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被人陷害(1/2)

从表面上看,魏大林提出的一些质疑也很有道理,但我总觉得魏大林在这个时候阻碍工作人员对钢厂的事情进行深入调查,一定是有原因。有了魏大林站出来反对这事情,一下让杨鹏的工作陷入了被动,尽管这次解决钢厂的问题是得到了市委一二把手的支持,但是,魏大林是常务副市长,领导班子为了维护团结,也不能对魏大林的反对意见全然不顾。

另外,杨鹏以前也是魏大林关照过的人,在这种背景下,杨鹏也不敢正面的和魏大林发生矛盾冲突。解决钢厂的问题,逐渐的陷入到了胶着的状态。趁着这个机会,钢厂领导开始四处活动关系,希望在钢厂的问题上能够达成共识,和政府找到一条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他们提出的方案一,就是拍卖钢厂,把钢厂转卖给个人或者企业,另外也提出了几个方案,但钢厂领导最希望接受的方案,也就是把企业进行转卖出来。

事情发生到了这种境况,最开始还有一些关系户自己选择离开钢厂,如今,大家都在等待着,观望着政府下一步会采取哪些措施,如果这次整顿钢厂的工作不继续开展下去,那他们就能留在钢厂里,不会担心政府调查。

邓洪波,毛晓东,杨鹏和我,我们几个人聚在了邓洪波的办公室里,对钢厂的问题再次提出讨论。这次的会议没有让魏大林参加,主要是魏大林是这次反对反对意见最大的人,我们几人都比较赞同对钢厂的问题进行彻底的整顿,不管是在钢厂的问题上会调查出什么事情来,都要给全厂工作人员,以及岭南市百姓们一个合理的交待。

几个人的会议,研究了两个多下午,我还是坚持着我的观点,调查下去。如果刚才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今后还会发生很多类似的情况,一些官员大胆的利用职权谋私。如此的恶性循环,会助长**问题的发生。到时候,恐怕查出来的不是一两个官员,而是一大批的官员。

最后,邓书记做出最后的决定,对钢厂的问题继续调查。不管是谁反对,都要调查,钢厂的问题必须解决,通过这个会议,再出的让市委领导下了最大的决心。而且,这次由毛市长亲自挂帅,等于是给杨主任当了靠山,好让杨主任能够大胆的去处理钢厂的事情。

魏大林很生气,当着毛晓东的面质问着。

“毛市长,我作为常务副市长,这些情况怎么连我都不知道。难道,我参与了钢厂购买设备的这个项目,就要把我排挤在解决钢厂的这个事情外面吗。”

“魏副市长,这是我和邓邓书记商量后作出的决定,邓书记也表态了,在钢厂的问题上面,绝不能手软。不管钢厂最后是转卖,或者是国有企业股份化,都要先把钢厂内部的问题调查清楚,不能让一大堆的债务由政府来承担。钢厂以前经营良好,但这几年都持续亏损,政府财政补贴了那么多资金进去,我们总要弄清楚这些钱是怎么亏损出去的,亏到了什么地方。钢厂的所有工人、以及岭南市的百姓们都盼望着有一个交待。难道,你要政府给钢厂的几千工人说,钢厂的钱不知道怎么亏损的,钱也不知道去了那里。这样的理由,说得过去吗。”

“就算是要对钢厂的问题进行清查,我作为常务副市长,应该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吧。你们几个人背着我商议好了这个事情,还把我当常务副市长吗。”

“好,你们要处理,怎么处理都可以,我不想对钢厂的问题再发表任何意见。”

“苏姐,魏副市长被调走,主要是和钢厂有关。纪检委对钢厂的负责人调查,在这次钢厂从国外引进设备的时候,魏副市长得了钢厂负责人的好处,算是受贿吧。钢厂进口回来的设备,经过技术人员和专家的检查,结果是二手货,钢厂负责人在这上面谋取个人利益,魏副市长也被牵连了进去。组织考虑到一些政治上的影响,没有对魏大林进行撤职调查,而是把他明升暗降的冷处理,这已经是对魏大林最好的安排。”

由于魏大林是市委常委,正要干部,这让纪委在调查魏大林的事情上颇具谨慎。邓洪波找魏大林谈话之后,把这个情况向省委做了汇报,希望听取省委的安排。我去找邓书记的时候,邓书记给我透露了一下信息,省委也不想把这个事情的影响扩大了,如果一个市委常委被双规,还被判刑,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在事态还能控制的范围内,要对魏大林进行冷处理,最好的结果,就是调动魏大林的工作,把魏大林调去省里一些闲置部门,不担任重要职务。这样一来,对魏大林也是保住了名声,也不会在岭南市造成恶劣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没有人再会对钢厂的问题指手画脚,杨鹏也有了信心。他跟我说,这次,一定要做个典型出来,让大家都看到市委是动了真格,而不是隔靴搔痒,有了一个典型例子,那些抱着侥幸心态的人才会动摇这样的念头。

