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2/2)

采薇不仅感叹,“小姐若是到了长安,定能将那些自负美貌的贵女们比下去。”

大胤本就民俗开放,寡妇再嫁便是在贵族圈子里也是屡见不鲜的事儿。

她生得这样好,再加上这样尊贵的身份,只要不是奔着去做太子妃,恐怕全长安未婚郎君都要趋之若鹜。

桃夭踞坐在妆奁镜前望着镜中肤白若雪,眉心还贴了一枚花钿,眼尾与唇上还点了胭脂的女子却越看越觉得陌生,不待采薇同白芷说话,将发间环佩叮当的珠钗步摇全部拔下来。

采薇惊讶,“小姐这是做什么?”这世上有哪个女子不爱美的。

头上重量减轻不少的桃夭道:“我那样不舒服。”方才她觉得镜子里的人不是她了,待会儿出去定会吓坏阿耶阿娘。

采薇同白芷既然已经是她的丫鬟,自然事事以她为尊,见她不喜欢,也不勉强,只重新帮她梳了一个金陵贵女们时兴的堕马髻,简单簪了一支与她的气质十分相衬,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莹润光泽的珍珠珠钗。

桃夭对镜照了照,下意识摸了摸自己圆鼓鼓的白嫩耳垂。

采薇以为她想要戴耳裆,赶紧挑了一对翡翠耳环来。

“不戴了,耳朵眼不舒服,”桃夭眯着眼睫笑,“姐姐把我打扮得这样好,我很喜欢。”

采薇同白芍见她不仅人生得貌美,嘴巴极甜,性子也极其温顺,这样乖巧可爱的女子没有人不喜欢,心里待她十分亲近,也都笑了。

这时外面敲门,说是许凤洲请桃夭出去一同用饭。

两人领着桃夭一路进了饭厅,早已经等着的许凤洲同沈时一见身着崭新的绛色齐胸襦裙,明艳不可方物的少女进来,皆都愣住。

桃夭见他二人这样看着自己,脸微微热了起来,“是不是不好?”

也不知怎么了,从前她同先生一处,若是有什么好的恨不得全部要叫他看一看,非要在他面前臭美才高兴。

如今对着自己的亲哥哥同他口中自己的“青梅竹马”,反倒十分拘谨起来。

她心里又忍不住想,若是以后到了长安碰见先生,定要向他显摆显摆自己现在有了哥哥,还要向他显摆自己的新衣裳。

也不知先生会不会骂她不知羞。

可给他骂一骂好像心里也高兴。

许凤洲见自家妹妹走神,宽大的手掌在她眼前晃了晃,“阿宁在想什么?”

桃夭回过神来,见许凤洲同沈时正看着自己,忙摇头,“没想什么!”又见宋大夫同莲生娘不在,问:“我阿耶阿娘呢?”

许凤洲微微皱眉,“你想同他们一起吃饭?”

桃夭颔首。

许凤洲虽不喜欢同他们一起用饭,可还是立刻派人请他们过来。

片刻的功夫,同样换了新衣裳的宋大夫同莲生娘过来了。

桃夭一见到他们,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忙向他们显摆自己身上的新衣裳。

许凤洲见自己的妹妹同自己在一处时那样拘谨,与他们相处却高兴得跟个孩子似的,心底不免失落起来。

一旁的沈时又何尝不这样想。

小时候总追在身后要嫁给他的小姑娘如今瞧见他与陌生人完全没有两样,心里亦有些不好受。

不过他仍是劝道:“宁妹妹只是不习惯,待时间久了,自会不同些。”

许凤洲只能这样想。

一顿饭也算吃得宾主尽欢。

饭后,夜已经深了,天上零星露出几颗星星。

桃夭陪着宋大夫同莲生娘在甲板上看风景。

许是江面上风大,才待了一会儿莲生娘觉得头晕就回去休息了。

把莲生娘送回去后,睡不着的桃夭又回到甲板上,从家里带来,洗得干干净净的小白在甲板上跑来跑去。

才从船舱出来的沈时一眼就瞧见凭栏处正托腮发呆的明艳少女,放轻脚步上前,道:“宁妹妹在瞧什么?”

“瞧那些船。”

回过神来的桃夭指着漆黑的江面上的一抹亮光,“沈探花这么晚还不休息。”

沈时幽幽叹了一口气,“宁妹妹打算一直叫我沈探花吗?”

桃夭被他这么一说,呆楞住,不知如何接他的话。

他却笑了,“我说笑的。”

她松了一口气。

眼底闪过一抹失落的沈时问:“这两日可还习惯?”

