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半推半就刚刚好(2/2)

虢公忌父亲自为他们推开殿门,孔父嘉便坐在殿中,他身上缠着锁链,没有戴枷锁,仿佛一尊石雕,静静的坐在殿中,看到姬林和祁律进来,眼眸却一动不动,仿佛一个瞎子。

祁律笑着说:“大司马,该用膳了,这是律亲自为大司马料理的膳食,还请大司马赏脸。”

孔父嘉只是瞥斜了一眼祁律,也没有对天子作礼,虢公忌父冷声说:“宋国罪臣!见到天子为何不作礼?”

孔父嘉声音沙哑的说:“卑将乃将死之人,还需要在意这些繁文缛节么?”

姬林淡淡的说:“哦?是谁说要处死宋国大司马了?”

孔父嘉自嘲的笑了一声,说:“如今兵败,今日处死,明日处死,不是一样的么,有甚么区别?”

祁律笑着说:“大司马倒是很有觉悟么?不过大司马放心,天子宅心仁厚,宽宥待人,是绝对不会处死大司马的,不但不会处死大司马,还会厚待大司马。”

孔父嘉眯了眯眼睛,有些疑惑的看向祁律。

祁律将煲仔饭放在案几上,说:“大司马,请用膳罢,来试试律的手艺,合不合大司马的口味?律记得当时在恶曹,大司马可是很喜爱律的手艺的。”

毕竟都是老相识了,孔父嘉能不知道祁律的理膳手艺么?他从昨夜到现在还没有用膳,一口水也没有饮,早就饥饿不已,却沉声说:“敢问太傅,寡君在何处?”

寡君是对自家国君的一种谦称,孔父嘉问的自然是宋公与夷在哪里。

祁律一个磕巴没打,十足诚实的说:“宋公?宋公此时正在圄犴之中。”

孔父嘉皱眉说:“君上在圄犴之中受苦,而臣子却在这里大鱼大肉?卑将不敢吃这样的饭食。”

祁律早就料到了,孔父嘉是个硬骨头,而且还是个愚忠之人,宋公与夷被关押在牢房里,他怎么可能吃祁律做的饭呢。

祁律幽幽一笑,说:“这……便由不得大司马了,大司马今日是吃也要吃,不吃也要吃。”

祁律虽然笑着,但是嗓音异常的强硬,又说:“而且请大司马放心,你今日享用美食,被天子款待的事情,还会传到圄犴之中,被你的国君知晓。”

孔父嘉不傻,立刻明白过来,说:“太傅如此处心积虑,分裂卑将与国君,恐怕是要让祁太傅失望了,卑将是不会食这顿饭的,不只是这一顿,只要卑将留在这里一日,必定水米不进。”

祁律说:“话可别说得这么满,律不但有法子让大司马用膳,而且还有法子把大司马喂得白白胖胖。”

孔父嘉十分不屑,都不再回答祁律的话。

祁律挑眉说:“天子,宋国的大司马似乎不信律的说辞。”

姬林笑了笑,说:“是了,毕竟宋国的大司马乃是个硬骨头,笃定太傅没法子撬开他的嘴,没法子往他的嘴里灌一粒米,灌一滴水。”

祁律笑着说:“怎生是好,律这个人,天生喜欢和硬骨头拧着干,太主动的律才不欢喜,半推半就的刚刚好。”

姬林:“……”说着说着味道就变了。

天子刚才还在和祁律配合双打,这么一会子突然吃了一口苦酒,胃里酸的不行。

祁律没有注意到天子吃味儿的模样,还笑着对孔父嘉说:“大司马,律知道您骨头很硬,恐怕鞭子打断了,您也不会低头,因此律不会对您用刑,然……”

祁律话锋一转,说:“今日您不用膳,那么圄犴之中的宋公便也没有膳食,今日您不饮水,那么圄犴之中的宋公便也没有水喝,啧啧……大司马铁骨铮铮,身强体壮的,奈何宋公却是个可怜儿的,也不知道宋公能撑几日?”

“你……”孔父嘉瞪大眼睛,死死盯着祁律,身上的锁链“哗啦啦”的震颤,倘或不是有锁链锁着,孔父嘉恨不能扑到祁律面前来。

祁律还有后话,说:“倘或大司马您还是不吃饭,那好啊,律便请宋公子去圄犴,好生招待招待宋公,您觉得怎么样?宋公子对宋公是什么心思,大司马您最是了解的罢?”

