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就是缺钱!】(2/2)
朱国良立即说道:“林先生的建议很好,俞普庆总经理为香港国泰机构做了杰出贡献,又是倒在工作岗位中,理应如此。”
朱国良听见有人小声的称呼‘林爵士’,正感觉惊讶,便看见林志超带着李子多,身穿一身黑衣来到现场拜祭。
林志超伸出手,低沉的说道:“朱老板好,我是林志超。听闻俞总经理突然逝世,我很是伤悲,所以前来祭拜一番。”
“老板,唐生来了!”
另外一边的方逸华,看得有些皱眉,据她刚才了解,林志超地位崇高,按道理没有和俞普庆和朱国良太多亲密关系;如今,她看见林志超和大家沟通了很久,关系似乎比较好。
随后,俞普庆家属纷纷表示感谢。
喝完一口茶,唐彩芸也来到办公室讨论。
最近几个月的香港,先后受到去年11月的‘红磡隧道开通’、去年12月底的‘环球航运斥资1.5亿港币订购160万吨船只(即五艘ulcc的订金)’、今年1月份的‘海军船坞旧址动工建设’的三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刺激,香港经济已经彻底恢复,就连楼价都已经恢复至1964年巅峰。
这时候邹文怀终于说出一个秘密:“各位,去年传媒集团的人找到我,说希望和我合作!说的是合作,而非挖我过去。”
何冠昌说道:“糊涂啊!那林爵士典型的财大气粗,和你讲的又是合作,难道你不知道你缺什么吗?”
邹文怀听得也很憋屈本来是大权在握的,结果现在处处受到钳制。
总之,方逸华进入邵氏一个月时间,已经是将邵氏电影高的四分五裂,小圈子林立。
而朱国良也看出林志超很有诚意,顿时有了放手的心思。让林志超这个大老虎,去和邵氏电影斗,他也好休息一下。
实际上,不请人合作也行,程序慢慢搞就行。不过找人合作的话,可以分担风险,以及进入状态快。
某个住宅单元内。
这倒是说到邵逸夫的心坎上了!
“是的,我们邵氏有的是人才,直接培养就是了!离开了我们的平台,他们什么也不是!”
这是连林志超都没有预料到的,他的三笔投资,直接加快了投资者的信心。
“还有一件事,收购之后,林先生打算如何对待原来的职员?”
方逸华笑道:“逸夫,你何必担心一个外行人呢!当年陆运涛那么厉害,又是富家公子,又是喝过洋墨水的大学生,结果呢,还不是被你打得落流水。就算他不遭遇空难,电懋也不可能是邵氏电影的对手。”
随后,他叫来黄昌宏,让他亲自安排和东方地产合作的事宜,不要吝啬传授知识。
拍片太多也不一定有票房,拍不出精彩的电影,别人一部顶你几部。
此时,中环的甲级写字搂的租金已经达到1.6港币每平方尺每月,九龙和铜锣湾的住宅达到55~70港币每平方尺,半山区、浅水湾、九龙塘的高级住宅已经达到70~90港币每平方尺
香港的地产已经出现明显的上扬!
邹文怀苦笑道:“那个时候,我几乎是拒绝了,所以就没有打算让大家分心。”
当然,给人打工有约束他是可以理解的。
邵老六听着这些奉承,自然不会生气,但还是认真的讲道:“林志超这个人不一样!他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产业横跨航运、工业、地产、酒店、传媒等,都是做到了极致的优秀。就拿他去年成立才《东方日报》来讲,之前谁会看好他一个外行的人呢?结果就是,创刊号便是八万的销量,创下香港的记录,而且现在已经隐隐约约成为‘香港第一报’的趋势。”
此时,地积比一般只有6~8,不计豪宅项目。而以前,地积比可以达到10.
同样十万平方尺的地皮,现在要少建20万平方尺的楼面,也就是200个以上的住宅单元。
林志超笑着说道:“这个没问题,至少也得保证大家的租金!”
“嗯岳父,请坐!”
邵氏陪同她来的职员,低声讲道:“林志超先生,香港华人领袖!”
