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早朝议政(2/2)

上面介绍十大金其实已经写得非常的含蓄和委转大多介绍她们的琴棋书画德艺之类按照徐子陵的意思这个广告实在不怎么样可是百官、名士和儒生们却觉得这样做似乎有点亵渎圣贤。

面对徐子陵的古怪考题不要说别人就是魏征自己都不一定有信心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吾王之议深得臣心臣不复言。”魏征和大儒王通一听得到这一步已经不错适时退让。

在初期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试验只要有人提名支持做某种较小的职位都可以立下限期。

“圣贤有言‘食色性也”男女之事为人间伦常传祖接代是礼孝大事……”徐子陵准备扯点大道理。

“你有办法?”徐子陵转头望向卫贞贞奇问道。

徐子陵自己出五道而百官商议后再选五道包括有为官、理政、治地、处人、贤学五种在这五种之中每一种都要求拿出朝中的实例事件改头换面去考看看考生是否具有真正为官的能力。

“臣恐百官士子儒生在观新闻纸之时也会随波逐流。”魏征的意思是百姓不一定能够教好但是也许真正有文化的读书人就先教坏了。

最少一月最多三月的限期一到如果有百姓反对或者无法胜任那么乖乖下台轮流换人上任。商人们很喜欢这种办法这跟他们自己举选行业会长之类相近而且这样更能拉拢人心又能提高身份。职位有大有小只要做得好或者胆气壮在胜任之余再选更高的职位这是商人富户工农的从政之路。得人心有能力那么就能在华夏之内任职而不论是否读过圣贤书是否食肉者鄙。

“说。”徐子陵挥挥手现下面七王、刀剑狂人跋锋寒、蝴蝶公子阴显鹤一大帮家伙没来不由暗骂这些没义气的家伙只是前三天来了后来新鲜劲儿一过现又很无聊于是个个都不来了。

“关于印刷和新闻纸的事。”李福成奏道:“铅字印刷度很快但是王所说的标点符号却让人无法准确排列而且常有人以为标点符号是新字体所以新闻纸依然要儒生朗读没有办法人手一份大量普及。至于新闻纸的鉴造方面工艺倒是不大但新闻纸反复回报和再造之后质量明显下降普遍带有墨色。还有内容方面魏公……”

最重要的是天下儒生为了能够登上新闻纸恐怕会绞尽脑计对于助学不失为一伴好事。大儒王通与魏征对视一眼……小小放过这个新闻纸上的边新闻再转向即将到来的大考政议。自隋文帝开科以来自古的举荐为官和买卖为官之后就多了一种科考。

“吾王臣请凤后参议。”在徐子陵之下除了大儒王通天刀宋缺大雷神他们统统不在只有大儒王通这个王师在。王通天天早朝又熟知徐子陵为人他一看凤后卫贞贞似乎有办法的样子而且让她出言那么肯定是折中办法于是站起来进言道。

而且考生也不能只读圣贤书每年大考题目不比以前总数计有十道之多。

“这样一来估计吸引力就会大大地下降也有失新闻之意。”徐子陵呵呵笑道:“新闻就是最新的消息圣贤之语在上只作教化万民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将最新的国家大事与民分享(本书转载)这才是办新闻纸的要目的。”

华夏现在疆界一下子扩大数十倍个别地方治安政事都差极缺官少差于是人手变得更加维艰起来。

“臣有事启奏。”李福成出列恭煞地启奏道。

除了下午才起来的青楼女子其他任何人都比徐公子起来得早当然谁也没有徐公子睡得晚就是。

第三种就是深受儒生欢迎的大考自惰文帝开科以来儒生们第一次感到有希望那怕寒窗苦读也有了回报。当然他们对于华夏之主订立的十条题目之多却是没有恶感的。他们恨不得题目更多让自己的本事尽显让世人和徐公子都知道自己的能力。

所有参加大考达到合格标准的考生都能够获得华夏援助金尽心为学虽然不能为官但是也有希望。

至于不及格者也有半工半读的机会一边在洛阳或者别的大城内做些零活一边再苦读。

考生一旦被录取为官者无不委以重任即使官阶极小也深受徐公子的期待由他亲自任何何职委派何事。华夏军为官与别处不同官员官阶不是最重而是能力、名望与人气最重。官阶再大不得人心没有政绩早晚让人取而代之。

“吾王若考生每年考取今年过去大半应早出题否则有延。”大儒王通奏道:“请吾王下令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