孔父嘉双手攥拳,双臂的肌肉隆起,眯着眼睛,似乎在想什么,额头上的青筋凸起,好似下了什么决定似的。

就在这个时候,祁律突然说:“大司马,律事先提醒你,你可别想着自刎,你一死百了,倒是轻省,但是只要大司马自刎,律是会让人去圄犴阉掉宋公的。”

“你!”孔父嘉对着祁律,似乎说不出第二个字来,每次都是一个“你”,剩下的话全都憋在肚子里,愣是气的说不出口。

就连天子听到“阉掉宋公”这四个字,眼皮也是一跳,没成想祁太傅竟如此“无赖”,不得不让人佩服。

祁律笑眯眯的将过锅盖打开,亲手给孔父嘉拌上煲仔饭,笑得十足无害,说:“大司马,请用膳罢,保证美味。”

孔父嘉盯着那煲仔饭,似乎也没有了法子,又似乎败下阵一般,低声说:“还请天子与太傅,不要苛待了寡君。”

祁律笑着说:“大司马放心好了,天子又不是什么暴君,没有虐待人的癖好的。”

孔父嘉被擒之后一直水米不进,祁律走了一趟,孔父嘉竟然吃饭了,令虢公忌父赞叹不已。

众人从软禁孔父嘉的小殿出来,姬林忍不住都抹了一把汗,说:“太傅如此要挟宋国大司马,便不怕大司马归顺之后,报复太傅?”

祁律不当一回事儿,说:“天子有所不知,这宋国大司马是个君子,为人行得端做得正,律这法子也是对待君子的法子,倘或一般的佞人馋臣,这种法子倒是不起作用的,因此律不怕报复。”

祁律说罢,又一本正经的拍马屁说:“再者说了,身为人臣,为天子分忧,律又何惧报复呢?”

祁律本是拍一句马屁而已,顺口的事儿,但是姬林听了却好生感动,眼眸深沉的说:“太傅如此真心待寡人,寡人也定不会让太傅有事的。”

祁律:“……”天子如此认真,害得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祁律已经让孔父嘉吃饭,还有一个事情非常重要,那便是将孔父嘉吃了祁太傅亲自理膳的消息,传播到圄犴中去,孔父嘉吃是一方面,宋公知道又是另一方面。

这事儿交给虢公忌父,祁律是不放心的,因着虢公忌父是个老实人,干这种缺德事儿,还是要找“缺德之人”,最佳人选自然是周公黑肩了。

祁律便找到了周公黑肩,让他帮忙散播舆论,就说孔父嘉特别喜欢吃自己做的饭,被天子请进郑国宫殿之后,吃得饱睡得香。

周公黑肩一听便明白了,他也是个明白人,立刻着手散播关于孔父嘉的谣言。

一连几天,孔父嘉如何如何吃得饱睡得香的传闻,可谓是腥风血雨,传着传着就变了味儿,恨不能传成孔父嘉已经投降了天子,圄犴之中的宋公自然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不过宋公的反应如何,这其他人便不知晓了。

祁律这天得了空,十足清闲,准备去圄犴之中探看一番宋公与夷,也看看舆论的成果如何。

他刚出了门,便看到一个医官急匆匆路过,对着祁律大约作礼便要离开,行色匆匆的。

祁律有些奇怪,不知是什么人生病了,看医官匆匆而去的方向,竟然是冲着寝殿去的?

祁律还以为天子身子不舒服,连忙跟着那医官往前走,没成想医官并非是去寝殿,而是在旁边拐了弯儿,进了旁边的屋舍。

巧了,这个屋舍的主人祁律也认识,不正是天子的干儿子,宋国公子冯下榻的屋舍么?

医官匆忙而入,神色焦急,祁律皱了皱眉,难不成公子冯又病了?别看公子冯身材高大,他与天子基本差不多高矮,身上也都是肌肉,而且喜欢舞刀弄枪,但公子冯身子其实十足的虚弱,是个“病美人儿”。

因着公子冯有恶食之症,用大白话说就是厌食症。

公子冯本十分喜爱鱼食,但是经过宋公与夷下毒之后,便戒了鱼鲜,而且平日里绝对不能沾半点鱼鲜,否则不只是狂吐不止,严重的还会休克昏厥。之前祁律见识过一次,他不知公子冯不能食鱼鲜,把鱼肉包在了饺子里,公子冯吃了几口之后又是吐又是昏厥,状况异常“惨烈”。

此后公子冯虽一直没有犯病,但是他这个病是心理问题,很难根除,无论是祁律理膳,还是其他膳夫理膳,全都避讳着鱼鲜。

祁律跟着走进去,便看到公子冯躺在榻上,一副虚弱的模样,医官正在看诊,公子冯眼看着祁律走进来,挣扎着要坐起身来,说:“冯拜见太傅。”

祁律赶忙说:“别拜见了,快躺下来,这又是怎么的?”

