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1.第3231章(1/2)

陈一鑫知道妻子关心的并非辽东地区的局势,而是儿子陈平辽。

她的宝贝儿子如今就在辽东服役,如果要被派去参战,那多少都会有些风险,当母亲的肯定放心不下。

马玉玲道:“平辽年纪还小,冲锋陷阵的差事,你可不能安排让他去冒险!”

陈一鑫放下筷子,沉声应道:“这小子都已经二十多了,还小什么小!我当年来福山县的时候,也就只比他大几岁而已!”

“他从三亚回来后这几年,北方都没什么战事,他在军中也捞不到什么军功,好不容易等来了机会,你还想拦着不让他出战吗?”

陈平辽得名自1636年海汉军在辽东取得的大捷,或是受此影响,他自小就对军事感兴趣,这与陈一鑫想将他培养为接班人的打算不谋而合。

以陈一鑫的身份,要替儿子铺路轻而易举。所以陈平辽在少年时期,就被三亚陆军学院指挥专业特招入学,后来又到海军学院进修了一年半。

陈平辽毕业回到北方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岁,可谓是年纪轻轻海陆双修,前途一片光明,差的就只是实战经验了。

但他回来的时候,海汉与大明、满清的战争都已经暂时告一段落,当然也就没有战功可拿,只能先在军中熬资历等机会。

陈平辽的出身背景虽有先发优势,但海汉军中的晋升是要以实打实的军功为先,陈一鑫为了避嫌也不能破坏这延续多年的规矩。

攻打大明京师一战,陈平辽必须参战,而且要有令人信服的战功才行。

陈一鑫顿了顿,声音低了些许:“或许这不是最好的出路,但在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平辽必须担起他的责任!”

仗是必须要打的,而且还必须得是大规模的国战,否则些许战功,并不足以将陈平辽推到足够高的位置。

首先,陈平辽要成为战斗英雄,要让所有人意识到,他完全有能力继承父亲的衣钵。

“就算过得了我这关,他要是没有足够的实力接我的班,执委会必定也会安排别的人来替代他!”

“我就算不为儿子考虑,也要为这么多依附于我的人考虑,为北方大区的长期安定考虑!”

执委会肯定不会乐意见到这么大的产业慢慢变成陈家的私产,如果今后陈一鑫的子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管理北方大区,那执委会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另行派人接管。

陈一鑫连连摇头道:“你这真是妇人之见!我手中大权如果让渡给了外人,受影响的又岂止平辽一人?”

陈一鑫道:“只要他能杀敌立功,其他的问题都可以先放到一边。我希望他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而不是事事都要听命行事的工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