玄也有往来?经学一派为何总是被排挤,不能立于朝纲?桥子素来重视寒门子弟,可一个鸿都门学能量太小了,寒门子弟能不能团结起来?成为一方势力?”

听过柳羽的话,桥玄整个人震荡不已。

想到这一层…柳羽张口道:“桥子,很多时候,我都会想…你、我生在这人吃人的世道,却偏偏不幸读了书,那么活下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桥玄素有“识人”之名,往往三言两语间,便能看出此人前程。

咳咳…

其实,他也在考桥玄!

桥玄是一个以匡正朝纲,匡扶天下为己任的大贤,此前,柳羽对他“道德境界”的评判,更多的是来自于古籍文献。

“你也无需施发沙粥,提点顿丘县的曹孟德,间接提点大汉朝廷,让帝国实行‘十糠一谷’,从根源上防范了黄河水患之后的民患!”

从这个乌龟与熊的对话中,他竟是能体会到道家所提倡的那“一呼一吸间万物皆在道中”的哲理…

“要么,是踏上这刀山,让自己的声名流传下去,不负所学;要么,就为这世道中艰难存活着的百姓谋取一点希望吧!”

呼…

“君子厚德载物,说的是有德之人更能明白人们所追求的利益,并能尽力给予更大的满足,人生于世,一为名,二为利,三为尊重,纵观古今,有大成就者必然有德行而能使人为其舍命效劳!”

他笑出声来,可接下来,眼眸眯起,登时间,气氛变得严肃了起来。“老朽想知道,五斗米教究竟是要扶汉呢?还是要覆汉呢?”

“可…”桥玄提出:“若要扶汉,拦在你面前的便是四座大山——宦门、外戚、士族、将门!如今外戚已倒,剩下三足鼎立,恰恰三足鼎力最为稳定,陛下虽能竭力制衡,可若要根除任一一方,难上加难!”

柳羽的话接踵而来。“道者,人之所道,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扶汉!”桥玄回答的坚定。“否则,你无需幕后操持,令得孟德两度敲响登闻鼓,重创宦门、士大夫、外戚,间接的替天子集权,替帝国平复民怨,使得朝廷得到了久违的平衡与平静。”

“没错!”

柳羽的回答接踵而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