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 本名(2/2)
玉璜的形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半圆形片状,圆心处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种是较窄的弧形。一般玉璜在两端打孔,以便系绳佩戴。商周以后,玉璜逐渐形成具有礼器和佩饰的两种作用。新石器时代的玉璜流传至今极为罕见,大都只能见到一些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玉璜,往往兽面大于玉璜、饰纹已有多层次的浅浮雕兽面纹,兽面周围饰有精细的复杂阴线,河姆渡文化的玉璜体积小,厚度大,石质也远逊于良渚文化的玉璜。
趁老三记录的空当,骆天看下一件,这是一件玉璜,玉璜,在中国古代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种玉器,历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称起来算是姑奶奶的姑奶奶了吧?”老三说道:“在我印象中,我听到的事情与这些完全不同,还有,你看画像中的她,像是野史中提到的样子吗?”
商代起玉璜成为人们流行的佩带物,原来一般的玉璜无法显示出佩带者美化自己的意愿,又不能区别佩带者的地位、身份。因此,商代起的玉璜在饰纹和式样上出现多样化,以满足各层次爱玉者需要,人形璜、鸟形璜、鱼形璜、兽形璜等,就是商代玉雕艺人所创新品种。战国时期出现镂雕玉璜,多为变龙纹,唐代以后玉璜渐渐消亡,取而代替的是各种玉佩饰品。
嘴巴还真能说,老三觉得拼嘴皮子是说不过去了:“你先整理好剩下的古董,回去九爷的书房我们再讨论这件事情。”
“不像。”骆天肯定地说道:“都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面貌多少会体现一个人的内心,可是她脸上是纯真,好像正向往着美好的事情,当然了,这还有一个可能。”
原本听着骆天的解释十分称心的老三,突然听到了一个转折,有些恼怒了:“还有什么可能?你不是都说了,相由心生?”
“还有一句话,情人眼里出西施。”骆天说道:“也许不管这个女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可是画师都觉得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吧?要知道,现在呈现在画里的她是另一个人眼中的形象。”
“那么女将军是你的?”
眼前这一件玉璜,以和田白玉为玉料,其一面雕有双人双龙纹,雕刻方式以凸起的阳纹为主,局部有阴刻线。另一面是鸟形的纹饰,有切割玉料的痕迹,两端有双孔以便穿绳佩戴。
这件玉璜在骆天的眼里泛着柔和的绿光,上面飘浮出精确的数字来,骆天马上在心内换算了一下,再看它的饰纹,已经猜出它的来历了。
赶巧老三已经将上一件记录完毕:“怎么样?”
骆天答非所问:“你的本名到底是什么?”
“洪龙三。”老三说完了:“好了,现在已经知道了,赶紧告诉我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