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金线(1/2)
“我刚才看了一下博物馆提供的资料,这件玉衣上所需的金线直径在0。8到0。4毫米之间,长度也在4。5到5厘米之间,加在一起,起码还要一公斤多黄金。”骆天说道:“1公斤黄金要按照现在的市价需要三十五万多,再加上修复玉片所需要的玉,光是材料的成本就要好几十万了。”
张奇伟无奈地摇头:“那么,博物馆开出的价格是多少?”
“六十五万。”骆天苦笑:“按照我们现在的运营成本,顶多是保个本,这一单不过是赔本赚吆喝,新公司没办法,我现在会尽量地来缩减成本,比如黄金,这个好说,我的珠宝公司有固定的供应商,拿货便宜,不需要市价那么多钱,至于玉片,我也会想办法。”
“那我现在要做什么?”
“和我一起去采购,不过首先你要做的是与袁杰沟通一下,需要提供多少同样材质的玉片。”骆天笑道,他此举另有深意,目的是让张奇伟见识一下自己的资金实力,让他对自己更有信心一些,张奇伟去向袁杰了解玉片磨损的情况,完了,拿着一张纸片回来,上面写着需要的玉的种类和数量,袁杰虽然看上去不靠谱,功夫还是在的。
这件玉衣上的玉是自然是古玉了,是古岫玉,也就是岫岩玉,浅红色,因为破损的部分不算多,所以只需要两公斤左右就足够了。
“用岫岩玉,不是和田玉?”张奇伟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这倒不奇怪,在古代,岫岩玉的地位也挺高的,据考古发现,岫岩地区在距今 1 ~ 2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4000~5000 年的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遗址的岫玉古玉器,辽宁建平县出土的‘玉猪龙’,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玉钩龙”,原始社会‘勾云形器’均以岫玉为代表。历代留下的岫玉文物十分丰富,夏商周时期的‘鸟兽纹玉觥’、‘玉跪人’,战国时期的‘兽形玉’,秦汉时期的‘玉辟邪’,东晋时期的‘龙头龟钮玉印’,南北朝时期的‘兽形玉镇’,唐宋时期的‘兽首形玉杯’。”
“元代的‘玉贯耳盖瓶’,明代的‘龙头玉杯’,清朝的‘哪吒玉仙’。北京博物院珍藏的夏家店文化的两件出土岫玉玉器‘碧玉螭佩’、‘青玉鸟兽纹柄形器’。江苏、浙江一带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器,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700余件玉器,相传清朝皇太极刻有‘皇帝奉天之玉’的传国玉玺、乾隆皇帝刻有‘国朝传宝记’的玉玺,都是用岫玉雕制而成。”
骆天一口气举出这么多实例,有点卖弄之嫌,但总算是震到了张奇伟,张奇伟心里早就松动了一下,假如修复大赛让他看到的是骆天的修复技能,现在他领教到了骆天的历史古玩的丰富底蕴。
来到珠宝店的办公室里,老罗已经准备好,看到骆天过来,把手上的东西放到桌上:“刚好,我刚从工厂的原料室里取过来,刚好一公斤,你现在需要告诉我加工要求,我会尽快找专门加工金线的厂家进行加工。”
握住赵敏柔滑的小手,张奇伟感受到那种触感,心里又是一颤,赵敏见多了男人对她的这种反应,不以为然:“你好,欢迎你加入骆天的团队中来。”
赵敏已经回到柜台里,张奇伟则走得很慢很慢,有些舍不得的样子,骆天虽然觉得他这样子太失常,可是想到他有可能因此彻底留下来,心里也高兴起来,怪不得自古以来“美人计”都能有用,果然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