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头名案首梁满仓(1/2)

李炎卿本以为跟着把这事忙过去就算了,居然还让自己阅卷?他拱手道:“大宗师,下官这点文才,阅卷合适么?”

赵学道和颜悦色道:“刘大令不必太谦,您是吴军门青眼有加的高才,这卷子如何阅不得?这一科的卷子若是刘大令阅不得,依我看,也就没人阅得。”

他心道:这卷子若是不把你拉下来,将来万一出了问题,我又找谁背锅啊。只是表面上却道:“这朝廷抡才大典,非得朝廷栋梁不能为,这事离开刘大令,我绝不能答应。来人啊,准备点心,咱们挑灯夜战。”

这府试的卷子,并不糊名。赵学道、林守正两人将学子的卷子按着人名籍贯,依县分好。其中香山县那一叠墨卷递到李炎卿面前“这些卷子,就请刘老爷来阅。”

这种阅卷自然不符合规定,不过这是在科场院内,是否符合规定,全由赵学道做主,别人自然无从开口。不单是香山县那些卷子,就连告李炎卿的那些学子的卷子,也全由他审阅。李炎卿向来公正,恩怨分明,决无偏私。那些学子全军尽没,悉数折戟。

等到将卷子初审完成,几人挑选的卷子放到一处,赵学道看了看李炎卿的选拔结果,不住点头道:“过去人说香山县百姓未奉教化,本官就说是一派胡言。今天你看一看,这篇文章做的好啊。这样的文章若是拿去考个举人也是绰绰有余,此子……叫梁满仓是,当为本科案首。”

李炎卿心知那是张若兰的功劳。以她的才学,若是做不成案首。那才叫奇怪。他又看了看那些落选的卷子,却无意中看到文必正这个名字。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卖画的穷书生,忍不住道:“这文生的文字,我看也不错啊。”

“哦?也许是老夫方才看漏了,拿来再看看。”赵学道反复看了几次,点头道:“这人的文字么,第一次看时只觉平常,第二次看时就觉得颇为不俗,第三次看时,可称字字珠玑。若非刘大令慧眼识英才。险些让朝廷失了位栋梁啊。怪不得刘大令到任后大兴文教,设立县学,果然是我辈中人。我现在对贵县的县学可是大有兴趣,定要去看一看。我还有个好朋友,是咱们广东有名的笔杆子,有他为贵县宣传宣传,保证让刘大令名满两广。”

梁满仓高中案首的消息传来,让这些香山学子兴奋的大喊大叫,把广州城内一家最大的酒楼包了。足足喝了一天的酒,又命人从香山弄了几个姑娘来,胡天胡地,折腾了一晚上。

柳叶青也兴奋道:“相公。你居然能弄一个头名案首出来,当真是个有本事的。以后再遇到过去江湖上的姐妹,我也有的吹了。我的相公。可是能左右头名案首人选的人物,看她们谁敢看不起我。”

这科举的事应付过去,下面要应付的,就是参观香山县县学的检查组。吴桂芳不可能亲自来,但是林守正依旧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还有几位广州有名的笔杆子,若是这事闹不好,怕是也要惹麻烦。

林守正见这百来名身高体壮,膀大腰圆的公差,心中暗自吃惊。这香山的公人,比起广州府衙都要威武几分,这小小的县城,居然养了这么多公人,看来刘朝佐果然理财有方,也不愧能把香山开市的事操持好。

“梁老,您搞错了。只有中了举人的人家,才去改换门庭,梁实兄现在还不是秀才,这砸门窗是不是早了点?”

回到县衙之后,李炎卿召集公人一番动员,手下的衙役流水般调动起来,将学宫外面粉刷清整一番,弄的有了点眉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