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玉蟾蜍(1/2)

骆天的答案让大家“切”了一声,气氛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玩笑开完了,骆天看着眼前所有的陪葬品,脸上的表情就不太好看了。

“付馆长,所有的都在这里了吗?”骆天隐约有些失望。

“是的。”付馆长有些无奈:“这与我们想象得有些出入。”

“付馆长,能让我再去墓室里看看吗?”骆天说道:“还有,我想要那个飞天和我一起进去。”骆天总觉得不对劲。

“好。”反正积水已经抽出,里面的东西差不多都运出来了,看看也无所谓。

骆天立刻去找飞天,最后是在欧阳天的工作间里找到了他,两个人正笑着看铺在台上的古织物,这一会儿功夫,欧阳天的进展飞速,他已经开始修复缺失的部分了,见到骆天进来,问他:“怎么样了,有多少?”

“不多。”骆天失望道:“我想再进去看看,希望飞天先生能和我一起进去。”

飞天一愣:“你是在怀疑什么?”

“我觉得刘去不可能只带着这些东西走人,就算料理他后事的人拿走了一部分,这点量……”骆天摇摇头:“不太可能,我就是觉得不可能。”

“看不出来,你们父子俩都是凭直觉做事的人。”飞天来了兴趣:“好,老头子我今天心情好,再陪你进去一趟,免费的。”

“糟了,这下要怎么开?”骆天左看右看,还在犹豫之中,飞天单手扯过去,一下子就把锁整个拉断了:“傻侄子,你认为经过几千年的腐蚀,它还有安全性可言吗?”

“你怎么了,骆天?”飞天正要去拍骆天,骆天突然转身过来,面对飞天,脸上的表情有些怪异:“飞天叔叔,我们有一个地方没有找过。”这里没有旁人,骆天改用了一个比较亲热的称呼。

这个骆天还是知道的,中国锁具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锁是木制的,构造极为简单,只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锁,没有防盗功能。中国的金属锁发明于汉代。宋代多为铁锁,而到了明清,铜锁成为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需品。作为一种生活常用品,古锁记录了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些具有特别造型、雕刻纹的锁具还记录了当时的民俗风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