杨鹏信任我,把这些情况都跟我私下的交流了,希望我能够给他更多的建议。我明白杨鹏现在的处境,不光是有权力在阻碍他的工作,他还要面对着无数金钱美色的诱惑,这些情况,我都亲生经历过,知道要抗拒这些诱惑要承受着多大的压力。看现在的情形,杨鹏要承受着的压力比我当初负责二环路项目工作招标的时候还要大。

我站在毛晓东这一边,其实没有想过要把魏大林怎么样,也就是自己想要寻求一方力量的支持。魏大林不能容下我,给了毛晓东拉拢我的机会,我们相互的利用着对方的力量。我想,从魏大林把我孤立,排挤着我的时候,这就注定了魏大林会在这场博弈中会失败。毕竟,在岭南市市政府里,我虽然是新进入的副市长,但在岭南市的力量是不可小觑,都知道我是邓洪波提拔起来的人,暗中有邓洪波的支持,他们两人拉拢了我出力,让我站在了其中的一方,这一方的力量就会超越对方。

经过这一次的清理,钢厂的职工减少了几百人,大多数都是靠着后台进去的关系户。能吃苦,有技术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留在了企业里,他们愿意和钢厂一同奋斗。听一些在钢厂里工作了多年的中层干部说,他们和企业有了感情,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不管钢厂今后是属于政府,还是属于个人私营,都想留在厂里,继续为钢厂的发展贡献力量。

市政府下发的这份文件,也打消了不少人继续想要留在钢厂里面混日子的想法。今后,钢厂不再是国有企业,国家财政不再负责企业的亏损,一切都由企业来自主承担。如此一来,钢厂成为了真正的私营企业,也就不会在工作岗位上面有保障,全靠多劳多得,以能力和做事的态度说话。

从市发改委派过去组织钢厂工作的人叫冯超,四十多岁,目前只是暂时管理钢厂的相关工作。一旦钢厂和其他公司达成了收购协议之后,钢厂的领导班子会在收购公司的领导下进行班子重组。到时候,冯超可能会回到市发改委。毕竟,他只是一个过渡,目前钢厂需要有一个人来主持大局,让厂里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

晴儿虽然心里没有接受魏大林的情感,但一直以来,魏大林对苏晴的感情是真实的,这多少会打动苏晴的心。看到魏大林遭遇了这样的困境,苏晴难免会对多年的朋友有点关心,我不吃醋,这是人之常情。

“没有啊,这事情来得太突然了,我没有听说魏大林犯什么错啊。如果魏大林真的是有问题的话,那几个月前就会有消息的,可这次一点消息都没有,是不是被身边的人给算计了。”

“邓书记这边,问题不大,他一定会支持我进入常委。”

“有晴儿姐,就是最好的,我只是希望自己身边有晴儿,比什么都重要。”

在钢厂三位负责人被调查的同时,对魏大林的调动,省委组织部也及时的做出了人事调整,魏大林被调离岭南市常务副市长的职位,调任东平省政策研究办公室当副主任,副厅级。岭南市政府暗中爆发的这场权力博弈,魏大林自己没有管住双手,败落了下来,毛晓东借助这次钢厂的事件大做文章,加上有我和他的联手,毛晓东把平时对他一向不敬的对手魏大林给挤出了岭南市政府。

当初毛晓东在钢厂的问题上一直和魏大林唱反调,也主动的跟邓书记提出要对钢厂进行全面整顿,让调查小组进入钢厂进行调查的时候,我就有种预感。毛晓东安排的这一切,是有针对性的,就是把目标指到了魏大林的身上。看样子,毛晓东已经得到了一些信息,就是这次钢厂进口设备的过程中,肯定少不了魏大林的好处。

就是这样一个机会,使得魏大林犯了致命的错误,给了毛晓东可趁之机,在贪污受贿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本来钢厂的问题就是目前最敏感的事情,涉及到钢厂的事情都会备受关注,魏大林接受了钢厂领导的好处,这已经严重违纪。上面领导如果不是考虑到事态的影响扩大,把一个常务副市长撤职调查带来的影响,估计魏大林现在不会这样的好运。

“这是好事,三喜,好好努力吧,晴儿姐相信你会有很好的前程。”

这一次的整顿,估计会让钢厂发生很大的变化,也有可能会因为钢厂的**延伸到对钢厂经济方面问题的调查。在这之前,纪检委已经收到过举报,对钢厂负责人韩尚奎转移国有资产,变相侵占国有财产的问题写信到了纪检委。由于钢厂的问题负责,纪检委也是在暗中调查这方面的事情。现在几个部门组成了联合调查小组,这对纪检委的调查工作带来了方便。只是,我们都不知道钢厂的问题是不是只会涉及到韩尚奎一个人还是有更多的人被连带进这个混乱的案子里面。

