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青州群雄(上)(1/2)
豫州、兖州、扬州战云密布。青州那边也沒有安生多少。
冀州之争引起了许多连锁反应。
十一月末。青州黄巾大帅徐和宣布接受冀州刺史招安。起兵响应讨伐袁绍。挑拣精兵八万。会同青州刺史田楷(公孙瓒所封)、平原相刘备、北海相孔融一同出兵。
此前袁谭、臧洪领万余兵攻打平原甚急。闻青州大军至。忙勒兵往发干屯驻。
发干。距离馆陶只有二百里左右路程。
十二月末。青州兵入魏郡。大军将发干团团围住。青州刺史田楷、平原相刘备、北海相孔融。青州黄巾大帅徐和、裴元绍、国渊等往馆陶拜谒文远。两军约十余万众会师于魏郡东北。
确切的说十五六万。如今文远在兵力上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更何况文远还有后手。
短短两个月。北面东面两条线的攻守形势突然逆转。袁绍闻报顿时大惊。危急存亡时刻。袁绍再也顾不上什么什么天气寒冷。不宜出兵。亲提五万兵马大军据守元城。与馆陶吕布、高干。发干袁谭、臧洪呈掎角之势。固守不出。
同时下令征召魏郡十六岁以上男丁入伍。旬月之间。得新兵五万余众。
踏入一九三年。天气依旧是那么寒冷。冀州魏郡地界时不时的会下上一场雪。冀州千里地界一片白茫茫的。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军事人人以黄巾裹头。这种打扮说明这支军队乃是被朝廷视为叛逆的黄巾兵。一支黄巾兵和一支大汉官兵一同赶路。而且井水不犯河水。这在当时也算是难得一见的奇景了。
而对面的袁绍也在积极构筑这防御。馆陶、元城、发干这三座城池城品字形互为犄角。方圆两三百里内的区域内旌旗如林、岗哨如雨、到处是袁军士兵。袁绍在这一片布置了八万人马。
双方同时按兵不动。所以一九三年初的冀州显得格外平静一些。
三年前。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就曾经在酸枣筑坛与各路群雄会盟。不想三年之后。文远也开始召集各方牧守。來此地聚兵会盟。
东面白茫茫的地平线上远远的传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几个身披铁甲斗篷的骑兵踏破碎雪奔驰而來。不多久。大群大群的军队铺天盖地的出现在东方远处。
文远凝目望去。只见东面來的军队数量虽然众多。却大致分成两股。一股数量较少。看装束旗号。应该是大汉官兵。另一股阵型杂乱无章不说。随便扯了根长棍束上布条就充当大旗。军士们的武器衣甲更是残破的惨不忍睹。
馆陶城西郊二十里的大营外。文远和十数员文武官将策马立于营门之前。静静的等待着客人的來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