桃夭认真想了想这个问题,摇头,“不知道。”

“为何这样说?”沈时有些意外。她性情是极柔顺的,无论许凤洲同她说什么,只要不是涉及到那对老夫妇,她什么都应承下来,甚至是连她自己的婚事,好似都能随便应承出去。

她没有作声,抬起眼睫仰望着漆黑的夜空里那颗特别闪亮的星星,神情有些怅然。

半晌,她突然笑了,“就是不知道。”

沈时被她甜甜的酒窝晃了神。

她这时鼓足勇气似的小声喊了一声“沈二哥哥”。

沈时楞了一下,伸手摸摸她的头,如同幼时一样,温和一笑,“乖。”

“怪不得找不到你们俩,原来是躲到这里来了!”

在暗处站了好一会儿的许凤洲假装没有瞧见沈时的动作,走到桃夭身旁,问:“同你沈二哥哥聊什么这么高兴?”

桃夭忙道:“没什么。”

许凤洲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流转片刻,并未追问下去,只是道:“若是快些,应明晚就能到金陵。”

提起金陵,桃夭想起那个曾给自己送钱,据说日日在秦淮河寻欢作乐的太子殿下,问:“太子殿下,是个假道学吗?”

“不许混说。”许凤洲皱眉,话才出口,又觉得语气有些重了,忙哄道:“太子殿下是个极好的人,外面的人对他有误会。等回长安若是有机会见到,阿宁就知道了。”

桃夭心想为何不是金陵,不过她想哥哥总有他的用意。

她见时辰也不早了,向他二人告辞后回船舱去了。

是夜,仍是有些不习惯的桃夭无论如何都有些睡不着,只透过窗子望着外面浩瀚江水发呆。

她想她现在有了家,有了嫡亲的哥哥,又有阿耶阿娘同她一起,什么也不怕。

她哥哥待她这样好,她一定好好听他的话。

只是也不知她去长安会不会碰到先生。

指不定先生都已经成婚了,若是再快些,可能连宝宝都有了。他生得那样漂亮,家里的妻子定然也十分美丽。

想着想着,她的眼睛便阖上了。

还是不要再见好了。

免得他见了自己又不高兴。

*

金陵。

画舫。

雨早已经停了,一早醒来秦淮河上的雾气仍是很重。

齐悦一进船舱就瞧见殿下伫立在窗前,目光在他手里的那支雕刻了一只大尾巴猫的簪子上停留一瞬,上前劝道:“殿下不去休息会儿?”自前两日回来后殿下就同裴侍从忙到早上,再这样下去便是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

谢珩回过神来,将簪子放入怀中,揉了揉眉心,“许凤洲还没回来?”

“昨夜裴侍从收到他的飞鸽传书,估计这两日就到了。”

顿了顿,他有些不情愿地提醒道:“靖王已经在外头侯了半个时辰,殿下可要见他?”

“不见!叫他这几日好好在舱内醒醒酒!”谢珩冷冷道:“几时酒气散尽几时再来见孤!”

齐云应了声“诺”,从怀里掏出一叠信件呈上去,“这是赵立这段时日截获的靖王所有信件。”

谢珩从中抽出一封,展开扫了一眼还给他,神情有些失落,迟疑,“可有孤的信?”

齐云忙从怀里掏出两封来,道:“皇后娘娘也给您来了信,还有您的乳母也给您来了信。”

“是吗?赶紧拿来给孤瞧瞧!”

不等齐云呈上前,他已经伸手拿了那封盖了凤印的信,可才看了片刻便揉做一团。

齐云瞧见他面色变得极为难看,猜想定是皇后在心里头说了些不大好的事情,立刻将另外一封信呈上去。

他看完后面色稍霁,又将把靖王所有的书信拆开看了一遍,整个人神情更加抑郁,从怀里拿出那支簪子,低垂眼睫不知在想写什么。

齐云偷偷瞧了一眼江贵妃给靖王的信,里头无非是一些家常的话,什么“天冷了添衣,多听你太子哥哥的话,中秋节早些回来”之类的,心底大概明白他在不痛快什么,一时有些替他难过,也不敢多言,垂手侧立在一旁等候吩咐。

半晌,只听他冷冷吩咐,“安排下去,就说靖王今晚宴请整个金陵的大小官员来赴宴会!”

