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2)

她要回江南

夜空的烟花还在不断绽放, 繁花似锦,仿佛刹那间永恒。

忽明忽暗的光照在被刺骨的寒风吹得面颊泛红,笑得苍凉的少女脸上。

一滴泪自她盈满泪水的眼眶滑落, 好似落在谢珩的心上, 在他心里灼出一个大洞来。

曾经他的心里一片荒芜, 是她在他心里留下种子。

那种子在他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开出一大片姹紫嫣红的花朵。

同她在一起的每一日, 他都在心花怒放。

如今不过短短一日的功夫,十步以外的少女已经将他拒之千里之外,誓要同他划清界限。

谢珩尝试着靠近她,想好抱抱她, 替她揩去眼泪,告诉她别哭了,他想同她一起回家去。

可他才踏出一步, 她便像是看到洪水猛兽一般后退一大步。

“宁宁,”他嗓子干哑,“我可以解释。”

她冷冷道:“那太子殿下解释解释。”

谢珩动了动唇,解释的话却一句都说不出口。

该如何解释?

解释说他从江南离开以后日夜惦念她。说他也曾回过江南去找她, 想要同她好好过日子。

说他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逼得沈时主动同她退了婚。说他害怕她讨厌自己, 所以用她最喜欢的先生的身份, 哄着她, 骗着她, 想要她一辈子同自己好。

解释这一切, 都是因为他离不开她, 不能没有她。

可这一切并不是她需要的。

她见他不作声, 转身下了钟楼。

仍旧伫立在原地的谢珩眼睁睁望着她离开,心里好似被人挖了一块。

眼见那抹纤细的身影要消失在城楼之上,这一刻,什么一国储君的颜面,什么一个男人的尊严,都不再重要,他只知道往后余生若是没有她,不晓得一个人怎么生活。

万众瞩目下,曾经骄傲矜持的男人追上去喊道:“宋桃夭,你又不要我了是吗?”

走得那样决绝的少女终于停驻脚步,回眸看他一眼,道:“我从来都没有同殿下好过,又谈何要不要?”

同她好的是先生,从来都不是眼前这个金尊玉贵的太子殿下。

言罢,头也不回地离去。

一瞬间谢珩面如死灰。

桃夭已经下了一楼,这才瞧见钟楼前围着乌泱泱的看热闹的人。

皇帝皇后,朝中的各个大臣竟然都来了。

她方才在上面看得没错,果然她的阿耶同哥哥也在。

桃夭逐渐泪盈于睫。

他们都瞒着她。

他们就这样冷眼看着自己满心欢喜地向他们介绍自己喜欢的男子。

殊不知同她同床共枕的男子正是她避如蛇蝎的太子殿下。

她觉得自己像个笑话。

许凤洲心疼地看着冻得微红的面颊上挂着泪痕的妹妹,“阿宁,哥哥同父亲不是有心骗你的。”

“我懂,”她擦干眼泪,“大家都不是有心骗我的,都是为了我好。”

他们都有自己的理由。

可她凭什么要去当那个被骗的傻瓜!

头顶的烟花依旧没有停歇。

越多越多的孔明灯游离在长安城的夜空,倒映着眼睛里,成了天上的一片盛景。

她又想起七夕兰夜时满院子的花灯同孔明灯来。

那日的花灯不如今日的漂亮,孔明灯也不如今日的好,可她在心里记一辈子。

其实如今想来,都是假的。

长安的人心眼实在太多了,她想回江南。

她失魂落魄地向前走,一路上不晓得撞了多少人。

走着走着,一盏飞到半空摇摇欲醉的孔明灯摇摇晃晃自天上落下来,怎么就那么巧落到她面前。

她不由地伸手接住,瞧见上面题了字。

【愿吾妻宁宁,岁岁平安】

真好,这样的心意多感人。

若不是她就叫宁宁,她都要为这满城的烟花同孔明灯感动羡慕得落泪。

若她不知他便是太子殿下,恐怕今晚她不晓得要多主动地投怀送抱同他生宝宝,感谢他这样用心地为她准备这样一场生辰宴。

她不该叫许筠宁。

很快地,手上的孔明灯燃烧起来。

一向怕疼的她毫不犹豫地丢了手里的孔明灯,接着向前走。

不晓得走了多久,她回眸望向一直跟在自己身后,与她始终保持着十步距离的男人,问:“太子殿下跟着我做什么?是怕我寻短见?请放心,我绝不会做那样的傻事。”她一向惜命,断然不会为了这些事情想不开。

