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积福保险(2/2)

“郑城主和任会主你们也试行此法!”徐子陵冲着郑淑明和任媚媚一笑道:“不过切记在洛阳试验的一个月后再行试举莫急于求成!”

“魏征定当鞠躬尽瘁操办此事。”魏征一听这个增加天下美名的事落到自己的头上了大喜作礼道。

“再说说回报!”徐子陵点点头示意欢喜的百官静听道:“天下平民百姓多而富户少仅凭富户之力难以久持本王决定前五年自愿以后皆人人一份那怕收一月收聚一个枚铜钱也能积少成多。富人每月投资保险不但自己后半生得保平安而且福荫子孙。假如十年之后因为经商所需或者急事那么该份资金一文不少归还于他而且附上利息。另如果此份资金因为投资获利也一并分红。又若果天有不测之风云人财有损则可得双倍或者数倍赔偿以保全家。”

一些富户想入仕为官虽然不是考生也凑一份热闹挺着大肚皮过来绕场跑窘态摸样惹得看热闹的人阵阵哄笑。也有些富户走曲线之路自己不下场跑步而是提供茶水包子之类给儒生们算是一份小小的援助或者预前投资。

华夏军士兵天天操跑十圈不止的大广场竟然没有几个儒生能够跑完一圈。当然如果蚁步龟的话应该能行不过到时非但大儒王通和百官到场说不定华夏之主也会亲自观看可能还有上万观众如果跑不完三圈那么这个人是丢到姥姥家里去了。

公官一听捐助穷人还有这样的回报那个受捐助的穷苦人家中真有出人头者那么对自己也百利而无一害。何况再不济还在十几年后有本金收回来如果积下利息或得分红那是名正言顺是国家投资所赚天下无人能嫉徒增羡慕。

“郑城主意思相近但非全保一生而是护其成长。”徐子陵呵呵笑道:“此子养有米穿有衣居有家而教有师那么长大就算无法成为国之栋梁也能顺利成*人。富人子弟无忧何不出金由本王收聚不但可保学子如有余金还能保天下老弱妇孺?此举富人可得天下美名!”

“微臣亦有此议。”郑淑明与任媚媚等女都是华夏内官员她们治理之下的襄阳、彭城、梁都富户也不在少数特别襄阳种种优惠政策让无数的商人涌入又与洛阳贸易畅通自然大为不同。郑淑明出列微微一笑启朱唇而奏道:“如果吾王不愿破例不如收聚资金另作它用或者投资生利?”

大儒王通最喜欢的是日后子孙的学业培育、攻读成材将有确保如果有此保险那么相信再不会没有人做不得读书人也不会有人因贫弃学。

“详细本王慢慢推敲成稿百官商议。”徐子陵试举例道:“暂说一例众位讨论。商人投资金额多寡不限仅限最底每月一两银子农户最底每月一枚铜钱官员可择其中一种在个人投资之余也可以为他人代为捐资例甲商为乙农全家捐资保险乙家得此援金一半而生计日后乙家子孙受益成长那么立下功勋或者成就那么将有少许归于当然捐资乙农全家的甲商回报当年。此等乃是以富援贫积福成荫。”

“这么说来本王都有个好办法。”徐子陵点点头道:“因为此种投资安全无忧但回报缓慢故有名为‘保险。”

“请王为百官示下。”李福成知道徐子陵每出一种新玩意儿都会让百姓受益。

自己的儿子也许不出色是个执垮子弟但是有了这一份‘积福保险”再也不必担心他日后生活。

幸好这个命题没有立即执行而是在十日后。

而且这个跑圈也许只录取前十、前五十或者前百徐公子怎么可能出那么简单的命题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中间肯定有隐藏的奥妙甚至是一个陷阱。

“那么这个名字就叫做‘积福保险!”徐子陵示意魏征道:“魏公你和王师支持李财长把此事办起来贴出红榜注意声明前五年一切自愿……”

儒生们开始听闻则大喜不过当有人去试跑一圈之后个个惊惧。

虽然徐子陵自己也不断钱兴建学院但是仅是国家所为国库终有耗空一日。而且未来大战更烈恐怕资金紧张如果军备加急那么自然义学方面就会削减。现在有此一个策略那么集天下人之力共同扶助老弱妇孺那么自然可行之极。

洛阳人喜热闹听说华夏第一次开科考试又在露天广场举行不少人早早相约好准备到时观看。

赴考的儒生学子几乎无论老年少年儿童都有人在后面资助这些更是日后的希望。

几乎每日都有茶点供应又有人小小捐助儒士让他们专心赴考全力冲刺……

“听说到时王师及百官也会来此观看程弟你大病刚愈身子虚弱如何是好?”两位儒生在树下悄声议论边上有个跑得满身大汗正在歇息的胖子富商一听马上凑过来道:“两位如不嫌弃区区在下可备些药膳让程公子尽快调理身体到时两位也能尽力表现……哎我听说徐公子啊圣王也来前来观看呢!”

“怎好意思我们与您素昧平生。”那位瘦弱的俊秀儒生轻咳两下摇头道。

“我刚刚选任区长官虽小但说不定日后也同殿为臣两位何必客气。”胖子马上使出诱惑暗示教人难以拒绝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