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这是个什么操作(六)。(2/2)

也就是说,白解释了,民众不吃他这一套。

对此,齐磊似乎并不着急。

二班的事儿说完了,那就完了,不再提了。

……

“第二个事件,也就是关于我本人的那些传闻。”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包括陈鹏、周蕾,两人甚至有些鄙夷。

“二班的事,你是给扳过来了。可你自己的事儿,我看你怎么扳!”

结果,没想到,齐磊根本就不扳,他就不按套路出牌的。

“传闻中,所有肯定语气的消息,都是真的!”

“我确实有个有钱的爹,我爷爷确实是高干休离,我和章校长确实有着私人的关系。”

“包括神经病儿的那些爆料,也都是真的!”

“我确实总逃课,去年的进京交流,也确实是通过关系去的。”

“开发区那个三石网吧,确实是我的私人据点儿,是我家里开的。”

“唯一的一个虚构点就是——我的考试成绩是抄的。”

“我没抄过!你们信吗?你们相信我的成绩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相信我本来就很优秀吗?”

所有人都翻着白眼,嚓!这孙子脸皮真厚啊!他居然全都承认了!?

不过……

我、信、你、个、大、头、鬼!

富二代就没一个好东西,信什么信?

反正他们不认为,家里那么有钱、关系那么硬,还总逃课、天天泡网吧的人,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

好吧,这又是一个【刻板印象】。

“呵呵。”对于众人的反应,齐磊笑了,“你们不信!你们不相信我,宁可相信【神经病儿】的传言,对吗?”

语气有些哀伤。

也只有台上的廖凡义,还有四个任务班的骨干都翻着白眼儿。

心说,你哀伤个屁啊?神经病儿就是你自己,演什么呢?

然而,齐磊还真就演上了,而且演的挺来劲的。

“那好吧,不相信就不相信,咱们就先来说说这个【神经病儿】。”

“放心,我不会诋毁他!用摧毁敌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手段并不高明。”

“相反,我还想夸一夸他。”

噗!!

宋小乐、李沫他们都喷了,你这也能夸得出口?当着全校的面儿夸自己?

“【神经病儿】还是不错的,文笔了得,人气极高。”

“实话告诉大伙儿,在后黑板的观点贴中,有很多都是【神经病儿】代笔的,尤其是骂我的那些。”

此言一出,陈鹏、周蕾他们脸一黑,嚓!说的不就是我们吗?

“确实,有好长时间的观点贴都是任务班给的稿子,原来是神经病儿写的?”

此时,齐磊继续道:“因为参与实验组工作,不瞒大伙儿,我甚至知道【神经病儿】的真实身份。”

嗡的一声,台下议论纷纷!“谁啊!?”

齐磊,“他本人……长的很帅!”

宋小乐:“……”

李沫:“……”

王学亮:“……”

齐磊,“学习成绩也非常的好,特别优秀!”

“……”

“……”

“……”

齐磊,“更重要的是,他在现实中的人缘儿,和在后黑板的受欢迎程度相当。”

“操!”宋小乐实在忍不了了,“我不听了!”

掉头就跑,实在听不下去了。

二班,和旁边的十四班,都不由看向宋小乐,“咋的了?他怎么这么大的反应?”

二班有人甚至挽留,“你干啥去?”

宋小乐憋的难受,“尿急!!行了吧!?”

宋小乐就想不通,他怎么就一点都不尴尬呢?夸的还挺来劲。

而且,你演什么呢?至于那么悲伤吗?

然而,宋小乐不知道啊,更劲爆的还在后面呢!

齐磊的声音,从主席台的音箱里响彻全场。

“我还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

“【神经病儿】不但在二中很优秀,他在其它地方也同样优秀!”

“他是一名……作家!”

“嘎!?”

宋小乐一下怔住。

一班的李沫也一下瞪圆了双眼。

“作家……作家!?”

“不会是……是那个作家吧!?”

别忘了,李沫是【神经病儿】的粉丝。

这边,徐小倩也是猛的一个激灵,整个人都不好了。

“作家?……神经病儿?”

“实验里的神经病儿,和网上那个神经病儿,是一个人!?”

徐小倩惊了,和杨晓对视一眼,“他居然就潜伏在二中!?”

至于混在美女堆儿里的宁站长那边……

“哦操!”嗷的就一嗓子。

【神经病儿】!!

那个日了狗的神经病儿!!

下意识大叫:“谁!?”

