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泾阳的秋收(2/2)
这个时候许敬宗根本不是长孙无忌的对手。
李正不以为然低声说道:“你在泾阳是为了有一个地方展示你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让陛下看到,就算有一天我出事了,陛下也会因为你是当初的秦王府十八学士念及旧情不会杀你,你跟我混是在赌,就算是赌输了你也有第二次机会。”
许敬宗稍稍一礼说道:“长安令与长孙无忌有过节,而且长安令年轻,在下能见风使舵,也能审时度势,与其在朝中处处受气,不如投效长安令。”
走到李大熊身边,李绩开口说道:“其实你正值壮年,也可以找个女人续弦。”
尽管许敬宗口口声声这么说,他躲闪的眼神还是说出了他的心虚。
就连种的还是原来的这几块地。
许敬宗回忆起当初说道:“当初陛下还未登基,我等都是秦王府十八学士,按说陛下登基之后我等都会受到重用,只因我当初嘲笑欧阳询,长孙无忌这个老贼煽风点火,在下被陛下贬黜至一个郡县去做了一个县丞,后来陛下登基了,陛下把在下召回了长安,其他的秦王府十八学士再次也是一个侍郎,可在下因为长孙无忌背地里的安排只能屈居御史台做一个小言官,再则在下都忍了,只是长孙无忌的势力步步紧逼,在下只好一直退让。”
“长安令,伱知道吗?直到在下再回过神,发现长孙无忌在朝中的羽翼如此势大,无法与其相斗。”
或许李大熊这样的父亲才能教出李正这样的孩子吧。
村子里也开始忙着秋收了。
现如今也只好来泾阳避避风头。
也没有享受荣华富贵。
不管现在的李正是不是郡公,李大熊一直都是过着原来的日子。
李正看向许敬宗说道:“说起来你和长孙无忌的恩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许敬宗说道:“算是吧,大家当初都是秦王府十八学士,只是长孙无忌一时得势要把在下往死里相逼,只因在下文采斐然引得长孙无忌嫉妒。”
待到来日再等机会。
李大熊憨厚地笑了笑,“孩子过得好就好,我一个做爹的这样就行了。”一开始也不是没有查过李大熊。
在原本的李世民眼中许敬宗和李义府之所以可以扳倒长孙无忌,也是因为朝堂变天。
之前也有问过,每一次李大熊都是顾左右而言他。
李正无奈地笑了笑,“所以你来投靠我了?”
户籍上记载,李大熊当年打仗回来之后,便带着还在襁褓中的李正来到了泾阳,自此有了李大熊这一户,因为打仗的军功和军饷换成了田地,一直以来都是李大熊抚养着李正。
许敬宗感慨道:“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在人生道路上的选择,许敬宗倒是有魄力作出选择。
不知道为什么,李绩很羡慕李大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话许敬宗最明白。能够留在泾阳,许敬宗也是为了自己着想,如今朝中最大势力依旧是长孙无忌。
整个村子都在为秋收忙碌。
上官仪也是忙得一头大汗,因为泾阳县丞的位置一直都是空缺的。
秋收的粮食收成工作暂时只能让上官仪来办,在此之前的泾阳县衙也都由上官仪主持。
只是泾阳的土地是别的村子好几倍,泾阳的土地相当于一个郡县的土地,为此上官仪忙得不可开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