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靖海候(2/2)

此时‘净海王’汪直已经被杀。胡宗宪已经因为平定海乱,剿灭倭寇有功,受到朝廷的嘉奖,风头正劲之时。不过因为张凡走得急,没有与他通报,他也只得将这位功劳卓著的校尉,列在战损名录中。今天忽然听闻张凡没有事,还派人前来联络,非常高兴。

这一系列符合最佳程序的邀功,进贡,求助,都是胡宗宪和其绍兴师爷的智囊团,反复计划的结果。应该能够为张凡团队的最终目的,带来最佳效果。先用赫赫军功摆在前面,在用海外珍宝诱惑朝廷,还给足了大明朝廷和皇室的面子,最后再抛出要求。

当他听说张凡团队需要大明朝廷的帮助,以便与强大的西班牙帝国无敌舰队对抗的时候,知道此间有利可图,遂提出愿意帮助张凡说服朝廷。要知道,他原来就很想拉拢张凡这股海外势力,为自己在朝廷获得势力。

将阿肯书妖接待到府中后,大摆筵宴,为他们接风。席间胡宗宪问起张凡的近况,听闻张凡团队在加勒比已然建立了自己的势力,甚至开始图谋新大陆霸业,立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再加上阿肯敬献的海外奇珍,心中不觉羡慕。

阿肯也没有空着手来,他向大明皇帝进贡了相当于近百份场景财富的海外奇珍!好像五尺高的红珊瑚,大块的龙涎香,拳头大的深海珍珠,最纯净的非洲宝石,还有珍奇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奇异生物,西方世界的工艺品和工业品。这些奇珍异宝让大明皇帝龙颜大悦!

不过阿肯手中的场景财富也是的如流水一般!这些中华权臣,都是胃口很大的。好在张凡团队在非洲和加勒比海,积累了一些财富,而且一些不值钱的西方工业品和艺术品以及土特产,在这里都是奇珍异宝了,很受权贵们追捧。

这一系列复杂的为政手段,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大明海禁政策,与张凡团队的要求有矛盾,如果直接提出要求的话,百分之一千是要被朝廷拒绝的!否则何至于如此耗费?!大明海禁,在历史上是饱受争议的一项对外贸易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与否,不但影响了中华历史的发展,甚至让大航海时代以后的世界历史走向都会改变!

场景对于这样的物产价值转移,也有财富加成,非常贴近现实。同样,中华的特产到了西方世界,也会受到场景的财富追加。这也让阿肯省了好大一笔钱。

如果中华也和西方一样加入到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殖民行动中,近代史会如何书写,将会是一个大问题!要知道,中华大明此时的人口基数,与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荷兰等海上殖民帝国相比,那可不是一个基数!

要知道,中华的皇帝一向以中央之国自居,皇帝乃是天之骄子,怎么可以光拿臣子的好处,而没有超过臣子的赏赐呢?再说礼尚往来是一种深入文化的传承。所有外邦和臣民敬献,必然会得到远超过敬献的奖赏!这事关朝廷的颜面,皇室的尊严!

没想到张凡不辞而别,他还以为这位神奇的校尉,西方男爵在乱战中牺牲了,发动人员拉式搜寻,结果一无所获,还非常失落。想不到大半年后,这位释凡男爵又遣派同伴前来联系自己,不觉非常欣慰。

如果大明政府开放海疆,允许甚至鼓励子民对外贸易,殖民,开疆拓土的话,这个世界,后世的历史会发展成什么样,令人难以想象。但有一点可以非常明确,中华后世因为积弱落后和**,饱受西方列强羞辱的百年国耻,将不可能出现!

朝廷的嘉奖毫无异议的赏赐下来,但开放海禁这项请求,却被搁置了下来。即便在大多数权重的朝臣都附议的情况下,嘉靖皇帝还是固执的按下奏折,等待复议。因为作为大明皇帝,也不是可以随便改变祖先决定的。

半个月后,经过一些列台上台下的博弈,以及阿肯的金钱攻势下,大明朝廷的海禁政策,终于有了一丝松动。这台庞大而又缓慢的政治机器,终于在张凡团队的努力推动下,向着历史的另一个方向慢慢旋转……

时嘉靖三十八年春,大明册封了一位靖海候!此人原本是一位传奇的大明校尉,却在海外立下功勋,被西方某帝国,封了男爵。而大明是没有男爵爵位的。而且既然是大明臣子,在海疆立下不朽功勋,而且还在万里海外,为朝廷开疆拓土,怎能不受到比西方小国更优越的封赏?!

更重要的是,如果大明皇帝不封赏的话,这位大明臣子岂不是要为他国开疆拓土了。正所谓言不正名不顺。皇帝不差饿兵。朝廷封赏了一大批财物,以作开疆拓土之资金。还招募大批各行业优秀工匠,准备随时与大明水师一同开赴海外,创立中华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