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宝塔镇河妖(2/2)
在场的文武官员,击节叫好,一点也没有愧怍之心,血债要用血来偿,金积堡二十万百姓要为刘松山之死,付出血的代价。
蓝明泰频频和一群武将干杯,这是他的场子,东道主款待四方来宾,让酒宴上充满欢声笑语。延安的那些文官是靠军功升上去的,一个比一个胆大,酒宴上谈论的话题变成打仗、杀人。拐个弯就没边了,说漏嘴的武官把战场隐私也当笑料讲。
这是左宗棠起的头,让高雅的酒宴变味。既然左大帅听得津津有味,哪个武将手上没沾过血?武将喝酒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夸耀战功,战乱年代更让这些武将意气风发,满腔热血的抒发豪情,在座的官员都是杀人的魔王。
李国楼说起大牢里的各种刑法,闻所未闻的大清私刑,得罪牢头的下场很可悲,死在大牢里的冤魂,有冤处伸。
庆功宴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之中,三桌人毫顾忌,照样吃得欢畅。在战场上,旁边就算有尸体,他们照样吃喝拉撒睡,哪会介意嘴上描绘出来的恐怖画面?
左宗棠为了明天上法场之事,也在借酒壮胆,不断向有功之臣敬酒,准备把自己灌醉。在座的官员都是他提拔上来的亲信,除了多嘴多舌的李国楼。但左宗棠并不排挤李国楼,反而对李国楼关爱有加,连续和李国楼碰了三次杯,给足李国楼的面子。
打仗就是发战争财,左宗棠手下人依靠打仗发财致富不在少数,胡雪岩、乔致庸就是他的钱袋子。
胡雪岩、乔致庸就是傍上左宗棠,才成为大清的巨富。
说左宗棠不捞好处,那是没人会相信。坐在他这个位子也办不到,陕甘总督的二十万白银的好处费,他照拿不误。宫里要孝敬,兵部要打点。王爷替他说话,要见白的银子。只是他有原则,做人有节制,大多数回佣,都放在公账上,没有贪污到自己口袋里。
但是总体来说,打仗就是烧钱,左宗棠的口袋总是紧绷绷的,打出的白条,开出的支票,兑现率很低。二十万楚军紧衣缩食的过日子。(其实是十八万楚军,另外二万人数,左宗棠吃空额了。)但有一个人,让他日子好过一点,这个人就是李国楼。就算自命清高的左宗棠也不会和银子过不去,这段时间各地督抚争相捐助楚军,一出手就是五万、八万的数额。说是为国为民,为了祖国统一,省吃俭用也要帮助左宗棠。其中玄虚,就是两宫太后向各地督抚打过招呼了,李国楼的能量惊人,左宗棠了然于怀,相信李国楼以后还会资助他。
李国楼接到圣旨,有要事回京复命,让左宗棠有些舍不得,李国楼不是空有一副臭皮囊,而是有才情的探郎,这样的后起之秀值得深交。所以左宗棠放下架子,心置腹的和李国楼畅谈人生。两人杯接盏,一来一回,忙得不亦乐乎。
被左宗棠看得起的官员,少之又少,天底下没几个人。连亦师亦友的曾国藩,适才左宗棠也敢叫一声,“曾剃头!”李国楼有幸成为左宗棠的知己,倍感荣幸,脸上泛起油光,沉浸在兴奋之中。[
李国楼来者不拒,和在座的人把酒言欢,觥筹交错中勾肩搭背,都是有血性的儿郎,值得深交的战友。军人一往前的气概就在一口闷上面,谁敢不喝?就是不给面子。他的酒量见长,不过依然逃脱不了轰然倒地的下场,在场的文官官员,大都喝得酩酊大醉,被亲兵侍卫抬着回去。
少数站着出去的人,都属于酒仙行列中的一员。张曜卷着大舌头,脚步虚浮,大叫:“老子没醉!晚上我请客,都要来啊!谁敢不来,老子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