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姐弟重见(2/2)

从浓粉到淡粉自肩头往下落,在人的动作之间,整件衣裳犹如一个被落梅打扰的夜。

下面则是明亮了些的槐蓝色,做的双襕马面裙,上身是缤纷落梅,下身是金线银线混在一起勾勒出的一地月华,浓青色色的折枝梅纹样仿佛是梅树的影子。

看着铜镜里的“沈三废”,赵肃睿挑着眉头看了半天,到底没有憋出一句:“不好看”。

“宫里都是去请安觐见的诰命,奴婢们几个人对着想了一夜,用这个杭月青色,跟诰命们的诰命袍子、女官们的官袍能有区分又不扎眼,细看了又雅致。至于裙子,今年京里到处都是穿红裙的,青莺觉得旁人都穿了,咱们也不必跟风。”

“嗯。”赵肃睿点点头,又看见阿池从妆匣里取了金玉头面出来给他配首饰。

皱眉看着那些首饰,赵肃睿撇嘴:“这是哪边儿送来的?”

“姑娘放心,知道您不用旁人用过的,这是垂云之前让银楼专门打的样式。”

看着上面用米珠点缀的蓝色宝石,赵肃睿还是有些不满意。

“怎的不用红的?”

“这宝石是之前舅老爷和夫人送来的年礼,至于米珠,银楼里一时没有好的,是从夫人从前的收藏里取来的。”

赵肃睿闭上了嘴。

算了……沈三废这皮囊,虽然是废了些,打扮起来到底是好看的。

正月初三赵肃睿坐着马车到了西苑的西安门。

迎他的是一个有些面生的女官,一见了她,这女官就笑:

“皇后娘娘早就听闻了沈娘子的义勇之举,只是之前一直无暇召见,今日沈娘子要来,早早就派了我出来迎了。”

看着那女官头上的水仙,赵肃睿只是略点了点头,女官只当“她”是初次进宫的拘谨,又招呼着让赵肃睿上一定青皮小轿。

见状,赵肃睿反倒有些踌躇。

“这西苑里可以坐轿?”

“自从陛下将端己殿设在了西苑,六品以上女官进出都可坐轿,沈娘子您这轿子是皇后娘娘特意赐的。”

女官坐轿?

赵肃睿在心里念叨着沈三废玩儿的样还挺多,到底是坐进了轿子里。

抬轿的太监极为稳当,一路往上走都没什么颠簸。

赵肃睿用手指撩起一角轿帘往外看过去,只看见了凋零的杨柳、苍翠的松柏、还有结成了一整块冰的太液池。

片刻后,他有些困惑地说:

“早听说宫中过年很是热闹,怎么西苑这般冷清?”

一旁扶轿子的宫女笑着说:“陛下早早就下旨今年宫中过年不可奢废,别说西苑里,连乾清宫的炮和鳌山灯都免了大半,倒是给咱们这些当奴婢的都多赏了身衣裳。”

鳌山灯是从前赵肃睿过年时最喜欢的消遣之一,用竹杆和蜡烛搭建而成的鳌山灯怎么都得有三四丈高才让他满意,且一次就要有九座,没想到沈三废竟然把这些都省了。

一路上,从前西苑年节时候在树上扎的绢之类一概不见,也没有摔跤取乐的精壮太监,反倒显出了西苑本有的清幽和澄澈,赵肃睿看了好一会儿,快到琼华殿了,才将轿帘放下。

为了见赵肃睿,林妙贞煞费苦心地把他和外命妇的觐见分在了上午和下午。

门帘掀开,一个穿着极为精致的女子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林妙贞张了张嘴,她知道自己应该稳重些,可她终究没有忍住。

“好一个姑射仙子似的美娇娘呀!”

“嘭。”赵肃睿一脚踹在了门槛上。

*《尚书·禹贡》讲的是天下各个水系的风物

节选部分的意思是“那里的贡品是五色土,羽山山谷的大山鸡,峄山南面的特产桐木。”

无责任番外8

江南的小院子里种了几畦菜,赵肃睿盯着嫩生生的豌豆芽尖儿盯了好些天,到底没忍住,让人将豌豆尖儿摘了用蒜炒了,他拌着米饭吃了三碗。

绿的豌豆尖儿白的米,看着可真不像是给人吃的。

赵肃睿心里有气,在梦里见了沈时晴的时候就越发气急:“我现在竟活得不像个人了,你肚子里这小东西总想吃绿的。”

“陛下吃些绿叶菜也没坏处,您之前太喜欢吃肉,吃多了又生肝火。”

不吃肉就没肝火嘛?!

赵肃睿想生吃沈三废几口让她看看自己的“肝火”。

“沈三废!”怒叫了一声,他看向女子的手。

“沈三废!朕替你遭罪呢!你竟然还在忙别的?”

“陛下,这本是我让太医院写的孕妇禁忌,你坐过来,我说给你听。”

赵肃睿呆了呆。

见沈时晴对着自己面带浅笑,他到底是坐了过去,并手并脚,有些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