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鹏程万里(2/2)

小猴子想都不想接着说道:“我知道,我这么做只是为了让郑家恨我,然后我就放出消息给郑家,说是要明年会有战争,粮食会涨价,然后我就放言收购粮食,中间我会联系其他商家,让他们想办法把受潮的粮食卖给郑家,让郑家血本归。”

“就这些?”文锋知道这些不会让郑家灭亡。

“五万金币,如果你给我五万金币,我就可以还你很多,我保证。”少年的眼中透露着强大的自信。

郑家能把几个城的食盐全部收购,五万金币绝对不能让郑家伤筋动骨,文锋很想知道小猴子究竟想到了什么办法。

“他将药给我之后就回林子了,那少年叫什么呀,好叫老头子知道恩人的名字。”文锋期盼的看着三人,等着三人的回答。

“今生今世都将效忠文锋,若违此誓,爷爷将不得安宁,永驻地狱;小猴子将不得好死,死后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如有后代,男的世代为奴为宦,女的世代为婢为娼。”

“是的,我说过。”小猴子说道。

三个月后,新的食盐运到,市场又恢复了平静,可郑家店铺的生意去大不如前,所有的东西,即便是一样的价格,大家也情愿多走几步到其他的店铺去买。

“如果我让你亲手报仇呢?”少年的话让文锋很意外,不过还是再次问道。

“酒楼,赌场,妓院。”小猴子认真想了很久,才谨慎的回答到,因为他知道接下来文锋让他办的事,才是文锋收留自己,帮助自己的原因。

小猴子在这期间找到了其他的几个商家,让他们高价买郑家的食盐,然后再平价的卖出,以赚取以后的客源,并在此过程中大肆的诋毁郑家。

少年虽然已经躺在了地上,双手抱头,没有说一句求饶的话,双眼流露出仇恨的光芒。

“我家少爷叫文锋,以后的大将军,老人家再见了。”说完三人转身飞速的离开。

“住手。”这时候一队士兵走了过来,为首之人高声喊道。

“小子,你害得我们老爷损失那么多钱,看我今天不打死你。”走近就见到一群家丁打扮的大汉在围着一个少年,拳脚相加的殴打。

“怎么,还想着报仇?”文锋走了过去,淡淡的开口道。

小猴子说完,文锋都为之震动,这可是将自己至亲的爷爷,自己,甚至子孙后代都包括自内呀。

文锋今天的打扮是一个佣兵,一个独眼持斧的佣兵。

“你叫什么?”文锋问道。

“然后再在郑家店铺的伙计身上……”

“到底怎么回事?今天他们又为什么打你?说详细点。”文锋的脸上多了几分不喜。

“如果真的有最好的酒,我就可以让酒楼开遍大陆。并建立全大陆最好的情报系统。”小猴子真的很聪明。

文锋想了想,这样确实可以让郑家受损,但不是长久之策。便说道:“这不是长久之策,郑家很快就会知道其中的原由。”

接着把自己的伪装去掉,看的小猴子目瞪口呆,文锋笑了笑说道:“这才是我的真面目,你说什么地方打探消息最方便。”

小猴子一连说了十几个还有,听的文锋大汗淋漓,他已经看到了郑家的灭亡,甚至是身败名裂之后的灭亡。

“你说过以后你会听我的,是不是真的。”现在文锋是真的想将小猴子收在自己身边。

文锋从怀里拿出一张储蓄卡,在少年眼前晃了晃,说道:“里面是十二万金币,我可以给你,不过要回答我几个问题。”

“文锋。”文锋说出了自己的姓名。

听完小猴子的叙述,文锋满意的点头,不错,这个办法确实够阴损,文锋笑了笑问道:“你只有五万金币,打算怎么报仇?”

“我会在郑家的主店旁开一家同样的店铺,只要是郑家的主要商品,我都会贴出价格表,比他卖的便宜很多。”小猴子想了想回答道。看到文锋不解,小猴子接着说道,“可是我的店里根本就不出售这些商品。”

这批人又是谁,我会成为大将军,开什么玩笑,老子现在就想好好的活着,文锋还是慢慢的走着,一直感觉不到身后有人跟踪才长吐了一口气。

“郑家这些年一直都在打压其他商家,他们都想着报复,至于郑家我有办法让他们相信。”小猴子自信满满的说道。

看到文锋的动作,中间那人笑着问道:“老人家不要害怕,他应该是我们家少爷,自己出来的,家里人都很担心。”

小猴子很聪明,听到文锋的话,跪在文锋的身前,举手向天,说道:“今天我小猴子在爷爷的坟前发誓:今生今世都将效忠于……”说到这里小猴子抬头看向文锋。

“我怎么相信你?”文锋沉声问道。

看道文锋脸上的不喜,少年赶紧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一个什么样的少年?”提到少年中间那人忍不住激动,急忙问道。

郑家家主听后大喜,立刻按照小猴子的办法收购食盐,果然大赚了一笔。

“还有……”

“我要报仇。”少年双拳紧握,狠狠地说道。

“小猴子。”少年说着站起身来。

“不,我一定要亲手报仇。”少年没有说出文锋想要的话。

“没有,本来是去给老婆子采药的,谁知还没有进去就有一个少年把药给了我。”文锋面露感激之色,老脸上的皱纹又加了几条。

“很好,对了你爷爷姓什么?”文锋问道。

“姓彭。”小猴子答道。

“以后你就叫彭程吧,酒店的名字叫万里。”想了想接着接说道,“还有我们的关系不要让第三人知道。”

“我知道了,以后怎么找公子?”彭程点头答应,接着问道

“帝都,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