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15章 相逢一笑终释怀(2/2)
因为纪连中深知没有什么事情和矛盾是交流不能解决的,一个误会造就了现在这么大的伤害,即使当年两方都有错,都三十多年了,有些事情该放下了。
“好孩子,快,快进来,先进屋。”杨晓华一手牵着一个,领着纪张两人就要进屋。
“好了,不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听说,你俩这次联赛成绩很不错啊!”杨晓华收拾好心情向两人问道。
说到这,杨晓华也禁不住一笑。
“嗯!两人点点头。”
第二天一清早纪张两人就被陈景叫醒。
三人就在院中家长里短的聊着。
“哈!也是,我们在这说这些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多吃点。”陈景开怀大笑道。
阳光从树荫中透过,星星点点,颇有一番感觉。
接他们的是一个年纪三十出头的男人。
“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再加上之前的一些矛盾,最终爆发了,你们太爷爷说出了:断绝父女关系,这场矛盾,直接导致了明扬的爷爷和奶奶心灰意冷,然后离家了。”
“后来。是你们的爷爷冒着生命危险引开了敌人,把部队和你们的太爷爷从死门关拉了回来。”
“再后来两家再也没有往来。”说罢杨晓华满脸悲伤。
“哦!对了,很有可能是爷爷的关系,可能是爷爷的战友之类的。”张明扬心中一动。
瞬间,李京涛怔住了。
李京涛面带笑容:“我回顾了一下此生,发现自己做了一些对的事情,但是也做了一些错的事情,但最后才发现有家人的陪伴我的一生才算完美。”
车上记连中好奇的询问:“嗯!叔叔,是谁要见我们?”
“这就是你们太爷爷和你们爷爷的故事。”
毕竟太爷爷从性格上看,是一个要面子的人。
说到这,杨晓华喝了口水,然后继续说道:“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部队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中,算是弹尽粮绝,当时你们的太爷爷也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三个小时后,李京涛的声音传来。
开车的韩庚一笑:“小朋友,这你们不知道吗?”
忽然好像又想到什么,转身对陈庚说:“小庚你先去吧!中午记得把老李接回来。”
看两人不相信的样子,杨晓华娓娓道来这样一段故事。
“看现在,东方和解民都快五十三岁了,你今年也七十岁了,那些错误的事情还要继续错下去吗?时间真的允许我们还这样等下去吗?”
所以先提了当年爷爷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两人也如实回答。
“我想,我这么多年怄气只是为了自己的颜面,却不知,失去的却是最珍贵的东西,还是经过你们提醒,我才知道,原来自己真的错了。”
动筷子后,其他三人才开始吃饭。
“晓华先生好!两个孩子我安全带来了。”陈庚笑道。
“常常是一个小矛盾,演变成大矛盾,最后不可调和。”
“看啊!这是你们三个当年刚认识唯一的照片,那时的你们多年轻。”
张明扬脑中忽然响起这个事,也忙说出来。
挥手让他们三人离去。
张明扬见太奶奶听此,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那还是抗倭战争时期,当年你们的太爷爷李京涛为了心中的理想努力奋斗,后来便遇到了你们俩的爷爷:张东方和纪解民。”
“当年,如果我们都退一步,现在也不会是这个样子,我们也如现在东方和解民一般,儿女满堂,承欢膝下,哪像现在从未一家彻底团圆过?“杨晓华低声啜泣道。
也禁不住笑了起来。
酒足饭饱后,几人在夜色中回到宿舍。
“而且你们太爷爷也不清楚状况,生气至极,把两人打骂了一顿,也导致了张明扬的父亲成为早产儿。”
笑完后,杨晓华继续讲述。
“原来是这样啊!”张明扬顿时了然。
在纪连中的刻意引导下,话题成功的转向当年的那件事。
“当年那件事,可能真是我错了。”李京涛低语喃喃道。
“还好幸运,显良没有事情,但明扬的爷爷和奶奶心中却很介怀,所以导致后面经常一家人吵架。”
记连中插话:“别想了,明天见了不就知道了?”
“对啊!我只知道我四伯在西京交大教书,而且我来西京考试的这段时间,他被外派帝都了,我都没有见到。”张明扬同意道。
“解民也心中极度愧疚,多重原因下,最后解民也默默离开返乡,这一去也是三十多年。”
“所以当时你们的太爷爷就强烈不同意,但是这俩小子是个惹事精,经常趁着大家不注意便跑到扶桑人那里去搞事情,也让你们太爷爷头疼。”
“是啊,算下来已经35年未见了。“杨晓华声音有些萧索。
饭菜上桌,一家人坐在桌前,李京涛说了声:“吃饭吧!”
“其实,你们的爷爷曾是李京涛书记的部下,所以你们几家有很深的渊源。”
说着说着,纪连中也不觉然间也留下了眼泪,他也被老一辈的故事感动了。
接着两人又是旁敲侧击一番,也了解了更多关于爷爷的故事。
听此,纪张两人也痛惜,本来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就因为一个误会,导致几十年不曾谋面,可惜、可叹。
“太爷爷,这些都是我们亲眼所见和所闻的,爷爷也给我们说过。“纪连中补充道。
亲人之间哪有那么多的恨呢?
纪连中也是一笑,然后说道:“老师你可别难为我俩了,我们真不知道省城还有亲戚。
太奶奶还想劝说,但被纪连中阻止了,他知道太爷爷只是需要自己再好好想一下,冷静一下。
“要算亲戚,我只知道明扬的四伯张显伟倒是在西京交大教书。”记连中眉头一簇。
两人又是一顿谦虚回答。
“当时你们俩的爷爷还是俩混小屁孩,其实真实年龄才十四岁,谎称十八岁成年了,就要跟着你们太爷爷搞革命。”
纪连中和张明扬忙喊道:“太奶奶好!”
“但最后爷爷还是让我的父母自己做决定,虽然现在我的父亲和爷爷关系也比较僵,但是仍算是和和美美,经常会在家里聚一聚。“一旁的张明扬举例道。
“那为什么后面太爷爷和爷爷35年未见面呢?”记连中好奇道。
拿起感情的大棒,然后再辅以爷爷曾经给他说过的一些苦难。
“当年东方和小俊伤心离开后,解民就非常生气,经常质问你太爷爷,你们太爷爷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也是经常硬杠,导致经常不欢而散。”
慢慢的李京涛眼角有些湿润,纪连中一步一步的把太爷爷带进自己的节奏里。
很快车子就在西京市古城墙内一古朴的古建筑门前停下。
然后又聊了一会家常,杨晓华看时间不早了,便去做饭,两人也难得乖巧的去帮忙。
先是说,在私下爷爷如何说太爷爷当年的英勇事迹,是如何如何好的一个人,还有奶奶如何如评价......
因为纪连中自听了太奶奶说的那些事情,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想给两辈人制造一个释怀的机会。
其实,自那天妻子说过那件事情后,他也想了很多,早上秘书告诉他两个孩子已经到家里时,他心是十分高兴。
“是啊,太爷爷,明扬说的对,其实爷爷奶奶心里也是早就释怀了。”
“你就是张明扬吧!“杨晓华看着张明扬说道。
“晓华别哭了,给孩子们说一声,下一周末,一家人团聚。”李京涛微笑中掷地有声。
纪连中看着太爷爷此时和煦的微笑,他知道,他想通了。
这一笑,终究是释怀了,虽然这个释怀迟来了三十五年。
一个大章,讲述一个老人释怀的故事,第一次写,不是很舒畅,但是以后会更加努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