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绵里针(一)(2/2)
郑氏本就担心郑荞受屈,此时经李氏一言,更是忧心如焚:“夫人,您既掌治宫之权,不如宣了那顾妍秋来昌霞殿,让她在此处教习二位孺子宫规便可。”
李氏缓缓起了身,于郑氏相对而坐:“吾与郑阿妹一样疼爱荞儿,不愿荞儿受屈。可皇后虽失了治宫之权,可她仍于这凤位之上,倘若径直往皇后殿内将荞儿接回,那自是不妥。”摇了摇羽扇,她接着道:“昭仪琴艺冠绝后宫,太子素来喜闻琴乐之声,荞儿即将入太子府邸,该往昭仪处讨教一二呢。”
郑氏狐疑道:“夫人您这是何意?是要让昭仪出手相助荞儿?”
见李氏微笑颔首,郑氏犹豫道:“她与皇后同气连枝,又怎会接了荞儿出来?”
李氏见郑氏不解,心内厌其愚笨,索性言明道:“昭仪曾教习荞儿琴艺,你只去对她说皇后苛待荞儿,以昭仪心性自会心疼…”
郑氏当即明白李氏之意,欢喜道:“夫人言之有理,妾这便往永合殿去见昭仪。”
李氏嘱咐道:“你该先往椒坤殿,再往永合殿。”
郑氏本欲起身告退,闻言随即又安于席间,疑道:“夫人缘何要妾先往皇后寝殿?”
李氏以袖掩面:“你我皆知皇后心性,若你往椒坤殿去,自是讨不得喜,可此举却能博昭仪怜惜,自有事半功倍之效。”
郑氏向李氏致了谢,行罢常礼,便起身往椒坤殿而去。
李氏觊觎冯氏凤位,更妒恨林禾得皇帝专宠。李氏心知,若自己欲得这凤位,必要令此二人反目方可成事。若可借郑荞之事得逞此愿,岂不一石二鸟!”
且说林禾自入了洛阳新宫,她便与高氏一道每日教习元瑛抚琴习字与女红巧工。元瑛虽说不及髫年,却聪慧好学,凡林禾与高嫔所授皆可尽数领悟。
初夏时节苑中鸟雀啼鸣声此起彼伏,清脆悦耳。元瑛心内欢喜,习罢琴便挽着林禾娇声道:“昭仪,二阿兄与五阿兄入了励材苑,要到申正二刻才能归来,不如您带瑛儿往苑内去捕燕雀可好?”
“瑛儿可知燕雀亦有父母子女之情,你又怎舍它们母子分离?”见元瑛闻言垂首不语,林禾轻抚她脸颊,“吾带瑛儿往苑中采撷槐做蒸菜可好?”
元瑛闻言自是欢喜,拉了林禾的手雀跃着便往苑而去。
植槐最早起源于商代“社坛立树”,《尚书.逸篇》载“大社唯松,东社唯柏,南社唯梓,西社唯栗,北社唯槐”,可见其已为区别社坛与方位的重要标志。
自汉代开始,不论皇城宫苑,亦或王公府邸皆夹道植槐,以为祥瑞之兆。
食用槐蒸菜却是自秦便已有之,至今北方地区仍以槐做蒸菜或以槐入馅,做槐包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