按理来说,他们眼下抓住了宋公,最欢心的应该就是公子冯了,怎知公子冯却突然病倒。

伺候公子冯的寺人说:“宋公子的膳食里面一直没有鱼鲜,今日也不知哪个膳夫搞错了膳食,将夫人的膳食端了过来,所以……”

郑国夫人武姜特别喜欢吃鱼,每顿饭里面必须有鱼,郑宫又不能因着公子冯不吃鱼鲜,便断了鱼鲜的膳食,所以膳房里还是准备鱼鲜的,哪知道今日竟搞错了,将武姜的鱼鲜送到了公子冯这里来。

公子冯吃了一口,正巧吃到了鱼刺,当即便吐了,脸色惨白,直接昏厥了过去,寺人这才匆匆的叫来了医官。

要知道公子冯虽然是宋国的“废”公子,但如今乃是天子的干儿子,地位不可小觑,突然昏死在了郑宫之中,若是有个意外,谁都难逃其咎。

公子冯只是昏厥了一会子,因着吃的很少,又全都吐了出去,这才幽幽转醒过来。

祁律听了这事儿,觉得也不是法子,如果公子冯一直这么虚弱,再强壮的身子必然也会垮了。他的眼眸微微一转,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祁律便说:“宋公子在这里歇息一会儿,晚间不要用膳,律请宋公子吃一顿好的。”

公子冯这幅模样,也吃不下甚么,便说:“太傅别忙了,冯如今没有胃口,太傅忙了也是白忙,还是不要劳烦太傅了。”

祁律笑着说:“不劳烦,而且这顿饭宋公子一定要赏脸才行。”

公子冯实在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便点点头,说:“即使如此,那就有劳太傅了。”

祁律要离开,公子冯还想来送,祁律让他躺下,说:“好生歇息就行了,不用送。”

说罢,祁律赶紧离开了公子冯的屋舍,直接往膳房去了。

祁律进了膳房,看了看食材,如今刚过了午膳时辰,因此膳房里正清闲,膳夫们全都去用膳,并没有什么人。

祁律走了一圈,找了一些食材过来,竟然大部分全都是鱼鲜,然后挽起袖袍,净了手,便开始准备膳食了。

祁律今日要做的膳食可比煲仔饭复杂得多,是一桌——全鱼宴。

清蒸鱼、红烧鱼、酸菜鱼、水煮鱼、酸汤鱼、鱼羊鲜、炸鱼皮、炸鱼饼、松鼠鳜鱼、剁椒鱼头、鱼头泡饼、金齑玉脍、鲜鱼饺子、双拼烤鱼、鲫鱼豆腐汤、青菜鱼丸汤、香烤鱼豆腐……

这年头虽没有辣椒,但正好大家也不是很能吃辣,所以用藙子直接代替了,剁椒鱼头的剁椒祁律也用藙子代替了。

清蒸鱼鲜嫩原汁原味,红烧鱼家常可口,酸菜鱼开胃,水煮鱼辛辣刺激,炸鱼皮酥脆焦香,没有一点子的腥味,还有香烤鱼豆腐这样的小食。祁律在鱼鲜的食材中找到了一些特别新鲜的,便准备做成玉脍。

金齑玉脍这道菜或许听起来很陌生,并不像红烧鱼、水煮鱼一般听起来耳熟能详,其实金齑玉脍也是古代的名吃。

脍是切得很薄的鱼肉的意思,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生鱼片。生鱼片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春秋时代便出现了生鱼片这种吃法,而且还有专门的处理和腌制方法,根据春夏秋冬的不同,古代人讲究养生,因此处理生鱼片的佐料和食材也会变化,十分讲究。

而金齑玉脍则是隋炀帝时期的一道名吃。传说隋炀帝杨广有一味很喜欢的佳肴,被称作“东南佳味”,便是这道玉脍了。鲈鱼的干脍在水中泡发,然后淋干水分,摆在盘子里,加入调料和花瓣搅拌,鱼肉洁白,花瓣姹紫嫣红,隋炀帝吃后赞不绝口,因此赐名金齑玉脍。

