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孩子出生(2/2)
两人一边议论着朝着宫外走去。
喝下一口茶水,李世民看着窗外的黑夜,“今晚你就住在宫里吧。”
李丽质面无血色,低声说道:“孩子。”
这种取之不竭的细盐是好,但也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盐价一旦崩溃,这对大唐来说也是一个前所未见的灾难。
“还是男孩,好,好,好。”李世民连说三个好。
看到如今泾阳的变化,也没有觉得太意外。
李世民笑道。
李世民走上前,看着雪白的细盐,“都是细盐?”
称心面带笑容,指着城下的几千战士,一个个充满了战意。
王鼎低声说道:“陛下,魏王殿下来了,还带着一袋海盐。”
李正坐在床边陪着李丽质。
李丽质对长孙皇后说道:“母后宫里冷清,不如就在泾阳住下来吧,这里还有小兕子和稚奴,咱们家很热闹。”
李世民想到当初从李正手里拿到的细盐制作之法,现在想来他或许早就知道细盐会很常见。
推行海盐朝中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像是走在钢丝上一般,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李世民坐下来思索着这番话。
李世民还是点头。
“父皇也知道海水取之不竭,海盐用之不竭,而且提取时间也很短。”
急急忙忙又把孩子抱了回来。
长孙皇后更是直接住了下来,要来照顾李丽质产后的日子。
长乐公主要生了,这件事也惊动了李世民,他急急忙忙来到泾阳,对挡在门前的徐慧说道:“怎么样了。”
几天之后朝中也开始有了动作。
泾阳的村民都很忙,所有村民都在自己家园的建设铆足了劲。
李泰欣喜道:“多谢父皇成全。”
长孙皇后也是神色焦急。
倭人的国君不可置信地看着称心,他挣扎着却又无可奈何,如今称心已经是一手遮天,都是他的人,所有人都对称心死心塌地。
村中大摆宴席五天五夜。
李丽质怀抱着孩子,笑着说道:“在肚子里的时候可闹了,天天踹肚子着急要出来。”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要解决的这个麻烦其实很简单,将海边的盐场交给陛下,我们五五分成如何?”
李正笑着说道:“陛下,海盐的事情魏王殿下都已经说了?”
许敬宗的人开始大肆收购制盐作坊。
“父皇疏忽一件事,那就是盐价,一旦盐价便宜了粮食的价格也会变得便宜,试问盐价如果跌下六成,那么人们还会用相同的价钱去买粮食吗?”
两个月后的秋风,终于到李丽质临盆的这一天。
“你是魔鬼!你这个魔鬼!我杀了你!”
长孙皇后又笑了。
吐蕃地界,王盛古怪地看着默呕,他发现默呕这几天很高兴。
这么多年过去了,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在抓人之前可以先放出足够多的海盐,让盐贩子感觉到朝中有足够的细盐,稳住他们。”
王盛吃着黍米,这老家伙竟然给自己黍米吃,还真是少见。
李正的家长子,叫作李夏。
“再者泾阳也会开始低价收购粮食,将市面上多余的存粮收下,先控制住市面上粮食的价格。”
一个是大唐最富有的人,一个是大唐最尊贵的公主,两人的儿子以后也不得了。
看到对方挥来的刀,站在称心旁边的侍卫当即拦住。
时光荏苒,贞观十二年春,李夏已经会爬了,这孩子也很闹腾。
李正看着他说道:“您老有孙子了。”
一路来到马圈,李正就坐在这里。
李世民尝了尝这个细盐,“朕还是小看了你们,朕也不用你制出一万石细盐,礼部已经选了日子,到时候就成婚吧。”
东方隔海相望的倭岛上。
房玄龄和杜如晦刚刚和李世民商议完海盐的下一个步骤。
产婆脸上带着微笑说道:“陛下,公主殿下的身子调养得很好,生产很顺利,是个小郡爷。”
平日里孩子也可以让长孙皇后抱着,李丽质还能腾出手去处理村子里的账目。
李丽质怀孕的年纪本来就晚,二十二岁才有了身孕,如今生下孩子。
称心低声说道:“国君又犯疯病了,带下去好好调养吧,国事就交给我了。”
李世民稍稍点头,“可以,这样谁都能买得起。”
李夏躺在襁褓中,咿呀咿呀说着。
李丽质温柔地看着孩子,“刚生下的孩子都这么小。”
李世民记下他的话语,“之后呢?”
“多谢长安令。”
又指向李丽质,长孙皇后在他耳边说道:“这个女人是你母亲。”
看着自己的外孙,长孙皇后脸上都是溺爱。
看李泰就要走出甘露殿,李世民又说道:“朕明日会去见见他的。”
说着话,阿大吹着笛子。
她的身体恢复的也很快,没伤到什么元气,在床上躺了一夜,第二天就可以下地了。
长孙皇后笑道:“这么快就开始怕爹了。”
宫里派来的产婆,抱着孩子说道:“恭喜长安令,恭喜公主殿下,很顺利。”
李泰接着说道:“那父皇可知道如今中原价格如何?一旦这种用之不竭的盐进入中原,中原的盐将会变得很廉价。”
李丽质耐心地哄着孩子。
“喏。”
见李世民双目带着一些怒意看着自己,李正又说道:“陛下,提取海盐的秘方就在我们书院的学子手里,陛下可以拿到其中五成,对陛下来说是莫大的好处。”
产婆笑呵呵说道:“小郡爷的分量很重,以后也一定是个强壮的小伙子。”
清澈的小眼睛看到了李正,娃娃便大哭了起来。
“这不是好事吗?”
李正无奈地叹息,“这是一个不得已的做法。”
长孙皇后喜笑颜开,急忙抱着孩子跑进卧房。
此刻李正和李丽质地处境有些尴尬。
看到母后来了,李丽质红着脸扯开他的手。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孩子会叫父亲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