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心虚多漏算(下)(2/2)
屋里传来脚步声,可门没开,门后传来郡主消沉的声音:“有一事要与秦王商量,若秦王能答应,我们还是好夫妻,若不能……”
“……灵儿不生气了,孔婷若进府,一准是听你话的,你说是不?”
天都快亮了,郡主才气鼓鼓的咕哝了一句。
所以,奴婢建议殿下,若与婷儿姑娘真的有事,就别瞒着了,还是直接说吧。反正将来也一定要说的,长痛不如短痛,否则压在心里,大家都不好受。即便殿下死咬着不说,可郡主聪慧,她能体会得到。
更关键的是,要保证婷儿以后一定听话才好,就像冯瑜那样规规矩矩的,这才是郡主想要的。她把自己关进屋子里,奴婢猜测,她就是要与殿下谈这事。若秦王能答应,郡主就会好起来,若不答应,一准吵翻天的。”
“那你老实跟我说,外面还有几个女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很显然苏御的“妙计”失败了。回想整个过程,疏漏之处颇多。苏御认为,这都是“心虚”惹的祸。这就好像干缺德事遭了报应,这次老天爷不帮忙了。
……
“我能答应,你说吧。”
在那一刻,郡主的心跳得厉害,预感到这件事没苏御说得那么简单。
“我对房梁发誓!没有!”
太子二十一岁登基当了皇帝,太子妃被立为皇后,这时形势有变。补充后宫势在必行,各方面压力扑面而来,直指皇后。重压之下,唐皇后也只是把三位贵妃和九嫔填满,而婕妤、美人之类统统空缺。
苏御曾多次见到发生在唐灵儿身上的异象。
无论唐灵儿怎么给自己做心里工作,可最后她还是活成了唐皇后。无解接受自己的男人喜欢别的女人。
万隆皇帝还是太子时,太子妃就是唐瞾,他们都是初婚,太子十三,太子妃十四。虽然太子妃强横,但传说万隆皇帝甚是爱之,太子妃不给纳侧妃,太子也不气恼。
第三……
“没有第二第三侧妃,假婚礼也别办了!若再有,说不准你还会借机把谁带回家!”
其实孔婷胆子不小,最起码比冯瑜大。估计也是因为心虚,近距离被郡主审视,才把姑娘吓了一跳。
郡主眼睛大且有神,平时她收敛神情,倒还好些,可当她认真的时候,会给人一种神魂外泄之感。被她盯着,就像是被怒目金刚盯着,着实有些瘆人。不熟悉她的人,真容易被她吓一跳。
唐灵儿一口气,立下三个规矩。第一,侧妃的事尽快解决,而且要求秦王硬气起来,因为现在郡主实在扛不住三老太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幺蛾子,她们手里拎着皇族家威大棒,王妃独木难支。此时只有秦王发声,力挺王妃,才能熬得过去。
……
第二,将来秦王去哪个屋里,必须由王妃指定,不可以与侧妃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否则被发现,王妃就要惩罚侧妃。而在王妃惩罚侧妃时,秦王不许干预。
苏御揉着她的手说:“冯瑜和孔婷的事,我一并与太长公主说。她要发火,也是我来扛着。至于第三侧妃的事,我现在没把握与公主谈妥。不过灵儿也别心焦,只要我不答应,第三妃进不来王府。”
直到郡主不再撕打,她也不哭,可她却蔫了,坐在榻上一语不发。苏御搂着她的肩膀哄她,一直哄到后半夜她才哭了出来。
可现在秦王面临的情况不同,几位姑姑都是当打之年,而且还都是较劲的性儿……
“那你说冯瑜的事怎办?按照她们的要求,冯瑜就要被废掉了。”
“灵儿,我回来了。”
在郡主准备说第三条规矩时,苏御向郡主坦白与孔婷的事。说自己一时没控制住,犯了错误。然后郡主就火了。可正如林婉所说,就算苏御不说,郡主也能感受得到。郡主这股火,迟早要发出来。
突然房顶上传来“嘎吱”一声。
喜新春,贺新岁。
家里多和气,父母健,妻儿康,书友事业蒸蒸日上虎虎生气。
新春后,吉吉利利,万事如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