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振聋发聩“十罪”诛!(2/2)
一条“十罪诛”,让整个至暗、至乱的顿丘县犹如拔云见日!
之后一切的一切就显得那样的顺理成章。
前者中年男人乃是荀绲,温润如玉的年轻公子则是他的儿子——荀彧!
荀彧眼力过人,俨然,他察觉到了什么。
整个洛阳城,早已是白茫茫的一片,那在空中摇曳飘荡的雪絮犹如蒲公英,一片片的挂在洛阳这座帝都的内外,使这座斑驳又宏大的城市换了一身新衣。
“这么急…”
洛阳城郊,前几日还是大晴天,突然就接连下起了鹅毛大雪!
且近三十年的记载中,顿丘县撤换过县令四十余任,死于非命者四任,二十二任申请调离,十任被撤换,还有六任半夜挂印逃跑!
马夫并不识得什么是西园校尉军!
可马车内的帘子撑开,这西园校尉的装束映入其中,不由得让马车内的两人均吸了一口凉气。
“等等!”
还有现在。
蹇硕轻敲了下脑门,这涉及到他的知识盲点了。
这使得马夫打起了一些精神,在苍茫中,便见那白雾里一人一马的身影犹如鬼魅一般钻出,马上的骑士一身黑色的软甲,软甲上罩着织锦半臂,这是唯有西园校尉军才有的装束!
“哒哒哒!”
“陛下,臣这就派人去查。”
顿丘县?没有哭穷?竟然上贡了?
人言“穷乡僻壤出刁民”,对于顿丘而言,每到水灾过后,就是民灾。
“不过,朕倒是好奇另外一点。”刘宏话锋一转。“顿丘县的存粮再多,却决计没有国库多,可为何,顿丘县区区一县都能开设义舍、粥铺、救济灾民,周围流民经相来投,可国库投入赈灾款三万万钱,各地官衙依旧是稳不住局势,流民四起,民怨沸腾!”
一驾棕红色、极为干净的马车格外引人注目,马夫喝着白气,被冻得脸色僵硬,缩着手等待,他像是十分渴盼马车的主人早些喊话,离开这冰封之地!
就在这时。
哪曾想,刘宏当即喊停,“不用查,待有机会召回那曹县令,一问便知。”
“陛下欲何时动身?”
“陛下。”
他的身旁,一名温润如玉的年轻公子则是补充道。“宋皇后一案后,西园校尉军再没有这么疾驰过了,多半是有急报!”
不过…他眼珠子一转,连忙道:“陛下,玉林观也有施粥…既曹操在顿丘令救济灾民的方法是取自于皇长子,那…或许皇长子的那玉林观中便能寻觅到其中答案!”
蹇硕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不知道。
“就现在…”
…
…
马蹄声越来越近。
诚然,他此前也听说过曹操治理顿丘时颁布十罪疏。
这…
他沉吟了片刻,旋即颔首道:“是啊!”
这也是为何,当去年,曹操将顿丘县丰收的粮食上贡给朝廷时,引起了整个帝国的震动。
均是巴蜀之地出了天大的乱子!
一如几百年前,西楚霸王项羽后知后觉的发现…某人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要知道…顿丘县就像是整个汉帝国的缩影,它地处黄河主道,濮水沿岸,灾害不断。
“臣这就去安排,这就去安排!”
“蹇硕…”
正是因为这些缘故,刘宏对顿丘县的印象极其深刻。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委实不可思议!
天气愈发的寒冷,无数人抱怨着这鬼天气。
——“你便不要去考虑朝廷的事儿了,当务之急,是你的评语,依旧没能求到!若无评语,便难举孝廉,若无孝廉,你如何为官?”
——“吾儿…你为何要这么执拗与执着呢?”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