不过后来金齑玉脍经过演变,已经不是生食的玉脍。

祁律眼看到如此新鲜的食材,便想到了金齑玉脍最原汁原味的吃法,立刻叫令人准备了一些冰块,准备做玉脍的时候用冰镇着。

如今的天气还有一些热,镇着冰凉的冰块吃玉脍最好不过,又清凉又可口,还能通过冰块降温,再好不过。

祁律忙叨了一下午,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鱼食,虽不能说已把所会的鱼食全都做了出来,但起码做了一些最经典又最家常的吃食,咸甜辛辣,各种味道都有。

姬林忙完了政务,眼看着太阳便要落山,他已经晾着宋公与夷好几日,心想着也该去圄犴看看宋公了,准备叫祁律一起去圄犴走一趟。

寺人很快过来回禀,说太傅不在屋舍,在膳房忙碌呢。

姬林说:“太傅又去膳房了?”

寺人笑眯眯的说:“正是呢!太傅去了膳房,听膳夫们说,做了好大一桌子鱼鲜呢!”

姬林还以为祁律去膳房是给孔父嘉做菜去的,这些日子祁律为了拉拢孔父嘉,每日都坚持给孔父嘉理膳,说实在的,天子是十足吃味儿的。

如今姬林听说祁律又去了膳房,还以为他又是给孔父嘉理膳去了,不过寺人却说:“小臣听说,太傅并不是在给宋国大司马理膳。”

做了一堆的鱼食,而且不是给孔父嘉理膳?姬林心里立刻便欢心起来,这么一堆的鱼食,总不能是给公子冯吃罢?那一定是给寡人吃的。

姬林也喜欢吃鱼,鱼肉鲜美,姬林喜欢吃鲜嫩的东西,不喜欢吃太柴或者太老的肉,所以异常喜欢鱼肉,听说祁律中午便去了,做了一大堆的鱼食,心里那叫一个欢心。

天子克制着自己的笑容,咳嗽了一声,说:“即使如此,那便不要打扰太傅了,等用了晚膳再去圄犴,也是一样的。”

寺人难得见到天子如此欢心,便顺着话说:“是呢!那天子您再等一等,等太傅来了,小臣便来通报。”

姬林点了点头,说:“行了,下去罢。”

姬林心里想的很美,总觉得这次太傅合该是给自己理膳了罢,这么多鱼食,公子冯又不能吃鱼,轮也该轮到自己了,天子十分爱见食鱼,一想到太傅辛辛苦苦,劳累了一下午给自己做鱼吃,心里真是又心疼,又欢心,忍不住甜滋滋的,仿佛吃了饴糖一般。

整整一下午,天子都是在傻笑中度过的,倘或不是天子生的俊美,如此傻呵呵的发笑,恐怕伺候的寺人和宫女都会以为见了鬼呢。

姬林兴致勃勃的等着,一直等到了天黑,天色暗淡下来,姬林也没有传晚膳,便等着祁律过来进献鱼食。

天子左等,天子右等,就是没看到祁律,等得已经前胸贴后背,饿得不行了,便对寺人说:“去看看,太傅怎的还不来?”

寺人也觉得奇怪,太傅下午便在理膳鱼食,如今已经天黑了,已然误了晚膳时辰,怎么还不过来?

寺人应了一声,赶紧趋步小跑着进了膳房,膳夫看到寺人进来,便上前询问,说:“大人,天子还不传膳么?”

寺人站在门口,探头看了看,没有回答膳夫的话,而是问:“祁太傅呢?怎么不见祁太傅?”

那膳夫奇怪的说:“祁太傅?祁太傅走了啊。”

寺人一听,原祁太傅已经走了,可能是和自己走岔了,连忙要走,那膳夫赶紧拦住寺人,说:“大人,这……天子不传膳么?膳食都要冷了,咱们是该放在火上热一热呢,还是再做新的?”

寺人说:“哎呀,你怎么这么轴,祁太傅都做了鱼膳了,天子能吃你们做的膳食么?”

膳夫一脸迷茫,说:“这……大人,您是甚么意思?小人竟是听不懂了。”

寺人说:“太傅不是做了鱼膳么?不是已经端去了寝宫?你们怎么还做多余的膳食?全都分了罢,天子食了太傅的鱼膳,必然吃不得其他了。”

膳夫连忙拉住寺人,惊讶的说:“大人,太傅虽的确足了鱼膳,可是……可是……”

寺人听他可是半天,说:“可是甚么?支支吾吾,天子要用膳,咱们还要过去伺候着呢。”

膳夫满面尴尬,为难的说:“可是,祁太傅的鱼膳,不是送给天子的啊!”

“甚么!?”寺人吃了一惊,说:“你再说一遍!”

