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李正的建议(1/2)

第1149章 李正的建议

到了后世倭国的那些矿产因为很多的暴力开采被破坏地很严重,以至于到了后世很多矿产都被封存保护了起来。

各地郡县的动作很快,不出半月房玄龄带着十多个郡县呈报上来的奏报来到了泾阳。

这天正在下雨,李正站在屋檐下看着漫天大雨对房玄龄说道:“今年秋季的雨水是不是有些太多了。”

房玄龄点头说道:“长安令,我们还是来看看各地的呈报上来的奏章吧。”

看来房玄龄对这种伤春悲秋的场面并不感兴趣。

李正收起心神带着房玄龄进屋。

一份份奏章放在眼前,李正看着其中一册,“这是潼关的?”

房玄龄点头说道:“朝中就有潼关的官吏在。”

李正看着潼关的奏报说道:“潼关不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人力治安都挺好,不过潼关距离泾阳太远,出了关内的地方暂时不考虑。”

房玄龄无奈点头,“说的也是。”

或者激起民变,或者地方敷衍了事。

这些就是李正说的,从吐蕃的银矿中挖出来的。

离开马圈,房玄龄心里还想着李正的话语,确实如李正所说各地上报的奏报也都是各地郡县自己写的。

有了一个可以源源不断送银矿而来的地方,工程这方面李正完全可以放开手。

李正对徐慧说道:“把这些全部收到自家库房中。”

好一会儿之后,雨虽然停了,天空还是阴雨密布,指不定晚上还要再下一场。

思量着这些,房玄龄坐上了回长安的马车。

又或者有个叫王莽的家伙想要查这件事到了最后反而落得皇位岌岌可危,最后也被人踢下皇位。

西域的银矿又到了,而且是满满十车的银矿。

可眼下还要养一个工程队,倒是还有富余。

李正说道:“我也就随口一说,房老不用介意。”

要做成这件事需要很强的手腕。

李丽质收下奏章说道:“明白了。”

李正的目光从奏章上移开看了一眼房玄龄说道:“其实也不排除有些人在奏章上造假,除了自己亲自去看鬼知道他们治理成什么样?别看奏章上说的天乱坠,朝中自己心里有谱没谱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随意插手反而落得自己进退不得。

徐慧走来说道:“长安令,李义府说是西域的货物到了,过一会儿就送到家门口。”

刚起身要走,房玄龄又停下脚步说道:“你说的那个监察制老夫会和朝中重新商量。”

这种事情李世民更加费脑子。

这么多的前车之鉴在眼前,李世民敢查吗?

上一次也是将近十车,从西域送来的银矿已经快要堆满库房了,到现在也没有用过。

除了这些银矿还有很多吐蕃的土特产。

有了这些银矿,要说寻常只是做生意根本用不完。

房玄龄尴尬地笑了笑。

李丽质说道:“派去给程咬金修缮房子的人手已经派出去了,准备了五千贯银钱到时候这笔钱能够挣回来吧。”

目前来看还没到盈利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