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群贤毕至(1/2)
郢都,乾天殿,大楚朝会正在召开。
项羽跟冉闵,战场厮杀是绝代猛将,睥睨无敌。
但如若是处理政务,他们是两眼一抹黑,无处下手。
此前西洲人族不看好武王朝跟大楚,就是因为项羽跟冉闵,皆不是文武兼备的帝王。
在战场,才能发挥他们最大的价值。
可在朝堂,面对纷繁乱杂的政务,他们没有多少经验。
大楚此前有范增帮助项羽处理政事,大楚还能维持运转,但武王朝,几乎就是以战养兵、以兵治民,冉闵如若不是征伐异族,否则的话,迟早会竭泽而渔。
可杜宇不同,成就武王后,悄悄回一趟华夏,带回盘古智脑子体。
识海之内,盘古智脑高速运转,各种复杂政事,在杜宇三言两语之间就完美处理。
这等天赋,让范增叹为观止。
有野心,就说明他们会努力做事,只要这样,才能爬上高位。
“大王圣明,武王朝如今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急需各种贤能之士。大王能有如此囊括四海之胸襟,实乃武王朝之福,实乃西洲人族之福。”
当然,他们的野心没有瞒过杜宇,他们也不想瞒杜宇。
武王朝境内。有一处名山大泽名为罗浮山。
但如今由杜宇亲自下令建造招贤馆,那意义又不一样。
招贤馆建立,杜宇亲自在谕令上盖下武王大印。很快贴遍武王朝境内。
武王朝气运浓郁,气运蛟龙越加要蕴育出第五爪。
这位杜家丹师虽然未曾收葛洪为徒,但却倾囊相授。
“静极思动,一味隐居炼丹,导致炼丹技艺许久都未曾有提高。既然武王看的起老朽,那老朽自然不能不给武王面子。”
像是陶渊明等一众文人,入国子监、太学,为武王朝教导下一代年轻俊杰。
只是杜宇也没有多少把握,能够吸引这些能臣良将为武王朝效力。
“启禀大王,郢都招贤馆馆主禀报,有几位招贤令上的贤能之士,抵达招贤馆。”
“能得武王看重,老朽愿意执掌丹药监。”
虽然杜宇并不要求朝堂全都是清正廉洁的大臣,但却不能让武王朝朝堂变得沆瀣一气。
杜宇目光如炬,即便有再细小的瑕疵,杜宇都能发现。
杜宇可不是一般帝王,抛开他的武王身份不提,杜家少主、仙人子弟、洪荒之主,不管哪一个身份,都足以跟葛洪相提并论。
杜宇有这样的心思。是因为在华夏历史上,南北朝时代,还有一些能臣良将还未正式踏入西洲大舞台。
“华夏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有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孤如今想说,南北朝时代的诸位贤良,尽入武王朝。”
但一众开国帝王、顶级武将却不会一开始就让他们执掌一卫,而是将他们打散,分别进入各卫之中。
相国范增第一个同意,招贤纳能,是他一直在做。
冯道跟王猛,直接入政事堂,成为跟范增、武涉平起平坐的政事堂丞相。
而后,好消息不断传来。
于是,西洲各大王朝,纷纷发布招贤令,许下各种优厚条件。
如果说他们没有当王称帝的心,他们自己都不信。
葛洪在炼丹界的地位,跟欧冶子在铸造界的地位,完全不相上下。
武王朝内修政事,练精兵,静等西洲风云起。
著名帝王、顶级武将、文人名家、顶级文臣汇聚招贤馆,一时之间,浩瀚气势冲天而起,撼动武王朝。
“好,来人,立刻通知政事堂。”
这些能臣良将或许还隐居在山林之中,或许还在观望天下大势。
“不知道仙翁可否愿意担任武王朝丹药监监正?”
武王朝设立丹药监,西洲第一炼丹宗师葛洪担任丹药监监正,这一消息如同飓风一般,传遍西洲五域。
“有哪几位?”杜宇有些好奇,华夏历史上三国之后、隋唐之前的南北朝时代,还有有一些能臣良将。
西洲暗流汹涌,东土、北原跟中洲,六大王朝之间,势必会有一场龙虎斗。
此刻,郢都招贤馆之中,馆主给坐在大殿四方的贤能之士说道:“本馆主的奏折已经递交给武王,武王很快就会看见。还望各位贤能之士稍等片刻。一旦武王批阅,本馆主立刻带着诸位,前往王宫,觐见武王。”
如今,是该到葛洪报恩的时候。
中洲的对决,可以说是中古世家迎战太古氏族。
葛洪弟子带着招贤令。走到葛洪面前,有些兴奋道。
罗浮山之中,隐居数位强大修炼者,他们白发苍苍,仙风道骨,坐谈论道,生活悠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