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第四百九十一章酸楚感觉(2/2)
公司要求客户交期至少给足45——60天,即至少提前45天下订单,目前的客户80%都提前45天下单(我以前公司做终端产品的交期也只是1——2个月,而现在仅一个铝合金铸造零部件就要45——60天,客户怎么会不拉走模具)
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混乱无序的生产。
技术、品质、生产三个部门沟通太差,由工程技术部门闭门造车编制加工规范和检验规范,品质部、生产部没有参与产品品质的先期策划,因为加工规范和检验规范都是工程技术部门提供的,工程技术部门没有人比生产、品质部门的人更了解现场,所以工程技术部门经常将样品做成精品,客户的品质标准则是精品的品质标准,而量产根本达不到这种标准。而且因为不是很了解现场,工程技术部门提供的规范就不清晰,客户的品质要求可能就不合理,技术文件也就不充分不全面,品质标准也无法细化,qc只能凭经验做,加工方法可能也不合理。因为部门间的横向沟通差,工程变更等信息更加通知不到位了。而技术部的主任、副主任则抱怨,别的部门出了什么问题都往技术部身上推。
没有销售计划,也没有订单评审。目前的运作是业务部门接到订单,跟单主管子寒填上一张《生产计划单》下达给生产部门,我看过那《生产计划单》,哪是生产计划呀!所谓生产计划,是一大堆订单挤在一起,根据客户重要性、产能、资源等因素统筹分析,分出轻重缓急,这才叫生产计划,光一个订单填在一张表上下发,没有统筹安排怎么叫做生产计划?
返工率达30%以上,重复性的错误非常多,检验规范是工程技术部门做的,而客户、工程、品质、生产之间非常缺乏沟通,因为生产和品质不参与产品前期策划,检验标准不合理也没人反映,缺乏一个信息反馈的双向渠道,从品质到生产的管理人员,对品质标准都比较模糊,自己都模糊,产品上线前肯定不给工人培训。因为缺乏培训,生产员工缺乏品质自主意识,产品不自检,过份依赖人员增多,更导致员工依赖qc,形成恶性循环。领班组长工资太低,不愿意做,愿意去做计件工人。(越封闭越落后的地方官本位思想越浓厚,可他连官都不想做时,还能指望他会去管?)
每个月被客户投诉5次以上,多的达到8次,投诉最多的是交期,其次是品质。业务部门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电话中不停地向客户解释、道歉。业务部抱怨生产部门没有出货的压力,生产部门则抱怨插单太多不合理。公司主要的技术掌握在老板臻能河、技术主任和技术副主任手中,特别是臻能河最熟悉,离开了他们,别人都不敢拍板。打样的产品和小批量的产品,光试模就5次以上,从试模到小批量试产需要一个月,个别产品2——3个月。
没有订单评审,没有产能评估,没有主生产计划、外协计划、周生产计划、周出货计划,客户来了订单,填在一张表格上往生产部门一发,就叫下达生产计划。因为没有计划,结果3月份还在做年前的订单。业务部门的职责也只是起个内外传达的作用,很少会去整合信息、过滤处理信息。
没有制作物料需求计划,凭仓库的人根据经验和感觉来控制。不良品积压在仓库很久也没人处理。没有定期进行呆滞料物品的分析和处理,以及追究和预防措施。因为没有计划,所以什么都急,给供应商外协的时间通常只有2——3天。
根据一段时间的判断,我发现,lij问题很多。李靖这一档子事情,就是个例子,我必须要重新搞lij.
公司款很难收,回款率只有不到70%.
导致拖欠供应商货款严重,通常四五个月才付款,甚至拖了半年的也有,好几家断绝业务关系,中止供货。
没有财务预算,老板凭兴致批条,经常导致财务没钱。
我发现,公司的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灰色、劣质的文化。
公司信息极度封闭,就像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闭关自锁,夜郎自大,对外面一些优秀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根本不了解,但很多人狂妄自大,以为公司离开自己就开不下去,显得傲气十足。公司内部裙带关系严重,好工种安排给朋友,不好的工种安排给没关系的或新员工做,招聘工人时主管、领班只招自己的熟人,人事部门只是办办手续而已,提拔晋升加薪也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某个员工违反纪律受处罚时,马上上面会有人压制。而且人员几进几出的现象非常频繁。而这些问题,竟然就是从李靖这些人身上先带出来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