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未雨绸缪(二)(2/2)
第三军第三师师长陈浴新少将;第三军参谋长兼第七师师长白崇禧少将。。。
武装动员部部长宋浩民少将;军事情报局局长何健少将;宪兵部队司令俞作柏少将。
徐源泉,万耀煌,李宗仁三个人已经隐隐自成一体了。这个山头的出现是必然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对此王振宇并不害怕,在他看来,自己再厉害,一天也就二十四个小时,如果要让自己这个团体能够不断壮大发展,自己就必须学会抓大放小,默许山头的出现和存在,毕竟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第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赵东升少将;第一军参谋长兼第五师师长陶峙岳少将;
接下来发言的徐源泉等人大抵也是这个意思,万耀煌则站起来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第一军军长徐源泉少将,第二军军长刘兴少将,第三军军长李宗仁少将
第二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戴岳少将;第二军参谋长兼第四师师长廖磊少将;
总参谋长:杨万贵少将;副总参谋长兼作训部部长:万耀煌中将;军备部部长:马西成少将;
“杨参谋长的观点我不敢认同,什么北洋军不可力敌,什么北洋军势如猛虎,在我看来统统都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大家都是带兵知兵的,军队的训练手段,操典的差别有多大,依我看都不大。当初满清办练新军都是按一个模式来玩的,所谓北洋六镇不过是经费充足点,装备先进点而已。实际上彰德秋操的时候我们都见了,南军的第八和第九镇单从战斗力而言,根本不输北洋六镇精兵。而在我看来,去年二次革命根本就是一场闹剧,孙文为首的革命党自己内部人心不齐,武力斗争准备不足,战斗目标不明确,战斗意志不坚定,连最高指挥官黄兴都是抱着必败之心出战的。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战斗力甚至连我们去年先后击败的常德军和桂军都不如,如何可能和北洋六镇进行对抗?相反我也看了军情局提供的情报,认真做了一份分析,北洋军的缺点完完全全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其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作战基本无法离开铁路,水路等交通便利的地段。他们凶猛的火力需要庞大的弹药来支撑,他们的后勤补给一旦中断,作战部队就会变得惶惶不可终日,这点在安徽的战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南方民军第九师就成功的在安徽击溃了北洋军一个团,被在整个战线上把北洋军打退了三十几公里。这说明什么,说明北洋军的战斗力也很有限,一旦在火力优势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他们的战斗力就会立刻大打折扣。所以他们的胜利,我不认为是他们多么强,相反,我认为是他们的对手太烂了。如果对手换成我们青年军,这场战争的结局绝对会大大的不同,我们的重火力虽然比不上他们,但是我们基层作战单位的火力是整个北洋军都望尘莫及的,所以我坚持认为,北洋军绝对不值得害怕,面对这样的对手,只要我们敢于与之战斗,胜利必然属于我们战无不胜的青年军。”
万耀煌说完之后,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陶峙岳等在湘西军官学校回炉过的高级军官对于万耀煌这个教育长的观点自然是大力支持,本来嘛,打都还没打,凭什么要灭自己的威风。接下来的发言,很多人都支持北洋不如己方的观点。
第六师师长李洪奎少将。
至于这三个山头,王振宇也有一个原则,允许其发展壮大,彼此相互制约,自己控制起来也会很容易,自己就可以靠这些老部下牢牢控制全军。而一旦失去控制,彼此之间矛盾激化,王振宇也有办法平了这些个山头,毕竟自己的青年军跟军阀部队还是有区别的,中下级军官,新兵可是牢牢被自己通过参谋部等部门控制的死死的,在这里面扯旗造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思路还是回到会议上来吧,就在这些山头们忙着争论的时候,王振宇咳嗽了一声:
“大家想不想知道,我这次北京之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啊?”
此言一出,所有人停止了争论,把目光投向了王振宇。
王振宇微微一笑继续道:“我在北京待了半年,什么正事也没干,就只看到了一棵参天大树慢慢变朽的过程。北洋,就是这样一棵参天大树,杨参谋长说的有道理,北洋确实很强,这一点谁也不用费力气去推翻。狂妄自大并不是好事,实事求是才是我们带兵之人要努力做到的。咱们的老袁已经对他手底下这个庞大的武力集团失去了有效控制,不要相信孙大炮他们的宣传,在他们的嘴里,北洋都快成铁板了,这些傻子就会自己吓自己。所有万部长也说的对,我们要从战略上蔑视这个对手。大家可能不知道,现在中央财政有多难,依我看比二次革命前更难,很多军队都是拿三成饷,四成饷。而那些带兵北洋将领到了新的地方之后,都变得难以控制了,个个是拥兵自重,财政收入愣是一分钱不肯往北京交。这要是在咱们安江,那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在北洋,这个事情不但发生了,而且老袁还毫无办法。我跟你们说啊,现在老袁一天到晚就在忙两件事情了,一个尊孔复古,一个就是复辟帝制。归根到底,还是打着利用封建神权去忽悠人的主意,我不知道这个成不成,但是事情到了这一步,我就只能说,老袁对于重振他们北洋已经没招了,而且我今天在这里放句狠话,谁换到老袁那个位置,都不可能把北洋玩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