宁站长对神经病儿的怨念深了去了。

不!整个榕树下的驻站作家对【神经病儿】的怨念都大了去了。

有那么一段时候,人人都想找他真人pk,不是开玩笑的。

不会真是他吧?不会真的就藏在尚北二中吧!?

惹得一帮校考生看二傻子一样看着宁站长,心说,这大叔有病吧?

而齐磊接下来的话,也彻底验证了所有人的猜测。

齐磊,“没错,一提到作家,很多人应该就想到了。”

“正如你们想的那样,他就是那本去年风靡全网,还被盗版无数的《贝尔格莱德之恋》的作者。”

“天才作家,少年成名!”

这回连廖凡义都惊了,见鬼似的看着齐磊。

就你?还写过小说呢?还天才作家?少年成名?

更整不明白了,这小子到底在干什么?

连远处围观的校考生们都傻眼了,“真的假的?《贝尔格莱德之恋》的作者?”

……

“我还看过那个小说呢!断更的时候,还骂过他呢!”

……

“谁啊?我有实体书,要个签名啊!”

……

所有人都傻眼了,看向左右,在谜底揭晓之前,【神经病儿】有可能是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那可是《贝尔格莱德之恋》的作者啊!是与《第一次亲密接触》齐名的大红大紫之作,创造了无数网络热词。

“谁啊?”

“想知道是谁吗?”齐磊的声音再次响起。

“想知道……到底是这么一个大名人的话更可信,他说的齐磊就是抄的,就是仗权仗势。还是我的话更可信,我是凭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想吗!?”

台下突然异口同声,“想~~~!!!”

“那好吧!”

齐磊哀然一叹,依旧是悲伤的拙劣演技,深吸口气,就要公布谜底。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着他的答案。

结果就见,这货脸色一变,乖张戏谑,“【神经病儿】的真实身份就是……”

“就是我!就是齐磊!!”

“哈!!”

齐磊憋不住笑,“没错!就是我!!我自己骂的我自己,我就是《贝尔格莱德之恋》的作者!”

“怎么样?意外不意外?好玩不好玩?”

我噗!!!

噗!!

噗噗!!!

操啊!!!!

此言一出,说是晴天霹雳也不为过。

徐小倩、杨晓、十四班众,集体石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徐小倩第一反应就是,“我要和他分手!”

杨晓则是:“弄他!往死里弄他!”

十四班众:“徐老大,灭口吧,别留了!”

而全体72个实验班的学生也是震的七荤八素,愣了半天。

随后就是,无边的懊恼和愤怒。

回想齐磊刚刚那装模作样的哀伤,还有现在的乖张欠揍,那火气要是压得住就怪了。

操!让他耍了!

这和二班事件的那个被耍还不一样,那个还可以归罪于信息不对等。

而这个,从头到尾,都是齐磊自导自演,他就是纯耍着你玩。

更可气的是,你还没法反驳他。

他是作家,天才作家!那你再说他是抄的?不优秀?

哦操,这就不是信息不对等了,这是智商问题,让人家智商碾压了。

陈鹏张大着嘴吧,“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指着齐磊,“操你大爷,你是神经病儿!!?你居然是神经病儿!?”

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啊!

周蕾,脸白跟纸一样,整个人都不会动了。

齐磊是神经病儿!他还是《贝尔格莱德之恋》的作者!!

“啊!!!”

猛然一声尖叫,歇斯底里,她更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而宁站长……

嗯,宁站长毕竟是成年人……

比较稳得住,想的也多。

回过魂来,掉头就跑,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妈了个巴子的,我来干啥来了?我啥也没听见!我啥也不知道!

回想起和【神经病儿】在站内信对骂的那些过往,在贴子里伙同网友,还有一众作家,围攻【神经病儿】的那些不堪言辞……

我没来过!!我啥也没听见!

老板是【神经病儿】……这是想把我吓出神经病儿呗?

什么还等着齐磊谈事儿?拉倒吧!

没来过,趁着还没发现,跑吧!

一边跑,一边还能从身后听到齐磊乖张、要多气人有多气人的声音。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你们被耍了!从头到尾,都像个不会思考、被我牵着鼻子走的傻子!”

我去你大爷的!

也就是开会呢,否则都得冲上去把齐磊给埋了,太特么气人了!

就没见过这么贱的,自己骂自己,你算个什么东西?

不过,该说不说,真丢人啊!

