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5章 天魔不朽退神佛,毒舌的点评(2/2)
“真是无趣,本来还想找点乐子,没想到书院学生一代不如一代,连个刺头都没有了!”
即使是善于簪小楷的宁缺听得也是津津有味,他书法造诣极深,堪称大家,本以为这位教习虽然修为高深,但是在书法造诣上,不一定有自己深。如今听他细细讲解书法之道,却是钦佩不已,知道对方书法造诣已入无上妙境,自己拍马也不及。
宁缺从小在边境渭城长大,后来又加入了边军,经常在战场上厮杀,虽然未曾修行,但是直觉惊人,隐隐感觉到这位年轻的教习不同其他教习,给他一种莫名的压迫感觉,让这个精明狡诈的小滑头不敢有任何的放肆之处,老实的像是一只小白兔,可爱而又无害,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般。
赵无昊乃是书法大家,自然对书法之道了然于胸,深入浅出的讲着书法的要义,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倒是让学生们见识到了这位年轻教习的学问和本事。
讲经首座的身旁卷起一阵巨风,其实那不是风,而是肉眼看不到,普通人永远感知不到的天地气息,在围绕讲经首座的身体旋转,从而带动空气的流动。
五境之上的无距,是很难理解的一种境界,但这种境界真实的存在。在肉眼无法看到的天地气息,以超越空间距离的方式移动,挟着天地气息渐卷成狂风,将讲经首座与真实的世界完全隔绝开来,身影消散在了原地。
“嘘!你们小点声,这是赵无昊教习!”
“大师,你败了!望你日后不要再踏入大唐境内了!”
“歪七扭八,写的什么玩意!”
每一位远古神话之君,都有无上神威,每一座佛宗传说之佛,都有无上佛威,每一颗星辰,都是无法撼动的天地之威!
赵无昊抬起头来,望向狂暴卷动的乌黑云层,看着那些自天而降的七色光泽,远古神佛,如雨星辰,喝道。
赵无昊侃侃而谈,将各种书法的要点信手拈来,从容不迫,自有气度,让人信服,沉浸在他的讲解之中。
赵无昊知道这不是幻境,也不是讲经首座的精神世界,而是真实的天地气息,是讲经首座以无上佛威,把天地气息拟成了满天神佛的模样!
“确实看上去有点年轻,不过能够成为书院教习,应该是着真才实学的,不然夫子也不会同意他误人子弟!”
讲经首座脸上露出了几分颓色,口诵一声佛号,抬头看着年轻的赵无昊,暗叹又是一位轲浩然般的存在,这世上总有那种惊才绝艳,让人绝望的存在。
书院的纪律要求很宽松,以深处那道钟声为号:第一声钟响为警,第二声钟为入,第三声钟为散,第四声钟为离。入散之间便是学生们在书舍里学习的时间,书院要求学生在这段时间内专心听课,可以提问但严禁喧哗。至于值日打扫之类的事情,完全不需要学生去操心,朝廷每年费重金在书院,不知聘了多少扫夫煮妇。
随着这句话的落下,所有学生都拿起了身前案桌上的毛笔,泼墨挥毫,大笔一挥,龙飞凤舞,在洁白的宣纸之上书写了起来。
“看上去和我们年纪差不多大,有什么学问,不会是滥竽充数的吧!”
赵无昊面容稚嫩,看上去比许多学生都要嫩上许多,脸上的肌肤光滑白皙,好像一掐都能掐出水来,也难怪这些学生心中嘀咕。
讲经首座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他知道赵无昊实力深不可测,自己没有把握战胜,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会输的如此之惨,施展了全部的手段神通,依旧不能对赵无昊造成任何的影响,他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击败了自己。
再无一丝天光能够穿过云层洒落地面,七彩的色泽瞬间消失,天地恢复了原先的模样,那些佛威拟成的巨象野狐,发出几声类似哀嚎的鸣叫,散作无数光点,消失在天空之中,而那些手持金杵的佛宗传说尊者,还有那些远古神话里的圣君之流人物,还有那些如雨般落下的星辰,瞬间破碎无踪!
