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豆腐(2/2)

“我在做豆腐。”

村子里的婶婶们笑得很开心,母猪可以产小猪,母鸡还能下蛋。

“臭……豆腐?”

把沉重的一袋细盐放到一辆推车上,把盐水过滤出来的卤水带上,推着回村子。

“养人?”李纲有些不太明白李正的说法。

李正望天感慨道:“因为要生活啊。”

“哈哈哈。”李纲笑着显然对吾辈楷模四个字很受用,老家伙谁不想自己成为年轻人的标杆。

“哪里哪里,李老先生才是吾辈楷模。”李正说话道。

李纲长叹一口气,早就听说过李正这个孩子有着诗才,有谋略,兵不血刃夺回河西走廊。

见程处默推磨盘的动作停下,李正懒洋洋说道:“处默,辣椒管够,院子里自己拿。”

刘安这个家伙做出了豆腐,不过下场不是太好。

李纲上前一步自我介绍道:“老夫李纲,早就听闻泾阳县侯大名。”

这一片地很快就被拆去了,就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李纲微微点了点头,“确实还年轻,若是将来可以为将江山做贡献,想必也是极好的,刚刚来时见到你正在看书,不知道看的是什么书?”

李承乾好奇问道:“李正,你这是在磨豆子吗?”

只是这个孩子无心朝政,只痴迷生财之道。

吃下一口辣椒,随着一声大喝,程处默打鸡血般推动磨盘。

仔细一看臭豆腐的制作工艺还挺复杂的。

来的时候匆匆忙忙,去的时候也是走得干净。

磨盘依旧不动,李正抬眼看到程处默恭敬地行礼。

李纲说话道:“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就有冠绝中原的诗才,确实百年难得一见。”

三天时间,李正一直沉浸在磨豆腐这项工程中。

唐朝有豆腐,不过唐朝人不怎么喜欢吃豆腐,味道寡淡还吃不饱。

对于能够挣钱的技能多学一门都是将来的一条财路。

卤水点豆腐又是一门老祖宗留下的手艺。

程处默的力气很大,找不到驴马来拉磨盘的当下,程处默是一个不二的选择。

在填饱肚子为头号难题的当下,谁会闲着去做豆腐。

“你为何如此喜欢银钱这等铜臭之物?”

李纲疑惑,“这世上为何会有如此奇怪的书?”

李正开始研磨豆子,准备做一些豆腐吃,现在有了辣椒还可以做臭豆腐。

见谈话有些尴尬,李承乾急忙圆场,“李正如今还年轻,父皇也不好再加赐官爵。”

“泾阳好呀。”李正喝着白开水说道:“泾阳人杰地灵,好山好水是个养人的好地方。”

“当今陛下给的。”李正回答道。

“老先生,此言差矣。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李承乾回味着这句话,突然觉得好有道理,无法反驳。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我最近想用鹅毛做一把扇子,敢问太子殿下,什么地方可以买到大鹅。”

李承乾回过神才开口道:“辽东一带挺多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