谢珩的心都碎了,眼眶泛红,哽咽,“宁宁,我错了。”

“别再跟着我了好吗?”她拒绝他的靠近,毫不留情地打断他的话,“我现在想要回家好好睡一觉,别再跟着我了。求你了!”言罢,她朝着燕子巷的方向走去。

待走到燕子巷时,夜已经很深了。

正在院子里看烟花的莲生娘同宋大夫见她面色难堪,脸上似还挂着泪痕,皆吓了一跳。

莲生娘忙握住她的手,这才发现她的手冻得刺骨冰凉,心疼,“不是说要回去过生辰,怎么弄成这样了?你莲生哥哥没有陪你一块吗?”

桃夭泪眼婆娑地望着一脸担忧地望着自己的莲生娘,心中委屈极了,想要告诉她今晚有一个很坏很坏的人骗自己,说是将她同宋大夫绑了去。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更加坏的人骗了她几个月,拿她当傻子哄,将她哄得神魂颠倒,不知羞臊地嚷嚷着要同他过好好地过一辈子。

甚至就连着自己一向最信任的阿耶同哥哥也联合外人一块骗她。

可她最终什么没说,哽咽,“莲生哥哥有事不能陪我过生辰。”

今日是上元节,有什么天大的事情竟然连自己的媳妇儿都不陪着!

莲生娘瞧见她这样伤心委屈,正待要说谢珩几句,桃夭抱着她,轻声道:阿娘外头风大,我觉得冷。”

莲生娘忙道:“那快进屋烤火,阿娘给你烤红薯吃。”言罢牵着她的手进院。

正要关门的宋大夫隐约瞧见巷子的尽头长身鹤立着一锦衣华服的男子,仔细一看,好像是谢先生。

他瞧见桃夭同莲生娘一起进了院子,连忙朝那人走去。

近了,宋大夫见果然是面色极其难堪的谢珩站在那儿,上下打量他一眼,见他今日穿得衣裳庄重华丽,威仪赫赫,惊讶,“谢先生怎么穿成这样?”

谢珩动了动唇,垂眸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穿戴,哑着嗓子道:“照顾好她。”言罢便转身离去。

直到人走远了,宋大夫才回过神来,不知怎么就想到那日被他母亲哄到他家里去的情景,心里“咯噔”一下,谢先生家里该不会是皇亲国戚吧?

他又想到方才桃夭的模样,猜测两人必定是吵架了,匆匆赶回去,只见桃夭依偎在莲生娘怀里。

莲生娘轻抚着她的背,正在低声与她说着话。

宋大夫走过去坐下,见她哭过,想要问问她怎么回事儿,可莲生娘在场,有话也不方便问。

三个人静静坐在炉火前烤火,外头时不时传来烟花绽放的声音。

不晓得坐了多久,外头传来敲门声。

宋大夫去开门。

外头站着一个一袭雪狐大氅,面目严峻,生得风神俊朗的郎君。

正是许凤洲。

他甚少来这里,很是惊讶的宋大夫心道什么风把这位大爷给吹来了,正要询问,他已经抬脚马大步进了院子,直奔堂屋而去。

宋大夫赶紧抬脚跟上,见他人已经进了屋子,对桃夭道:“阿宁,有什么话咱们回去好好说不好?”

