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旨意(1/2)

第734章 旨意

大虎的情绪不是太好,这些马匹肯定刚刚学会奔跑的时候就在大虎的照料之下了。

记得这些战马刚刚来到泾阳的时候,就是大虎一手在照料的。

在大虎眼里这些战马就像是自己的好友一般。

看他落寞的神情,李正说道:“它们总不能一直留在马圈里。”

大虎点了点头,“长安令说的是,它们不能一直在马圈,其实我也挺为它们高兴的,至少它们也可以出去奔跑。”

两日之后,一封吐蕃的国书再次来到长安。

这一次吐蕃再次向李世民求援。

朝臣们的一切议论,李世民都没有直接地答复。

期间长孙无忌入宫去见了陛下几次,也不知道陛下到底做决定了没有。

而泾阳的新一刊杂志又一次送入了长安。

张公谨也说道:“泾阳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

王鼎安静地站在两人的身后。

张公谨接着说道:“有些话,臣知道也不好听,有些话,臣也不想多说,只是这个世间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用别人的样子来要求另外一个人本就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做起来也很容易杯水车薪。”

如今因为泾阳护卫队的事情,朝堂之上很多人都在弹劾李正。

听到这话,李世民长叹一口气。

李世民沉思良久。

每一次泾阳出新的刊物的时候他也都会看。

张公谨微笑说道:“臣认为不太可能,用一地的样子,来做整个中原的要求,显然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可能的,与其说泾阳的人都是好人,不如说还有很多的坏人。”

耳边有张公谨说话的声音,也有风的声音。

想不明白李正的意图,李崇义也干脆不去想这些事情,再次埋头处理自己的公务。

李世民看了一眼张公谨笑着点头,“你的气色比以前好多了。”

还有一些泾阳的事情,上面记录了上官仪自从做了泾阳县令以来,一直尽职尽责如今泾阳已经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步。

李世民笑了笑。

好久之后,李世民点头,“你说得很对,也很有道理,可能是朕太过急于功成,有了你这番提点,朕也明白了很多。”

“所以臣以为中原这么多的州道府,都有各自的样子,它们都有适合它们自己的方向,陛下不应用泾阳一地来要求所有的中原州道府,而是应该用各个州道府用能用的方式,来让它们做得更好。”

很吃惊这一次李正竟然会把泾阳的事情写到上面。

“你说李正是怎么想到在泾阳村外种这么多的树。”

还有泾阳书院的褚遂良,现在已经教会了一千有余的孩子写字认字。

“很难……”

把手中的杂志递给张公谨,李世民说道:“李正都在书上说了,泾阳是一个多么好的地方。”

可目前看来似乎什么动作也没有。

一册也三十来页,十文钱一册,很多人都是看着开心。

或许说很多人会在新的一刊杂志上会有动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