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9.第3229章(2/2)

这顿午饭也算是执委会为陈一鑫准备的践行宴,此间事了之后,陈一鑫就得踏上北归的行程了。

不过苏家父子的担忧也不是全无用处,在琉球这套模式运作起来之后,也有一些南海小国意欲效仿,一旦成了风气,那东印度公司今后的日子可能就不太好过了。

上午的交流活动,各参与国有喜有忧,但总的来说也算是各有收获。

当然偶尔也会接到这种特殊任务,运送需要赶时间的重要人物或物品。

而远在朝鲜半岛大同江基地的驻军部队,也于前日乘船返回山东,仅留下了不到五百人驻守。

这些国家的处境大多跟琉球差不多,周边都是强国,就算扩军也打不过人家。而自身条件有限,也没有能力组建全海汉化的先进武装力量。海汉为琉球提供的共同防御制度,就成为了解决他们需求的一个良好范本。

陈一鑫目前唯一有点担心的问题,就是山沟里的满清国会不会趁着北方大区将作战部队都调到大明方向,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兵作乱。

这种蒸汽快艇排水量不足百吨,航速可达十二节以上,在军中一般是当作侦察艇使用。但因其蒸汽动力系统的续航力有限,所以一般只能在近海或者配合拥有补给船的舰队使用。

次日一早,这艘快艇便驶入了杭州湾,顺利与等候在海上的北方舰队战船会合。陈一鑫换乘之后,便下令全速返回山东芝罘港。同时命通信兵向北方大区的几处军事基地发送电报,全员进入到战备状态。

不过有一点是各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海汉的军事实力仍处在独一档的水平上,其他国家目前仍只能追赶和效仿,但还没有任何一国具备了能与其平起平坐的实力。

目前北方舰队拥有旅顺港、芝罘港、青岛港三处海军基地,在开战之前,作战舰船都将集中到渤海方向。

东海舰队的一艘蒸汽快艇已经候在此处,陈一鑫一行人登船后,这艘快艇便解缆离岸,向杭州湾方向驶去。

舰队抵达芝罘港的时候,芝罘岛西侧的军港码头已经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战船。

为了能够完成横跨渤海湾的兵力投送,除了北方舰队的战船之外,陈一鑫还下令征调在山东、辽东各自征调了上百艘民船,此时也已基本集结到了两地的军港。

陈一鑫下船后,也顾不上先回马家庄看望家人,便下令立刻召集各部军官开会。

距离与石迪文商定的行动发起时间还有大约两天,虽说备战工作基本都已进行得七七八八了,但陈一鑫还是不敢有丝毫大意。

这一仗,赢了是理所应当,毕竟双方实力差距摆在台面上,而且海汉为此作准备的时间也要远远多于对手。但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表现不佳,那可就是他这个指挥官的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