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逐灵镜◎(2/2)
应承策虽然也出生于修仙世家,但本身并无灵根,也非嫡系,纵使他习得一手好剑术,也只能算作“功夫”。
“剑客”与“剑修”,一字之异,千差万别。
或许是早早认清了命运,及冠之后,应承策便带着一柄毫无灵气的铁剑离开了应家,跋山涉水,行走江湖。应承安则留在家中,继续潜心修行。
两兄弟再见面的时候,应承策已经在凡间有了妻儿。
应承安对那位弟妹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只记得对方虽然也是江湖儿女,却和应承策一样没有灵根,甚至家中世世代代都是凡人,从未有过例外。
当时的应承策已经离家多年,历经人间冷暖,习惯了江湖风霜,早就做好了与妻子一起在凡间就此相守一生的准备。
可谁也没想到,就这是这样两个毫无仙缘的凡人,又生出了身怀灵根的孩子。
好消息是双灵根,天赋不俗。
坏消息是水火不容,生来相克。
若是就此放任不管,仍由两种灵气在体内博弈,那孩子迟早会爆体而亡。
于是应承策只好带着妻儿返回了应家,寻求家族的帮助,却不想好景不长,没过半年,应家便迎来了剧变,世家一夕倾塌。
无奈之下,当时的应家家主只好铤而走险地将那半面逐灵镜交由应承策,让他将其带至凡间,小心保管。
这一藏,又是两三年。
为了避免暴露行踪,那几年里,他们也未曾有过任何联络。
等到应承安再度得知消息时,便是夫妻二人的死讯。
……
明黛抿了一口茶,面色平静地问:“所以,这么多年以来,你一直都在寻找岷玉的下落?”
应承安点头。
他神色黯然道:“策弟离家之前,家主曾为他们一家三口点了三盏魂灯,秘密供奉在梵刹内。”
凡是世家大宗,一般都会为族内或者门下子弟点燃魂灯,但通常都是供奉在自家祠堂内,极少有供奉在外的情况。这么做,想来也是为了掩人耳目。
“三年前,他们一家三口的魂灯相继熄灭,我们便以为他们已是凶多吉少,却不想没过几日,属于我侄儿的那盏魂灯又慢慢亮了起来,只是光芒微弱。”
“现在想来,应当是被人所救……”
他顿了顿,又问:“不知唐长老可知晓那人是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若是方便的话,在下想要当面感谢那位恩人。”
明黛:“不知道。”
应承安:“我听说,当年枕溪是被贵峰徐峰主带回去的……”
明黛闻言眸光微闪:“道友打听得这么清楚?”
应承安微微一愣,笑道:“多年未见,总忍不住多问一些,相信长老应该也能理解。”
明黛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岷玉的事情我并不清楚,道友若是有什么疑问,该去问我师兄才是——不用看我,我也不知道他此时在哪儿。”
应承安闻言有些失望。
但他倒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转移话题道:“到底是我们应家对不起他,或许在他的眼中,我们才是那个害死他父母的元凶……”
明黛:“既然已经知道亏欠,为何又要来找他呢?”
应承安:“自然是为了弥补——”
明黛:“是吗?是为了弥补,还是为了那所谓的逐灵镜,想必道友心中定然比我有数得多。”
话音落下的那一瞬间,明黛慢条斯理地放下手中茶杯,杯底与桌面相触,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与此同时,窗外忽然劈下一道惊雷,惨白的电光映亮了大半边天!
紧接着外面的大雨便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
像是某种钝器,落在窗外屋檐上,砸得人心惊。
客栈内的弟子们纷纷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给吓了一跳,隐隐有些躁动,角落中相谈甚欢的二人却骤然安静下来。
应承安面色沉沉地看着她,眼眸中隐隐泛起一丝黑气,又很快消失不见。
他问:“唐长老这话是什么意思?”
明黛:“字面意思。”
应承安:“……”
他面带愠色地说:“长老这话好没道理,我应家若是对那逐灵镜有半分企图,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地将它送出去,还搭上族中子弟的性命?”
明黛:“是啊,我也很好奇。”
她问:“应家族人拼了命都要守护的东西,道友又为何要执意将它找到,再拱手相让,给他人作嫁衣?”
“嫁衣”二字说完的那一瞬间,客栈大门突然被人猛地推开,一道小小的身影冒着疾风骤雨冲进来,扯着嗓子气急败坏地喊——
“师叔不要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