伏在莲生娘怀里的桃夭这时坐直身子,却并没有作声。

许凤洲径直坐到火炉旁烤着火。

宋大夫也跟着坐在一旁,拨弄着炉子旁快要烤熟,散发着甜香的红薯。

约过了一刻钟,被火光映照得面色晦暗不明的许凤洲缓缓道:“哥哥不是有意要骗阿宁,可阿宁那样喜欢他,哥哥怕说出来伤了阿宁的心。哥哥同他自小一起长大,从未见过他那样待一个女子好,心里想着等他主动告诉阿宁会不会好些。”

正在低头吃红薯的桃夭没有作声。

半晌,她吃完红薯,轻声道:“我今晚想在这里睡一夜,明日一早便回家去。我不会有事,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想不开的人。”

许凤洲见劝不了她,又陪着坐了一会儿,嘱托宋大夫同莲生娘好好照顾她,这才起身告辞。

宋大夫赶紧将他送出去,谁知才打开门,就见着换了平日里衣裳的谢珩正站在外头。

许凤洲一见他来,面色极不好看,向他拱手行了一礼,一言不发地离去。

一旁的宋大夫很是惊讶,心想许凤洲为人眼高于顶,竟然向谢先生行礼,难不成谢先生真是皇亲国戚?

不待他开口询问,谢珩哑声问:“她还好吗?”

宋大夫摇摇头,“吵架了?”

他“嗯”了一声,却站在外头并不进去。

宋大夫见他不肯进,也不勉强,自己先回堂屋去了。

他把莲生娘哄去睡觉,然后悄悄问桃夭:“同谢先生吵架了?”

此刻屋子里没人,一向同他无话不谈,满腹委屈的桃夭眼泪夺眶而出,“他根本不是什么先生,他就是那个爱欺负人的假道学太子!”

宋大夫闻言目瞪口呆,一时想起还站在院子外头的谢珩,背脊有些发凉。

他竟逼迫堂堂一国储君做赘婿!

桃夭并不晓得谢珩就在外头,将今夜发生的事情仔细同宋大夫说了一遍。

宋大夫见她哭成泪人,心疼得眼睛都红了,骂道:“真不是东西!”

骂完以后才想到“不是东西”的太子殿下就站在他家门口,有些后怕地问:“那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桃夭哽咽,“长安的人都太坏了,阿耶,咱们回江南吧。”

宋大夫轻轻叹了一口气,回江南容易,可她心底真能放得下吗?

只是眼下她在气头上,他恐怕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顺着她说了几句,见外头天色不早,道:“去睡吧,睡醒了天大的事情都会过去。”

桃夭“嗯”了一声,“我晓得。”

她吃了杯热水,这才回屋睡觉。

莲生娘临睡前已经帮她生了火,一推门进去屋子里暖意溶溶。

根本没有睡意的桃夭打量着空荡荡的屋子,不由自主想起这几个月来同谢珩在一起的日子,眼里的热意又涌出来。

这个满腹心机的骗子!

她把自己藏进被窝里,捂着嘴抽泣起来。

堂屋,宋大夫收拾好炭火正打算回屋睡觉,却见谢珩这时走了进来。

宋大夫一见到他,一时不晓得要不要下跪行礼,就听他道:“坐吧。”

宋大夫哪里还敢同他坐在一块,站在那儿低着头不作声。

谢珩见他如今面对自己这样拘谨,心底十分失落。

她事事都不瞒他,想来已经同他说了自己的身份。

良久,他道:“去睡吧。”

如释重负的宋大夫抬脚就要走,走到门口忍不住回头看他一眼,见他神情落寞地坐在那儿,想了想,道:“她说她打算回江南。”言罢这才离开。

其实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可谢珩仍是喉咙发紧,只觉得身子冷得很。

他在屋子里坐了约有半个时辰,实在忍不住走到屋子前。

屋子里隐隐约约传来她小声抽噎的声音。

谢珩想要推门进去,却最终没有勇气。

他不知在门口站了多久,直到莲生娘起床,才裹着一身雾水悄无声息地离开。

回去东宫以后,皇后正在殿内等着他。

同样一夜未睡的皇后抬眸看着眼里布满红血丝,魂儿都没了的儿子,原本满腹责备的话便再也说不出口。

非要娶一个寡妇做正妻,丢了一次脸还不够,这次丢得更加彻底些。

昨夜当着全长安的面承认自己给她做了赘婿还不够,竟然那样不顾体面的追着一个女子跑,他如今还有没有一点儿出息!

恐怕不出一个月,全天下的人都知晓东宫储君不仅给一个寡妇做过赘婿,还被她始乱终弃!

