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朝堂不两立(1/2)

段纶和阎立德的船厂终于开始上路了,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消息。

看完手中的信,李正将信用烛火点燃,看着信烧毁。

李正的目光看向徐慧。

徐慧低声说道:“长安城还有什么吩咐吗?”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将我们余下的粮食都送到东海的造船厂,让他们运到倭国。”

倭国和高句丽虽然又开战了,但眼下倭国没有来信说有粮食的需求。

徐慧说道:“倭国那边没有来信。”

李正笑道:“来不来信不重要,我们用做饲料的陈粮都运到倭国,就算是他们吃不下去,也给我塞下去!”

知道李正的意思,徐慧说道:“明日就去安排。”

泾阳的粮食是充裕的,积攒多年的陈粮不可能一下子都卖完。

李义府也这么认为,“当初就该杀了他。”

“喏!”

李正说道:“虽然泾阳招收的铁匠不得超过百名,而且泾阳所有铸造的铁器都不得外流,但我们自己造自己用,而且已经招了五十多位铁匠老师傅,手艺上都是很顶尖的,我们自己就可以让那些老师傅教出新的铁匠。”

房玄龄对李世民说道:“虽然当初没有录用,可现在还是有不少人在声讨泾阳书院。”

李正把玩着手中的圣旨。

房玄龄回话道:“陛下已经下旨以后书院的孩子,朝中永不录用,眼下不少书生士子都说泾阳与朝堂不两立。”

看李正不以为然的神情,李崇义说道:“看来泾阳的主人好像并不着急。”

科举结束之后,朝中有补充了一百多名官吏。

“哈哈哈哈。”李崇义没忍住笑出了声,“我觉得没什么用,一次就够了,就算是你死了我估计外面那些人都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当初对付五姓的时候,很多人都信了你命不久矣,现在你还活蹦乱跳的,他们不会信的。”

头疼的长叹一口气,李世民说话道:“那些人是怎么声讨泾阳的。”

粮食这个东西谁都不会嫌多。

船厂的船都已经可以上路了。

李泰筹措道:“这是在扼杀泾阳的发展!”

“可是铁匠铺装不下这么多人。”

旨意很快就送到了泾阳。

看着泾阳被这么多的读书人声讨。

“咱们泾阳也该造一个工业区了。”

李世民苦涩的笑了笑,“不两立?可他们不知道泾阳从来就没有想过和他们争。”

那些文章上的观念也确实是现在读书人所不容的。

但是泾阳招收铁匠的事情,也被朝中知道了。

李泰:“长孙冲?”

这些官吏有的直接被指派到几个郡州,又有的在直接留任了朝中。

如此大批量的铁匠被招收如泾阳。

可能今年倭国还有富余的粮食。

一边收拾着马圈,李正听着李义府的汇报。

朝中颁布了旨意,泾阳的书院的学子朝中永不录用。

眼下已经有了李世民话语,泾阳可以放开手脚铸造铜铁。

李正说道:“我都习惯了,虱子多了不怕痒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