5000多口子啊!就是5000多头猪,让齐磊一个人赶,也能累死他。

结果,就这么让他耍的团团乱转。

还在那儿骂呢!还在那拥护神经病儿呢!

殊不知,骂的和喜欢的是一个人,那滋味……

哦操!自己都想给自己一巴掌,蠢死算了。

此时,齐磊扫视全场,不再乖张。

嗯,再气人就要出人命了。不是他被打死,就是底下人被气死。

突然严肃起来。

“同学们……朋友们……”

“希望你们能记住今天这个教训!”

“遇事,三省吾身,多听、多想、少说。”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永远不要被人当傻子一样愚弄!”

说到这儿,在所有人怔怔地注视与迷茫下,齐磊深吸口气,“好了,我的发言完了!”

把话筒交出去,正襟危坐。

“……”

“……”

“……”

廖凡义、庞清方,还有张路臣,也怔怔地看着齐磊,就像看一个傻子。

三个老学究就搞不明白了:

为什么啊?

不是,你图啊?

这是个什么操作!?

他要公布【神经病儿】的真实身份,这一点,大伙儿是不拦着的。

可是,你没必要用这样的方式,这样近乎侮辱的手段去公布吧?

这不有病吗?

就为了显摆一下子?就为了爽了?为了说教?

“为什么啊?”

廖凡义等不急了,“没这个必要吧?”

却是齐磊嘿嘿一笑,说出一句让廖凡义猛然惊醒的话。

“您现在可以做问卷了!您再看看,以后再遇到这种信息有偏差的误传,这5000人重蹈覆辙的几率有多大?”

“!!!!”

廖凡义一惊,眼神变幻,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大叫,“快!!马上问卷!现在做!”

他想看结果。

于是,统计组马上现场发卷,进行统计。

等到问卷拿回来,廖凡义,还有齐磊等人,已经在四楼的会议室了。

此时,常兰芳那些专家也在,看廖凡义他们跟疯魔了一样,都很好奇,“怎么了,这是?”

廖凡义也不说话,埋头在一堆问卷之中,难以自拔。

而且,他等不到准确的数据出炉了,采取抽样的方式,要马上拿到结果。

然后……

然后,廖凡义就懵了。

他抽了几十份问卷做了比对,结果,问卷上关于“以后再遇到类似热点问题,你是声援弱势方,还是……”

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保持理性,等待官方的公正处理!!!”

而问卷中,所有类似问题的答案,都是正面的!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不会对此类热点再去进行不理智的冲动操作。

“怎么回事?”

廖凡义瞪圆了眼珠子。

而张路臣则是一把抢过问卷,自己又进行了一遍抽样,结果和廖凡义一样。

茫然抬头,“你……你打破了一个【刻板印象】!怎么做到的!?”

刻板印象不是不能被打破,而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打破,这和其它的心理学概念不太相同。

本来就是潜意识的简化思维,说白了,一个人,你可以让他就某个具体事件认识到错误。但是,下次除非事件模版与上次一模一样,他才会自动带入上一次的思维,主动纠正认知。

如若不然,下次再有类似因果的事情,他依旧会套入刻板印象的简单思维。

所以,齐磊这是真正的摧毁三观。

把一个人的观念打破重立,哪有那么简单?

当然,张路臣不是问齐磊他是怎么操作的,操作方法都是明摆着的。

他把所有人都激怒了,甚至刻意让他们感觉到羞辱。

是的,就是羞辱!

羞辱到,这辈子都不可能忘了今天这个大雷。

一想到齐磊,就会想到神经病儿。想到神经病儿,就想到自己有多蠢,被他耍的团团转。

这会形成一种应激反应,再遇到这种事儿,只要脑子不进水,就得稳一稳,避免自己再次陷入愚蠢的尴尬境地。

类似于自我保护意识。

但是,张路臣问的不是这个,不是这些表面的东西。

他问的是,齐磊到底利用了哪些学术原理。

“你摧毁了一个刻板印象,你是怎么办到的!?”

此时,齐磊笑了,“张伯伯,别急。”

想了想道:“我没有摧毁一个【刻板印象】,摧毁一个潜意识里的观念太难了,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儿就是一个人试图说服另外一个人。”

“我只是重新建立了一个【刻板印象】,把人们原有的刻板印象挡在了后面。”

“……”

“……”

“……”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是一滞。

尤其是那些搞心理学的,搞传播学的,瞪着眼珠子,像是听懂了,又像是没听懂。

“建立……”

“对!”齐磊点头,“摧毁一个【刻板印象】很难,但是,建立一个【刻板印象】却相对容易。”

“这个【刻板印象】就是:再遇到类似问题,别让自己犯蠢!”