*

整个金陵上至江南道御史下,下至小小县令接到请帖后无不在入夜时出现在秦淮河画舫。

这样的宴会他们已经来过几次,从来没有瞧见已经在金陵“寻欢作乐”几个月,却一次面都没露过的太子殿下。

今日的宴会仍是如此,只有秦淮河的歌姬们在席间服侍。

江南道御史江兆林却知晓这艘画舫内根本并没有所谓的“太子殿下”,只以为靖王又无聊了,故意拿一众官员取乐。

也不知是不是今晚多吃了几杯酒,他只觉得头昏昏沉沉的,出了船舱在甲板方便完想要找个舱房躺一躺,可才摸到一个舱房门口突然被人捂住口鼻。

不等他大声呼叫,人已经被拖进一间弹着古琴的舱房内。

捂着嘴的手松开,他正欲呵斥,待看清楚静静伫立在窗口,一袭玄色蟒袍,革带金钩,光华灼灼不可逼视的男人顿时愣住。

他怎么可能还活着!

靖王明明都同他说已经亲眼瞧见他死了,只是秘不发丧而已!

眼下只有一种可能。

是靖王骗了他。

靖王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跟自己同谋,不过是顺水推舟稳住他!

他可是他的亲堂舅,他竟然敢这样害自己!

江兆林身上的冷汗一阵一阵地往外冒,“太子殿下这是做什么?”言罢扫了一眼舱内的东宫近卫,哆嗦道:“就算你是太子殿下你也不能随意杀我,我是贵妃的哥哥!”

谢珩瞥了一眼踞坐在一旁正在弹琴的裴季泽。

高山流水的琴音止了。

裴季泽拿了搁在案几旁的一沓厚厚的账本走过去丢到江兆林面前去。

江兆林看着熟悉的账本,眼珠子都要烧起来了。

他做得那样隐秘,他是怎么知晓的!

不可能!

他舔了舔干枯的嘴唇,“即便如此,太子殿下也不能随意要我的命,我这些都是为贵妃做的。贵妃的意思就是陛下的意思。陛下这两年大肆修建宫殿哪里来的钱,不都是——”

“自己做下的恶,还想把脏水往圣人身上泼!”齐悦大声呵斥,大步上前捂住他的口鼻。

无法呼吸的江兆林面色憋得发紫,犹自不甘心地挣扎,可齐悦是练家子,哪里是他一个日日泡在脂粉堆里,早就被酒色掏空身子的人能够挣脱,一会儿的功夫,地上一堆秽物,竟是尿了。

可齐悦并没有捂死他的打算,松了手拿抹布塞住他的嘴。

谢珩冷眼瞧着眼前一脸惊恐的男人,神情淡然,说出去的话却叫人发寒。

“江南道御史江兆林醉酒不慎坠入江心,溺毙。报丧。”顿了顿,又道:“你做江南道御史这三年,打着圣人与贵妃的幌子四处敛财也就罢了,竟然连江南道的税收都敢贪污,死得着实不冤。”

言罢,挥手。

不待江兆林挣扎,齐悦同齐云在他脖子上拴上早已备好的巨石,只听“扑通”一声巨响,连人带石头一并丢进水里去。

前面的人仍旧在饮宴,靡靡之音飘出几里远,根本无人注意到这微小的动静。

被灯光照亮的水面上冒出几个巨大的水泡,荡出一圈圈涟漪。

很快地,水面恢复平静。

银白色的月光洒在水面上,溶溶月色也略显得凄冷孤寂。

船舱内留下的污秽已被人打扫干净,谢珩从齐云手里接过帕子慢条斯理擦着并不脏的手,眼底闪过一抹厌恶。

齐云有些担心,“若是被圣人知道定会怪罪殿下……”

裴季泽打断他,“今晚来得人这样多,江御史一不小心多吃了两杯酒,不慎醉酒落水,实属无妄之灾,与殿下有何干系!”此事若是放在明面上处理,必定要攀扯到贵妃身上,以圣人的性子指不定做出什么荒唐的事情来。

齐云没敢再作声。

知道殿下这是以大局为重。

圣人回回为了哄贵妃高兴,什么人都敢往上提,到头来还得殿下帮着收拾烂摊子。

这也就罢了,收拾完指不定还得回去受气,他光是想想心里就替殿下憋屈。

这时外面传来赵立的声音,“靖王殿下说自己已经沐浴更衣焚香,特来拜见殿下。”

谢珩按了按眉心,“叫他去隔壁剑室等。”

大胤的贵族们崇尚剑道,画舫里自然也设置这样的地方。

待谢珩到时里头早已经有一袭绯袍,身形颀长的郎君候着,正是靖王卫昭。

他手里持一把剑,脸上也戴着防护面罩,见谢珩进来,道:“太子殿下可有兴趣与微臣玩一玩?”

