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致命突击(三)(2/2)
李卫东一摸鼻子,没气了,他哀伤的用摇头告诉站在远方的王帅宇:赵连长去了。
这时回头查看情况的二排长赵勇赶了回来,他一摸连长脖子上的脉搏,已经停止跳动了。赵勇叹了口气,有弯腰冲到李卫东身边,急声吼道:“李文书,党代表怎么样了。”
而此时此刻,第五连的官兵们还不知道自己干掉了两个北洋军的将军,他们因为失去了连长和党代表变得士气低落起来。几个主要的军官和士兵聚在一起开了个小会,按照军条例,推举崔飞任代理党代表,赵勇为代理连长,也就是说,接下来这支队伍将由赵勇带领了。
王帅宇当即愣住了,正在此时,轰,轰,轰轰轰,北洋军的炮兵开火了。一颗炮弹正落在王帅宇身边不到一米的地方,王帅宇和三个士兵当场就被炸死了。
首先是在上海,北洋上海镇守使,长江舰队司令郑汝成因为历史的偏差,并没有在1915年11月被刺杀。结果就是这老小子指挥长江舰队二次攻击青年军的水运补给线,一次击沉了十条大船,重创了青年军的后勤补给。另一次则不走运,被英国人的扬子江舰队干预了一下,结果只好打道回府到上海休整再择日出击。
这时北洋兵已经开始冲锋了,李卫东却如恍然不知,只是一味的抱着王帅宇在哭,过去一年多的生活都出现在了脑海中,仿若昨日。
李卫东没有说话,依然抱着王帅宇在流泪。赵勇见势就伸手去摸王帅宇的脖子,唉呀,也没了。他又看了一眼远处开始冲锋的北洋兵,连忙拍李卫东的肩膀道:“李文书,快走!”
小团山伏击战后来被十分骄傲的计入了第一师的战史,此战击毙北洋军一百二十一人,其中含中将一名,少将一名;而参加伏击战斗的103团五连的 0名官兵牺牲了四十多人,其中连长赵招和党代表王帅宇在撤退时不幸牺牲。
王帅宇见状连忙往这边赶,一边赶一边喊:“赵连长怎么了?赵连长怎么了?”
此时,还有两次突击性质的事件发生,一个是国民党,一个是北洋。
最近铜陵前线打响,冯国璋已经下达了最新的命令,要求郑汝成再次出击,掐断青年军的水上补给。
1916年3月24日,上海外滩横跨苏州河的外白渡大桥,人来车往,熙攘热闹,一辆豪华轿车正不住地鸣着喇叭,分开人群,向着大桥急急驶来。郑汝成头戴白羽金帽,笔挺的军礼服胸前佩戴着多枚勋章,坐在靠左的军官模样的人对郑汝成说着什么,长舒了一口气,颇为得意。桥上车多人挤,汽车放慢了速度在桥上缓行。突然半天空飞来一颗炸弹,轰隆一声巨响,炸坏了汽车后轮,车子戛然而止。说时迟那时快,一个年轻汉子分开拥挤的人群,左手抓住车窗,右手提枪向被震倒在车内的郑汝成连开数枪,顿时**迸裂。车内另一名军官也中了两枪。短暂的骚乱后,跟在轿车后面的那辆车上跳下几位保镖,却遭到另一位年轻刺客急促的阻击,赶紧退缩。
那两位刺客事成后并不立即逃走。枪击郑汝成的那位年轻汉子不急不忙地验看了白羽金帽的正身,不管另一位受重伤者的**,转身立在外白渡桥头上,向围观的群众拱了拱手:"在下王晓峰。袁世凯篡权窃国,自为帝制,郑汝成助袁作恶,疯狂捕杀吾党人,今杀之,为国除害。"群众一听才明白,车内死者是当时上海最高军政长官、上海镇守使、海军上将兼陆军中将郑汝成。正当王晓峰痛骂袁世凯、郑汝成的卖国罪恶时,桥两边的英华巡捕闻声蜂拥而来,包围了两刺客。王晓峰爽然大笑:"我们要干的公事已经结束了,如果要逃,我们早就走了,现在我们等你们来,为啥还不快上来抓捕我们啊!"说完,二人扔掉手枪从容就捕。
郑汝成被刺杀之后,上海的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不安,而对青年军来说,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几天之后,北洋长江舰队集体宣布投奔了孙中山的中华革命政府。
郑汝成虽然只是一个海军将领,但是他的死却深深的震撼了北洋诸将,特别是身在南方的冯国璋等人,他们居然感觉到孤独了。陈其美的这一次行动,狠狠的打击了北洋军的士气。
而雷震春这边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决定采取报复行动,而这报复的第一步就是命令京师军政执法处,无条件启动对猛虎青年军最高统帅王振宇的暗杀计划,立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