膳夫干脆直接说:“千真万确啊大人,祁太傅做的鱼膳,全都端走了,并非是送去给天子的膳食啊。咱们一早也以为太傅是给天子理膳,做了好些鱼食,还问过了太傅,太傅亲口说的,是给宋公子冯食的,还要将鱼膳摆在圄犴之中,已经端走了,太傅刚走不久,将鱼食全都包在食合之内,提着出宫去了!”

寺人心里咯噔一声,简直慌了,他还以为祁太傅是为天子理膳,结果闹了个大误会,这误会可就深了,天子特意没有食晚膳,左等右等,一直等着太傅的鱼膳,结果太傅提着鱼食跑路了。

寺人听了膳夫的回话,战战兢兢,也想跑路,根本不敢回寝宫去复命,没成想拍马屁拍在马腿上了,但不回去又能怎么办,只好硬着头皮回去复命。

天子在殿中等的不耐烦,负手而立,凭着室户,眼看着寺人回来了,便说:“如何?太傅的鱼膳还未理完?”

寺人战战兢兢的回话,说:“回……回天子,理完了。”

姬林抬头看了看外面,说:“那便传太傅进来罢。”

寺人更加战战兢兢的回话,说:“回……回天子,太傅……太傅不在殿外。”

姬林皱了皱眉头,说:“不在?太傅人去了何处?”

寺人异常战战兢兢的回话,说:“回……回天子,太傅带着……带着鱼膳,去了……去了圄犴,说是要在圄犴里摆膳,宴请公子冯。”

天子:“……”

姬林笃定,祁律的鱼膳是做给自己的,他早先很不屑的想,总不会做给不能吃鱼的公子冯罢?哪知道现场打脸,还真的是做给公子冯吃的……

姬林立刻坐不住了,之前祁律就给公子冯开过小灶,做了一碗清汤面,虽只是清汤面,但是姬林也十足的嫉妒,那时候天子还不知道自己对祁太傅的感情,如今明了了,当即坐不住了。

姬林长身而起,说:“快,给寡人更衣,备车,去圄犴。”

“是是。”

祁律做好了一大堆的鱼膳,将这些鱼膳小心翼翼的放在食合之中,摆了一大排的食合,叫上獳羊肩和石厚,还有一帮子膳夫们帮忙,这才将食合捣腾上了辎车,便往圄犴而去了。

祁律来到圄犴,直接进了宋公与夷的牢房。

宋公与夷被关在牢房里,不过这间牢房的环境也十分清雅了,没有日前公孙滑的牢房肮脏鄙陋,打扫的甚是干净,毕竟人家宋公是名正言顺的国君,郑国也不好苛待了他。

祁律走进去,宋公与夷长身而立,端着国君的架子,站在牢房之中,不肯坐下来弄脏了衣角,冷冷的看着祁律。

宋公与夷的脸色十分冰冷,这些日子仿佛瘦了一些,但是傲气丝毫不折损,眯着眼睛说:“祁太傅终于来了?是来折辱于孤的么?”

祁律摇摇头,说:“不不,宋公您不要误会。”

宋公与夷的目光一转,看到了祁律手中的食合,不只是祁律,身后的獳羊肩、石厚,还有很多从者,全都端着食合,这些食合没有二十,也有十五,何其壮观。

宋公与夷露出一个鄙夷的笑容,说:“怎么?硬的不行,祁太傅打算在孤身上来软的了?”

祁律笑眯眯的说:“宋公您又误会了,这些吃食不是为宋公您准备的。”

“你……”宋公瞬间被气的语塞,瞪着眼睛盯着祁律,祁律这分明是在说宋公与夷自作多情。

倒的确是宋公与夷自作多情了,他仗着自己是宋国的国君,名正言顺,所以早就知道,无论是天子还是郑国,都不敢动自己,顶多是关几日。

这些日子又听说了天子款待孔父嘉的事情,因此聪明如斯的宋公瞬间明白了祁律的“诡计”,便是想要离间宋国。

宋公与夷是个聪明人,他打定了主意,不管祁律来什么样的阴招,自己自然岿然不动,绝对不会受到旁人的挑拨。

打定好这个主意,宋公便十分气定神闲了,这些日子没人搭理他,宋公忍了好几日,终于看到了祁律,没想到祁律并非是来找自己的。

祁律虽然进了宋公的牢房,但并不是来找宋公的,宋公与夷眯着眼睛,只觉这不大可能,必然是祁律嘴硬,或者又想到了什么其他安抚自己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