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刀劈八旗(1/2)
第984章 刀劈八旗
此时此刻,如果有人从空中俯看大地,一定会惊讶的发现:由天津到张家口的官道上,一条条灰色的长龙,浩浩荡荡的向北挺进。
几乎同一时间,通州的户部仓场和运河天津段,也已经全面被新军接管了。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大军没有粮食吃,哪来的战斗力?
驮马没有草料,火炮怎么拖拽?
就算是二战时期,打闪电战的德军,不仅仅是需要燃油而已。
负责运输后勤物资的驮马,也有百万匹之多。
玉柱在南熏殿的签押房内,接见了户部满尚书孙渣济。
孙渣济的老底子,玉柱可谓是一清二楚。
内务府的那帮畜牲,一张嘴就是几万两银子。
皇父康熙爷,也是这么干的。最后,智擒了鳌拜。
实际上,普通旗人的生活水准,甚至还不如一些勤快的小商小贩呢。
小皇帝皱紧眉头,定神一想,随即全明白了!
孙渣济当了多年的户部尚书,他略微心算了下,说:“若是有爵的旗饷暂停发放,倒是可以在短期内,挪出两百万两银子来。”
真正可怕的是,隐藏于京城里的大清“李景隆”。
但是,朝廷的手头,实在没银子了,只能减半给玉柱。
最后算来算去,户部不仅没银子拨出,反而需要玉柱拿银子回来填坑。
玉柱含笑点头,孙渣济这个户部尚书,专业水准倒是没话说的。
谁料,玉柱刚刚当上议政王,就断了内务府的财路。
但是,外头的王公贵族们,毕竟人多势众啊!
见小皇帝坐立不安的频频张望殿外,慈康皇太后扯唇一笑,故意刺激他说:“就算是养心殿塌了,与外头的那些人,又有何相干?”
理儿是这么个理儿!
但是,跑来尽孝道的小皇帝,就很有些坐不住了。
玉柱管过户部,自然知道户部的虚实。
基本上,京城附近各大寺庙和道观,都被清空了。
别的且不提了,单是请喇嘛、和尚和道士的总人数,就突破了三千大关。
此前的西北,一直在用兵,开销异常之巨大。
朝廷想玉柱出兵,玉柱开的出兵价码是八百万两银子。
但是,值此老十四和老四,一起兴兵作乱之机,满洲的王公们和皇家共体时艰,谁敢公开反对?
清军入关后,八旗兵里边,一直残留着奴隶社会的种种风俗。
大行皇帝驾崩之后,户部先是拨银四百万两治丧。后来,又追加了二百万两。
此公,隶于镶红旗满洲,他能从工部尚书调任户部尚书,全靠前任首席满洲大学士嵩祝的大力提拔。
牺牲自己的利益,和皇家一起过苦日子,能答应么?
玉柱微微一笑,说:“孙公,普通旗丁不受任何影响,该怎么就怎么领。不过嘛,有爵在身的旗人,完全可以暂缓几月再发放铁杆庄稼嘛。”
拍板的是玉柱,孙渣济只是执行者而已,旗人王公和内务府的硕鼠们,要恨就恨玉柱去。
孙渣济仔细的一算,内务府的大工程都停止了之后,户部可以动用的银子,就又多了三百万两。
实话实说,内务府的那帮吸血鬼们,孙渣济早就腻味死他们了。
因为,他算是彻底看明白了一件事了,皇帝死不死,无关紧要,他们自家的那五瓜七枣,必须确保落袋为安。
小皇帝读书颇多,他隐约记得,替朱棣打开南京金川门的,不是旁人,正是曹国公李景隆。
玉柱现在是议政王,他的决策,谁敢公开反对?
老十四和老四同时反了,八旗王公们,宁可成天待在养心殿内打嘴炮,也不想真出力。
他的潜台词是,宫里的皇太后和皇上,能答应么?
玉柱摆了摆手,说:“母后皇太后和皇上那里,自有我去解释,你勿须多虑。”
小皇帝若是不懂这些,又怎会公然恳求太后,答应了玉柱的要求呢?
假以时日,熬死了玉柱,小皇帝总有翻身之日。
小皇帝有此领悟,正中了玉柱的下怀!
正面的敌人,并不可怕,比如说玉柱、老四、老十四和老八他们。
玉柱心里有数,孙渣济说的都是大实话。
孙渣济心里的一颗大石头,随即落了地。
老十四若是顺利的打进了京城,第一个要宰的,必是小皇帝。
道理其实很简单,不管是老十四,还是老四,最终谁成了大事,八旗王公们的铁杆庄稼,都不可能少给半文钱。
普通旗丁们,明面上,享受着高人一等的待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