什么都不缺,就是缺钱!
梁风也说道:“确实,你一直希望六叔给分成,现在倒好,六叔不肯,大财主肯,你倒是给拒绝了!”
如今倒好,突然就暴毙了!
林志超前来祭拜,是觉得有些遗憾,仅此而已!
方逸华顿时很惊讶,他没有想到俞普庆还有这种人脉!
一时间,大家纷纷控诉起来。
一时间,众人纷纷惊讶起来,随后何冠昌说道:“文怀,你这怎么不第一时间告诉我们?”
此时的邹文怀,还是不太想自立。道理很简单,又加入一个大玩家,在邵氏和传媒集团的夹攻下,小电影公司很难生存的。
“我明白!”
“也有道理!听说就是因为电视对电影的影响巨大,迫使好莱坞实行制片人制度。邵氏的电影那么赚钱,大家都是拿着固定工资,确实不应该。”何冠昌附和道。
林志超坐在长江实业宽敞的办公室,正在靠着椅子上,轻松而惬意的思考着一些事情。
邵逸夫心想,还真是这样。
“确实,现在我们宣传部的经费卡得很紧,有时候差不多都要自掏腰包。若是报销,有时候还会被审犯人一样,她才进来一个月时间,就好像是我们的老板一样。”梁风讲道。
在他看来——也许林志超是认为,差点俞普庆就要成为自己的手下,所以前来祭拜一番,从这一点看,这位林爵士可谓性情中人。
林志超随后说道:“我们也得准备加大发展地产的项目推进了,来福士广场把我的现金流消耗得差不多了,万一港府有好的商业地皮拍卖,岂不是错过。”
随后,在朱国良的带领下,林志超送上自己的圈,并祭拜俞普庆一番。对于这个素未见过面的人,林志超也感觉很遗憾,本来想着倘若邹文怀不来,俞普庆也能替他掌管电影事业。
“好,大家先不要声张,我打算和对方慢慢谈。毕竟我们还有一条路,那就是自立为王。所以条件好才去,条件不好,我们再筹备自立。”
“没问题,我们是你拉进邵氏电影的,自然一直跟着你!”
“老板放心吧,我安排个不错的项目负责人,保证传授到位。”黄昌宏说道。
言下之意,他还是打算收购香港国泰机构,而且还打算保留俞普庆的薪水。
唐仲源笑着说道:“这次抄底还多亏你指点,交学费是应该的,我也少走些弯路。我倒是没有想过大举进入发展地产,稳打稳扎依旧是我的策略。”
朱国良连忙说道:“好,林爵士这边请!”
一周后,香港传媒爆出:传媒集团旗下的‘嘉禾电影’收购‘香港国泰机构’的制片业务和永华片场。
“嗯,伱说的也有道理!”
“有道理!”
舆论瞬间哗然!
传媒集团成立一年不足(正式成立集团公司),相继却在漫画、报纸领域劈荆斩棘,都取得了让人震惊的成就;如今倒好,又盯上电影行业。
谁不知道,老板是把唐仲源的两个女儿一锅端,这关系亲密的很。当年老板的彩礼,给的就是香港第一大成衣厂,可能现在看来,已经是最大的彩礼了。
话锋一转,邵老六说道:“邹文怀那边,你得看紧一点,他现在反叛之心很严重。若是事不可为,我宁愿主动开除他!”
“林先生,最近我也是想了想,和邵氏斗,我大概是不行的。再加上,老俞逝世后,我就更加有心无力。所以,我决定出售国泰机构的制片业务和永华片场,至于院线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合作。”
林志超笑道:“没问题!岳父想做地产开发,我就当收学费了,那就按照地产上的规矩,你们出地皮,我们出其它费用,利润五五分。做这个项目的同时,正好你们学习地产开发的流程。”
与此同时,明年可能还要准备三亿港币,投得中环填海地段的地皮(怡和大厦)。
实际上,长江实业集团已经无力在拍卖场和市场购买其它地皮了,大概率在1969~1973年长江实业都不会从市场购买普通住宅地皮。
果然,商业地产项目太耗费资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