“……”

“……”

“……”

众人再次窒息,这倒是一个非常新奇的思路。

而齐磊则是严肃起来。

“各位长辈,请你们不要拘泥于这个单一的事件!建立这个刻板印象的方法,其实是不可取的。”

“如果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面对公众事件的理性思维,咱们没法把全国人民都嘲讽激怒一遍吧?”

“哈!!”

众人一笑,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齐磊激怒一个学校没什么,可要是把全国都激怒,那他们这个媒体人就不用干了。

庞清方道:“不过,这个思路是对了!我们很难推翻一个刻板印象,但可以建立起另外一个刻板印象来防御。”

“防御……”庞清方突然一怔,“防御!!”

“守门人?”

看向齐磊,“这不就是网络时代的一种【守门人】方法吗?不是具体的人,而是用理论守门。”

只见齐磊点头,“对的!网络时代的守门人难题,确实可以用思维壁垒来实现一定的防御。”

“但是……”话锋一转,“其实,今天这么做,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廖凡义抬头,“什么目的?”

齐磊,“我其实是想借这件事,给大伙儿提个醒。”

“?????”

齐磊,“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

“二班事件也好,齐磊事件也罢,都属于小概率事情的信息偏差。”

“也就是说,像二班这种侵吞集体财产的事件不常有,像齐磊这种个人污名化事件也不常有。”

“可是,万一这些不常见的事件换成普世的,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事件呢?”

“万一形成的【刻板印象】破坏力超出想像呢?”

众人疑惑,突然有此一问,大伙儿没反应过来。

齐磊见状,“我来举个例子吧!”

“就拿刚刚张伯伯给我举刻板印象的例子来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是一个两性间的【刻板印象】,那我们做一个延伸推演怎么样?”

此言一出,廖凡义一下就精神了起来,“你说!”

他可是见识过的,齐磊的逻辑推演,很牛叉。

齐磊,“就比如说,一对男女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而在我国,很多地方民俗是要收彩礼的,对吧?”

“这种现象,在农村最普遍,南方的小城镇也有,北方农村也好,数额不一,有的地方要的多,有的地方要的少。”

“不过,好在大部分城市的婚姻观没有彩礼一说。这是几十年,国家提倡自由恋爱、勤俭节约、祛除陋习的结果。”

众人点头,不知道齐磊接下来要说什么。

齐磊,“也就是说,现在的普世价值观,大多数人是不提倡彩礼制度的。两个小年轻从恋爱到结婚,大多数也不需要考虑彩礼问题,对吧?”

“对啊!”

齐磊,“那么,这算是一个【刻板印象】,对吧?”

“如果就当下的民风添加两个条件呢?”

“哪两个!?”

齐磊,“第一,国家高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加入城市建设,各省份人口流通总量增大。”

“第二,网络高度发达,自媒体和个人信息端口开放。”

众人暗自记下这两个条件,只是还没发现这两个条件有什么关联。

齐磊,“那么问题来了,随着农村人口进城和南方高彩礼地区的人口走向全国各地,会不会把农村和南方一些习俗、生活方式,包括嫁娶习俗,也代入全国的城市?”

“这……”大伙儿略一思考,“会!”

“一定会!”

就不说别的,常兰芳马上想到一种情况,假如一个城市小伙儿娶个农村姑娘,必然要按农村的习俗来,这一点大伙儿还是知道的。

很多地方,非常看重嫁娶彩礼的问题,那是一个家庭的脸面。

只闻齐磊继续道:“那么问题又来了,一个四川的穷小伙儿,在家乡是不需要多少彩礼的。可是,要娶一个张嘴就要五十万的姑娘,小伙给不起,分手了,或者闹出了悲剧。”

“在网络时代,个人端口开放的情况下,能不能成为热点?”

廖凡义:“能!”

齐磊,“好!!”

“一个热点也许是偶发,要是很多个热点呢?会不会形成现象?”

“最后会不会演变成,结婚就需要高额彩礼的【刻板印象】?”

“人们一提到结婚,第一反应就是简单化的问需要多少彩礼?”

廖凡义:“……”

众人,“!!!!”

齐磊,“别急,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如果,这样的【刻板印象】持续发酵,而我们作为媒体人和社会观念的制定者、掌舵人的反应迟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