“脾气那样倔强的女子,即便是三郎同她成了婚,真能过得高兴吗?如今圣旨既然没有宣读,不如就算了。”

谢珩沉默不语,轻轻揉捏着眉心。

他一向如此,不愿意做的事情便沉默以对。

半晌,皇后轻叹一口气,道:“三郎好自为之。”言罢,起身离开。

待回到坤宁后,她问赵姑姑,“他打算如何处置那个野种?”害得她儿子在天下人面前丢尽了颜面,她恨不得将其剥皮泄愤!

赵姑姑忙道:“昨夜金吾卫将其关进宗正寺内,未央宫那位昨晚回来便动了胎气,圣人恐怕还在陪着。”

皇后冷笑,“像那种祸害,关在里头一辈子才好!”这次进去就别想着那么快出来!

赵姑姑轻叹,“眼下就怕殿下想不开。”

说起谢珩,皇后想到昨夜的情景,恨恨道:“本宫实在想不通,怎么就非她不可呢!你瞧瞧她小小年纪却那样狠的心肠,三郎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求她,她竟然都能无动于衷。”

赵姑姑沉默片刻,却道:“可奴婢却希望小姐同公主能有她那样的心肠。”一个女子能有那样清醒的认知,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耽于情爱,到头来受伤的多是女子。

皇后愣住,眼圈渐渐红了。

东宫。

谢珩将皇后送出宫门口后便回去寝殿睡觉。

明明殿内温暖如春,可他却觉得全身凉津津地,不由自主摸着身侧的位置,怎么都睡不着。

他叫宫人在香炉里加了大剂量的安魂香。

直到安魂香的香气填满整间冰冷的宫殿,他这才觉得暖和些,不知不觉睡着了。

他做了一个梦。

梦里她终是回了江南,在万安县开了间香料铺子,不仅如此,还重新给自己找了一个赘婿。

成婚那日他也去了,混在人群里看着她含羞带怯地对那个面容模糊的赘婿说:“等成了婚,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

她怎么可以这样待他!

他冲上前去要带她走,她却一脸冷漠地抽回自己的手,道:“太子殿下毁了我一次不够,还想要再毁我第二次吗?”

谢珩猛地从梦中惊醒,伸手一抹,满头的汗。

他在床上呆坐片刻,弯腰从床底摸出一个小箱子,自里头取出那支大尾巴猫的木簪,这才重新躺回去,把木簪搁在心口处。

这次,她恐怕再也不会原谅他了。

*

燕子巷。

哭了半宿的桃夭总觉得有人在摸自己的眼睛,怪痒的。

她下意识道:“三郎别闹。”说完,猛地睁开眼睛,一转头便瞧见是采薇踞坐在床边,正手里拿着一条帕子。

“小姐醒了?”

眼眶泛红的采薇望着她,“小姐眼睛肿得厉害,这样敷一敷会舒服些。”早晨她进来时,尚在睡梦中的小姐眼角仍在不停流泪,必定是哭了一夜。

桃夭怔愣片刻,“嗯”了一声,任由她将那条浸了冷水的帕子敷在眼睛上。

疼痛果然缓解不少,就是有些凉。

她哑着嗓子问:“你怎么来得这样早?”

采薇道:“是公子一早叫奴婢过来接您回家去。”

桃夭沉默了一会儿,问:“外头什么时辰了?”

“快晌午了。”

“那就吃了晌午饭再回去吧。”

采薇“嗯”了一声,摸摸她眼睛上的帕子,又重新换了一条。

待冷敷得差不多了,她才服侍桃夭起床洗漱更衣。

对镜梳妆时,桃夭望着镜中眼睛仍是肿得跟核桃一样的少女,好似很陌生。

采薇见她似是伤心到极点,忍不住劝,“兴许姑——”话到嘴边立刻改了口,“兴许太子殿下不是故意的。”

桃夭淡淡一笑,“你都知道了。”

她这一笑,采薇瘪瘪嘴想哭。

桃夭眼里涌起一股热意,拿指尖按了按眼角,哽着嗓子道:“你莫要招我,我本来都不想哭的。”

采薇赶紧憋了回去。

待穿戴整齐后,桃夭这才出门去。

今日是个极好的天气,日光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正准备摆饭的莲生娘见她盯着一对红肿的眼睛出来,吓了一跳,“怎么哭成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