讲经首座的脸色变得极为苍白,就像是从来没有人看过的洁净雪地,僧袍上却沾满了鲜红血色,如一朵朵腊雪红梅,尽情绽放开来,娇艳无比。
“果然不是个好惹的主,这些长安城的官宦子弟似乎十分畏惧这位赵无昊教习,看来是有人吃过大亏,不然绝对不会让这群目中无人,骄傲自大的二世祖如此老实的!”
“笔锋无力,你是不是肾虚,红袖招没少去吧,你能行吗?”
“你没听过他的名字不要紧,你只需要知道几年前,玄武将军的儿子不服他,质疑他的观点,被他当堂扇耳光扇的鼻青脸肿就好了!”
“你还需要知道,这位赵无昊教习乃是一位修行者,最少有着洞玄之境的修为就好了!”
“前人常说执笔在乎便稳,把笔掌稳当了,就能使笔管端正,笔正则锋正,便于中锋和中侧锋结合运笔。但执笔不能过紧,一紧就死板,写出来的笔画就泥滞不流畅。”
能够进入书院,成为学生的人,多少都有两把刷子,是人中之杰,在书法上都有一定的造诣,很快所有的学生都写完了,等待赵无昊的点评。
赵无昊俊朗无比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让书舍之中几个女学生脸色一红,颇为心动,只是敬畏对方教习的身份,不敢主动接触。
赵无昊走到一个个学生的身旁,低头看去,嘴里不时的蹦出一句评价,刻薄而又尖钻,让人听得气血上涌,恨不得将他的嘴巴缝上。
“我不管你们是不是服气,只要遵守就好了!”
听到这话,宁缺心中一寒,这位教习路子有些野啊,居然如此恶趣味,自己日后面对此人,定要小心一些,免得被其算计。
赵无昊见到这位学生怂了,有些失望的叹了一口气,环顾众人,叹气道。
“《海岳名言》中说: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书法难以学好,多半与执笔过紧和执笔不稳有关。”
“执笔欲死,运笔欲活的说法,是不符合逻辑的;牢牢紧握,从背后突然拔不掉的说法,更是不可信的。”
赵无昊背着双手,迈着悠闲的步伐,优哉游哉的走进了书舍,他如今修为有成,地位然不同以往,授课也少了许多,几乎随他心意,如果不愿意上课,就会有其他的教习替课,这也让书院的其他教习明白了一件事,这位年轻的教习怕是和他们有所不同,已经入了夫子的眼,所以才会有如此的自由和特权。
最后赵无昊走到了宁缺的身旁,低头看了一眼宣纸之上的簪小楷,法度森严,工整苍劲,倒是一手好字,可以称得上妙品,可以为一代大家。
“随你便!”
“总之,执笔是笔法的基础,只有执笔得法,遵循有法必有化的原则,运笔方能千变万化。”
赵无昊收起了杂念,走下了讲台,在书舍内缓缓而行,口中说着一些书法的诀窍要点。
“很好,看来大家已经认识我了,不需要我再自我介绍了!”
宁缺虽然对于文科不算擅长,但却对自己的这手书法十分有自信,他相信赵无昊应该不会说出太过刻薄的评价,因此心中无比平静,气定神闲,仰头看着赵无昊,等待他的点评。
“团锦簇,赏心悦目,确是妙品,可以称得上一代大家!”
果然赵无昊对宁缺的书法评价很高,吸引了无数学生的注意力,纷纷看向了宁缺的书法,看到那完美的簪小楷,不由一愣。
虽然,这些学生的书法造诣不一定很高,但是对书法的鉴赏能力都不弱,从未见过如此秀美绝伦的簪小楷,自愧不如,难怪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