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杨成皎(1/2)

这次在担任匡庐省省委党校校长期间。连续提出來的执政理念。更是让大佬们都欣赏不已。这几位沒有人拿公务员信用体系可能造成的影响当回事。所谓的影响最终还是要看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仅仅是提议罢了。沒必要大惊小怪。

“我对你的流官制更感兴趣。”乔鹏霄玩味的看着刘枫。这家伙刚刚弄一手漂亮的组合拳。想必让匡庐省的某些人很纠结。那里是本土官员比例最大的地方。“如果按照你的想法。你觉得什么样的级别应该涉及到乡土问題。”

这个问題刘枫已经考虑很久。认真的回答道:“流官制在组织原则中就有。只不过执行力不强。像匡庐省來说。九成以上的干部都是老表。很多地方官甚至都是亲戚套亲戚。公平公正公开在那里不过是一句口号。

这种状况会导致很多腐 败窝案的发生。匡庐省连续爆发的窝案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流官制必须得到从上到下的贯彻执行。从副县处级开始。就要离乡离土。”

“不错。干部本土化很容易形成地方派系。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党建、反 腐有着诸多的弊端。”芮福剑曾经是空降干部。在初到桂江省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打不开局面。还是后來借助酒吧投毒案。才扭转了局势。

如今芮部长贵为中组部部长。对地方派系的危害更是深恶痛绝。早就想找机会整治这种局面。难度在地方派系问題。牵涉到方方面面。很多都是根深蒂固。别说他一个政治局委员。就是政治局常委也未必就敢触碰这个雷区。

薛远山意味深长的说:“小刘教授此次接受省部级培训班培训。还是要把《超越帝王》这篇文章做好。重新拿起你的教鞭。争取每周开两节大课。”

“呃。”刘枫一愣。随即注意到岳书记严厉的眼神。赶紧回答。“只要校长需要。刘枫随时准备着。”

这位毕竟是储君。和当初的何建军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也不是岳书记。自己沒有和他讨价还价的余地。刘枫暗暗感激岳书记的眼神。如果自己不识趣。很可能就此让薛校长心中结下疙瘩。以后可就有的受了。

这里都是顶级大佬。萧强充其量也就是一陪坐。因为《追溯历史的足迹》现在由中宣部主持。他是必须出席这次述职会的。郎舅两个人又是很久沒见面。两个人还是在春节的时候匆匆见过一面。甚至连年夜饭都沒有一起吃。

大家都唏嘘不已。那些老军人已经英雄迟暮。几乎每天都有老人告别人世。这项工程几乎是在最后时刻。给老军人们留下最后的影像。因此意义格外重大。

不到四十岁晋升正部级。这并不是什么新闻。相比之下。虽然杨成皎沒有刘某人长相逆天。整个人的气质却更沉稳。更有中年人的魅力。更有世家子弟的雍容与自信。

实际上培训班的生活紧张而有序。加之刘某人繁重的教学任务。两个人虽然是同班同学。却根本沒时间发生交集。很多时候擦肩而过。也仅仅是相视一笑。

岳书记看向萧强:“《追溯历史的足迹》务必要当成重点工程來抓。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刘枫。这件事做的不错。很有历史责任感。这件事再不做就太晚了。”

两个人在官场起步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刘枫从燕京党校下到单于乡的同时。杨成皎步入中央办公厅工作。十七年的时间里。杨成皎纵然是到了地方。锻炼两三年就会再一次返回中央部委机关。

此次培训班中。刘枫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工委机关党委书记杨成皎。1966年生人。已经是资深正部级高官了。

此次参加学习。最大的改变是刘某人以往的特权不见了。他不再享受教员的待遇。而是要遵守学员严格的作息时间。从周一到周五。7点到7点半。是早餐时间;晚餐时间是在晚上6点到6点半。

据称。杨成皎将在此次培训结束。调任部委机关领导或者调任地方。这位是学者型干部。实际上高层很多人把杨、刘二人相提并论。在高层看來。能够在仕途上形成竞争的。这两人无疑是最强有力的对手。

刘枫面对的不只是学员。还有燕京党校的一些教授。这些人常常会在课堂上。就这两份新鲜出炉的教材进行探讨。这是薛远山校长赋予刘某人的课題。要丰富教材。打造精品教材。

薛远山强调:“······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学。建立健全抓学习、促学习的责任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