其实,魏大林可能与钢厂这次更换设备有关联的问题,我也猜疑过。现在调查钢厂的问题被暴露了出来,这下让魏大林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我不知道毛晓东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给我机会,难道,是在感谢我帮助他踢了魏大林出局吗。还是毛晓东觉得钢厂的问题依然严重,要让我来承担这样的责任,这不是对我的照顾,而是看我会不会在工作中犯什么错误。不管毛晓东的真实用意是什么,对我来说,我把市委交给我的任务就当成是自己的机会,钢厂的问题本来我之前就想参与解决,有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也许能够拯救钢厂的危机。

表面上看,魏大林被调到了省里,其实,是在明升暗降,魏大林的前程算是毁了,他很难再有掌握实权的一些机会,也就是在政策研究室这样的清水衙门里混上几年,最后退休,这已经是他最好的归宿。

新的负责人到任之后,第一步工作就是对外联络对钢厂进行收购或者是重组的公司,媒体上面也刊登了钢厂要进行改革的新闻。

我想努力保住钢厂,为钢厂做的事情,就是要让钢厂的工人们有一个地方,属于他们心里的那个家。不然的话,一旦岭南市没有了钢厂,这么多的工作,他们一下没有了工作如何去养家,如此一来会成为政府的负担。

我把这样一个想法给市委领导班子进行了沟通,毛市长也赞同我的想法,要求相关部门联络其他钢厂,看有没有钢企愿意对岭南钢厂进行收购。在毛市长的建议下,对钢厂的的后期工作成立了工作小组,还让我来任这个组长。邓洪波这次没有了意见,支持了毛市长的想法,并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我来落实。我心里很高兴,之前邓洪波不想让我参与到刚到的调查中,就是怕我陷入这个是非的泥沼中,现在,钢厂存在着的一些问题都得到了初步的解决,剩下的就是对钢厂的安置落实问题,今后钢厂的命运该怎么走,是摆在我们面前要解决的工作。邓洪波这次同意我来担任工作小组组长,这是在给我建功的机会,我一定要好好的把握,也要努力的把钢厂挽救起来,是我的使命。

我说:“在这次钢厂进口设备的事情上,魏副市长从一开始就支持钢厂的这个决定,并且,魏副市长在钢厂负责人的陪同下,一起去国外考察了生产设备。但是,购买回来的设备却是别人不用了的二手货,这事情就算是魏大林在中间没有得好处,他的行为已经会让人产生猜疑。纪委这次对钢厂三名相关负责人调查的时候,对方也供出了魏副市长得了好处的事实。所以,魏副市长如果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话,也不太可能。没有得到好处,在钢厂的事情上,他就不会极力的支持韩尚奎的一些想法。”

魏大林走了,我却高兴不起来,应该说,他走了,少了我的一个竞争对手,也不会再有人处处和我作对,把我当成他的威胁。他没有被调走之前,我一直盼望着魏大林能离开岭南,真走了,我一点都不习惯,反而觉得自己寂寞了,心里也有点亏欠魏大林。

“魏副市长的调动有点突然,至于谁来接替常务副市长的位置,目前还没有听到一点风声。不过,我可能有机会进入常委,这是之前就听到了这方面的消息。二环路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之后,现在邓书记又交给了我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解决钢厂的事情。”

苏晴知道了魏大林的事情,她给我打电话过来,这是在周二的中午,我坐在电脑前正在上斗着地主,当是中午的休息方式。电话响起的时候,我看到苏处长几个字,心里高兴着,赶紧接了电话。

我没想过魏大林离开市政府大院会是这样的场面,以前想的,都觉得他会风光的接任市长工作,或者是风光的被调动到其他市去当市长。像以前的高玉兰一样,从副市长的位置风光的调动到另外一个人当政府一把手,当时不少政府办的人都陪同她喝酒庆祝。

韩尚奎本意是想抓住魏大林这个靠山,在钢厂的事情上好好运作一下,他们想的,是借助政府要改制钢厂的情况下,对钢厂的财产进行低价评估。这样一来,韩尚奎就能够用较低的价格把钢厂接手过来。当然,在这个运作过程中,韩尚奎不能亲自用自己的身份来接手钢厂,如此太过于明显,会引起怀疑。他会另外找一家公司,自己成为幕后人,以这家公司来收购钢厂的形势进行。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很顺利的侵占了国有资产,只可惜,韩尚奎想借助魏大林之手,来实现自己这样一个目的还没有达成愿望,钢厂就爆发了**,一下引起了市委对钢厂的重视,开始调查钢厂,让韩尚奎的阴谋诡计胎死腹中。

“三喜,你有这样的心我很高兴,我还能照顾好自己,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吧。这次岭南市常务副市长调走了,下一个会是谁接替魏副市长的位置呢?”

那些还想报着心态,要在国有企业里面混日子的人,市政府的这份文件一下就刺破了他们的美梦,这些人不得不想着自己今后的工作状况,有的人在这个时候主动的离开了钢厂,因为他们觉得呆在这样一个效益不好,又将成为私营企业的公司里没有任何意义。

摆在政府面前的,确实也是一个未知数,但是,钢厂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不改革,企业只能走向倒闭的结果,改革的话,还有挽救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