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 古屋镇(1/2)
说实话。大家早就饿了。只是刘某人沒有发话。也只能是跟着饿肚子。先前在船上享用的甜点。早就消化掉。只是这么一家寒酸的小店。卫生状况堪忧哇。
很多官员都做如是想。丁思芸反而无所谓。这位公主远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娇气。当年在南楚省团委工作。下乡是家常便饭。别说这种小镇上的餐馆。很多时候在山里。干脆吃住在山民家里。那种条件比这还要寒酸得多。
最让人恐惧的是山里的蚊子和各种各样的小爬虫。那段时光对于丁公主來说。绝对是一段永不消逝的噩梦。现在这里。最起码沒有了那些恼人的小生物。跟着刘某人。这家伙远比丁公主更讲究生活品质。
这种农家饭庄。常常是私家菜馆一样的经营方式。多数都是自家人在经营。从老板到大师傅到服务员。农家饭庄的一家人。绝对沒有想到会來这么多的客人。瞧这意思远比乡镇领导有派。
欧鹏抢先招呼一声:“老板。有什么拿手的菜式尽管上。先每人來一碗茶。一路行來口干舌燥的。”
“%&%%y**&*&······”
老板和欧鹏大眼瞪小眼。感情人家根本听不懂他的普通话。他也听不懂这位说的是什么。还是黄鸣走过來。和老板沟通。一下子上來二十多人的食客。这家小店登时忙的鸡飞狗叫。沒等这边上茶。镇上的领导已经闻讯赶來。
小镇上一年难得來一回领导。更不要说一起两台中巴。早早就有人通风报信。镇里的领导衣着很随意。远不似县里领导那么奢华。瞧书记和镇长身上的衣衫。多半是县里成衣店手工制作。甚至镇长的衣袖上还带着标签。
书记陈汉和镇长张猛是听人说起中巴的车牌。临时向县里面求证。才知道这里來了大神。两个人都有点迷糊。小镇上连县里领导都几年不來一次。今天竟然來了省里面的高官。这这······
陈汉书记小心翼翼的问:“各位领导。这里格局小了一点。是不是请领导们移驾。去镇里面的食堂。”
有几个老人。坐在廊檐下。一边吸着烟。一边仔细打量着这群陌生的來客。奇怪的是。沒有见到年轻人。就连乡下惯见的倚门而望的小媳妇都沒有一个。
“领导说笑了。”瞧这意思老板不会普通话。老板娘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笑道。“现在镇上都不打白条了。你们这些大官怎么可能打白条。”
这片民居基本由二进一天井或三进二天井。左右配耳房或厢房等组成。前面设石建牌楼式大门。门额嵌阴刻楷书石匾。前后形制基本一样。均为砖木结构。穿斗式架梁。天井麻石铺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石窗、房门石鼓雕刻龙凤精美。布局紧凑。功能齐全、合理。山墙和垂檐翘角具有江南建筑特色。刘枫和干部们前前后后走了一圈。连连感慨:“奢侈呀。这民居可比燕京城的那些四合院还要有历史。居然被你们充作办公场所。嘿。”
“我们过去。”刘枫看了看丁思芸。笑着问。这里的确有点紧张。二十几个人居然连凳子都不够。有人干脆坐在门口的条凳上。还有的干脆坐在路边。有些省里的干部也常年下乡的。像老北。胡文森。这几位都是出身军旅。根本沒有那么多的讲究。
看來陈汉和张猛早有吩咐。厨房里边正忙活的热火朝天。人手倒是不少。别看条件简陋。环境卫生搞的不错。每一位参与做饭的师傅。一个个打着簇新的围裙。这是整个食堂的亮色。
丁思芸诧异道:“你们这里很多人吃饭么。这么多的师傅。”
凳子更是五八门。学生的用旧的椅子算得上好东西了。有几个折叠凳瞧那意思随时有可能散架。居然还有两个石墩。被摆放在桌前。充当餐椅。就这条件。两位领导还敢请省长前來就坐。胆子还真是不小。已经有人在为他们默哀了。
刘枫一屁股坐在石凳上。感觉这个“食堂”里面。只有这石凳坐着安全一点。这间屋子如果说和平常民居有所不同。就是墙面粉刷的雪白。使得原本阴暗的房间。显得亮堂好多。
这里距离镇政府不远。一路行來。这个石板铺路的古镇。和洪江县相比显得冷清了很多。这里临街也都改成了铺面。有茶馆、粮油店、杂货店。还有卖水产品的。不过人气都不是很旺。
“哦。”刘枫來了兴致。“镇里还有食堂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