谢珩瞥了一眼齐云。

齐云迟疑片刻,仍是将自己的佩剑解了下来呈上去。

卫昭轻笑,“若是待会儿微臣伤了殿下,殿下可不要怪罪微臣。”

谢珩双手握剑,冷冷道:“来吧。”

他话音刚落,对面凌厉的剑气已经朝着他的心口刺过来,被他轻而易举用剑挡了回去。

齐云见卫昭竟然剑剑朝着殿下要害处刺去,急得汗都出来了。

两人斗了几十个回合,谢珩突然一个闪刺,脚下移了半圈,双手持剑向下一劈,卫昭脸上的防护面罩一分为二,露出一张容貌昳丽,面容阴柔,满头大汗的少年面孔来。

他目光落在已经横在自己脖颈的银色剑刃上,眼神里流露出不甘,“微臣输了,任凭殿下处置。”

谢珩这时收回剑丢给一旁的齐光,道:“下不为例!”

卫昭知道他说的是自己故意打着他的旗号胡作非为一事,愣了一下,嗤笑,“殿下总是这样顾全大局,可他们却这样欺负殿下。就连我这个杂种都敢欺负殿下,”顿了顿,像是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对吧,太子哥哥!”

也许他心底还怀疑此处行刺的事自己也参与其中。

可他偏偏忍了。

他不惩罚自己,不过是怕外头的人说他这个圣人一般的太子殿下与他这个杂种手足相残。

可他卫昭最讨厌他这种总想要遮掩全天下都知道的丑事的行为!

从小到大皆是如此!

全天下再找不出比他更古板无趣的人!

谢珩却并未接他的话,只叫齐云将江贵妃寄来的家书拿给他。

原本一脸不屑的卫昭面色变了,不肯接信,紧抿着唇一言不发。

谢珩神色淡然,“还有半月中秋节。回去陪贵妃过中秋吧。”

“太子哥哥不回去过中秋?”他突然道。

不等谢珩回答,他轻笑出声,“微臣懂了,太子哥哥是觉得没人挂念自己,回不回去都是一样的!”

这个卫九郎,殿下待他这样好,可他回回都要拿刀子往殿下心口上戳!

齐云怒不可遏,却碍于身份又拿他没办法。

这样的话听多了也就习惯了。

谢珩并未与他计较,冷冷吩咐,“来人,送靖王回长安!”

卫昭见自己没讨到什么好处,转身离开剑室。

他人才到甲板上,远远便瞧见一艘灯火通明的浆轮船正在靠近此处,搁着半里水路,都能瞧见那个大大的“王”字。

想来定是许凤洲回来了。

这些东宫的走狗真是讨人厌!

船只近了,他瞧见甲板上站着一着绛色衣裙,头上还戴着一顶长及肩膀的白色帷帽,身段窈窕的女子正同许凤洲十分亲密地说话。

卫昭一时起了玩心,叫自己的侍从卫灵去拿弹弓来。

卫灵知道他心里定然憋着坏,忙劝道:“待会儿若是太子殿下瞧见恐怕又要训斥您!”

卫昭眼睛一横,冷笑,“怎么,你也要学那个古板无趣的人来教训我?”

卫灵无法,只得取了弹弓与金珠给他。

卫昭将金珠裹在弹弓皮夹里,右手拉开弹弓,微眯着眼睛瞄准那个丝毫没有防备的女子,手一松,那颗金珠倏地飞向百步外的浆轮船。

王家浆轮船甲板之上,正在认真听哥哥同自己说幼时趣事的桃夭只觉得头上一重,扑通栽倒在地。

许凤洲惊慌喊道:“阿宁怎么了!”

这边画舫。

卫昭瞧着那粒金珠擦着那女子的帏帽飞入水中,一脸遗憾地摇头。

竟然射偏了,还真是讨厌!

与此同时,齐云跑到船舱内向正在换衣裳的谢珩禀报:“靖王用弹弓射了许侍从的妹妹,好似伤得不轻!”

谢珩闻言,压抑着怒气,“叫他立刻滚出金陵,有多远滚多远!”

齐云迟疑,道:“我怎么瞧着方才那女子身形瞧着极像是娘子。”

他话音刚落,殿下人已经消失在舱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