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肾虚的长公主(1/2)
第149章 肾虚的长公主
‘这里怎么会有血丹?’
许天明清楚的记得,上次在幽州城明明已经将血煞影阵破除,那血丹也已经溃散了。
那么如此说来,这两枚血丹是从别的地方来的.
只是在脑海里有这么一个念头出现后,许天明便没有继续想下去,转身钻入隧道就往外跑去。
身后那道黑影的嚎叫声不断传来,一柄漆黑的飞剑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刺入隧道中,朝着许天明斩出数十道足以贯穿其身躯的杀意剑气。
但这些剑气都被那个小钵尽数挡住,不能伤到许天明分毫。
知道这个小钵顶多只能撑一刻钟,所以许天明加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地冲出了隧道。
他回到墓穴中后,发现这里的蜡像开始融化,周围开始地动山摇起来,便不再犹豫,直接撞开隧道的石板门,冲了出去。
许天明升入高空的同时,整座南山的山体轰然倒塌,化作一片废墟。
那个黑影也没有追出来。
许天明深吸一口气,没有作过多的停留,径直往长安城飞去。
许天明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去往了通政史司衙门。
因为他要查清楚那两枚血丹的来历。
根据已知的信息,炼制血丹必须用大量怨念之人的气血作为原材。
所以很有可能,在大唐的国土上,有两处和幽州相似的城池,城中的百姓已经被彻底炼成了血丹.
通政史司衙门负责收集各地方上报的奏折,经过整理后再上报给内阁,最后上达天听。
为了某些人的利益,为了讨皇帝欢心,这途中定然有些不好的东西被省略了.
许天明要将省略的这部分内容找出来。
他来到通政史司衙门朱漆的大门口。
看到这里有很多官兵把守,他想了想后,还是利用自身高阶修行者的优势,直接从一旁的高墙飞身而入,而后以凡人肉眼不可捕捉的速度走向了衙门的档案部。
衙门里的一群打哈欠的官兵只道是一阵风吹过,并没有太在意。
档案部中有几个巨大的多宝柜,上头有不计其数的抽屉,抽屉里放着历年来各地刺史上报来的地方情况的奏折。
“扬州地方,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已得冬雪,明年春熟,可以期望。至于扬州、苏州近日米价,上号的仍一两之内,次号的仍九钱之内。人情安贴,地方无事。”
许天明逐一浏览,发现大部分奏折都是这样报喜不报忧的类型
也有些奏折会说地方上有点小灾小难,恳请朝廷拨款接济。
很快。
许天明发现了一个写着“荆州”字样的一抽屉的奏折有点奇怪。
时间早一些的奏折,都在说荆州这地方怎么贫瘠,百姓生活怎么水深火热,求朝廷赶紧拨款救济。
后来大约有半年的时间,这地方就没有再发奏折过来了。
然后今年春季,又有陆陆续续几封奏折过来,居然说荆州已经风调雨顺,谷物大收,百姓阖家欢乐.
这明眼人都看得出其中的问题。
许天明将这几封奏折翻到最后,看了一眼封押的落款。
“是他.”许天明思索片刻后,喃喃道。
许天明倒不是很吃惊,因为以此人的位置来做这些事情,那是再合理不过了
他能感觉到到这些案子全部串联到了一起。
那个被人精心掩盖的真相,似乎也即将浮出水面.
“方才老皇帝陵墓中的那个人,应该就是入魔的渡劫期修士,他要吸收血丹,来将自己修为提升到人仙境”许天明皱着眉头,用手指在那个拉开的抽屉上慢慢地敲打着。
“关于皇陵的选址和修建,我可以问问长公主,她或许知道些什么。”
又想起长公主很快就要离开长安了,许天明意识到这事不能等了,当即将全部的抽屉恢复原位后,离开了通政史司衙门。
临安府。
长公主此时正在看病。
她的一只玉臂,手腕朝上枕在桌上,一位年逾古稀,白发苍苍的老中医正在给她把脉。
要说这好端端的为什么要看病,那还是因为负责照顾长公主饮食起居的嬷嬷发现,长公主最近老是腰膝酸软,走路都走不稳,有时候神情萎靡,有时候又精神亢奋,尤其是长公主入浴的时候,那个嬷嬷偷偷瞧见,长公主左边那原本白皙无瑕的大腚上,多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大黑手印!
所以嬷嬷怀疑长公主是生病了,这才请了太医。
“其实不用麻烦王太医你亲自跑一趟,本宫并无大碍。”李师师对老太医淡淡一笑,如此说道。
王太医感受着李师师的脉象,微微颔首,说道:“是,长公主殿下确实并无大碍,只是有点肾虚。”
“肾虚?”李师师凤目圆睁,有点不可置信。
这好端端的,她怎么会肾虚?
而且她是女人啊.
肾虚不是男人才会有的吗?
似乎是看出了李师师的想法,王太医呵呵一笑,说道:“殿下,这肾虚不止是男人会得,女人也会得。殿下的脉象细弱无力,沉缓虚浮,明显就是肾虚表象,而且殿下说会在夜里经常盗汗,这也是肾虚的一种表现。”
“这”李师师有些尴尬,没想到她居然真的得了肾虚的毛病。
王太医往四周看了看,发现并没有其他人后,凑到李师师耳边低声说了一句:“殿下,你的房事时间和次数都要减少,否则肾虚是不会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