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情理之中(1/2)
刘枫的当选。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剧本安排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很多高层的安排全部被打乱。那几位斗得厉害的书记恍然明白。这一次真的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
想想也是。团中央的选举历來是最具民 主气息的。这些年轻人朝气蓬勃。对事物有着更敏锐的判断力。先前团中央一系列的动作。固然彰显了几位书记的能力。但是却益发彰显了刘某人超卓的才华。
从《建立美好家园工程》开始。或者说从南楚省调研开始。这位团中央书记处排名最末的书记。就沒有让大家失望过。年轻人不会有那些老官僚那么复杂的想法。他们更钦佩刘某人敢于仗义执言。
这是众多干部投票给刘枫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gdp论英雄不能自我阉割》赢得了最广泛的受众。随后团中央一系列的动作。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农村青年工作部。
这使得此次的选举。农村青年工作部成为大赢家。巴特尔和张慧君两位副部长。全部成为常委。这在以往的团中央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就是说。这二位已经够资格执掌一个部门。甚至可以参选书记处书记。
此次选举从政治上來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意外。这在华夏的政治生活中绝对罕见。跳票的事情不是沒有发生过。但是在省部级层面上跳票。这让上层极为不满。
想当初王清的低票当选。就曾经闹出过风波。原因就是出现大量选举刘枫的无效票。当时就有有心人做过调查。却是不了了之。那一次选举沒有任何问題。
不是沒有人怀疑过刘枫暗地里做鬼。这种跳票行为是要调查核实的。一切不正常的结果。或者说。某些人认为不正常的结果。都需要严肃的调查审核。甚至不只是对票本身。而是对整个程序产生质疑。
但是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根本就沒有发现刘枫动作的蜘丝马迹。很多团干部都是敢作敢当的年轻人。他们沒有那么多的尔虞我诈。很多人在接受调查的时候。当面承认。就是要选刘枫上位。
这是一次艰难的对话。这种对话发生在很多地方:“你为什么选刘枫。而不是选拟议中的人选。”
这种事换任何一个人。心中都会存有疙瘩。刘枫还是很看得开。也乐得清闲。从繁忙的团中央忽然來到这种清闲的环境。刘枫选择适应。顶多也就是正常上下班。以他的级别。恐怕也沒有人会管是不是迟到早退。
被调查的人怒了:“我选刘枫。沒有任何的私心杂念。就是想团中央有一个强有力的带头人。看看刘书记这几年所做的。哪一个候选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如果你找出來。我愿意重新投票。”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很多被调查者身上。这让那些承担调查任务的干部很尴尬。后來干脆已经沒有人接受这个任务了。所有人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因为整个选举过程公开透明。结果有效。
祝丹阳神情一黯。自从几年前。她的靠山失势。就一直卡在局级不动。一晃已经十年。从中组部最年轻的司局级。变成资格最老的一个。这是仕途常态。
这次选举有人举报。中组部组成庞大的队伍进驻团中央。几乎是对每一位代表进行走访。如此大的行动。祝丹阳怎么可能不知道。
厅级往上走。无疑是最为艰难的。不但要有丰厚的履历扶持。更是要有强大的底蕴支撑。这二者缺一不可。同时还要有一点点运气。华夏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公务员队伍。这是一个金字塔造型。
现在弄到这样情形。刘枫真的是欲哭无泪。看似提前步入省部级。实际上这种事后患无穷。果然。刘某人來到发改委。成为党组成员副主任后。按理说应该是大权在握。实际上却是沒有任何实权。
调查员艰难的回答:“沒错。您的选票有效。此次选举的确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差额选举。我们只是想知道。有沒有人暗示你或者怂恿你这样做。或者。这其中有沒有什么交易。”
只是这突如其來的“跳票事件”。影响将是深远的。任何领导干部都把无视组织意志视为无物的官员打入冷宫。按照某些人的思维定势。他刘某人为了上位。太过急切了。
发改委是国务院最繁忙的机构。只不过有人不喜欢刘某人忙起來。这位忙起來总是会搞出一点事。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刘枫來到发改委之前。这里的副省部级以上。全部是四零后。
······
“别提了。都是眼泪呀。”刘枫苦笑。整天面对一群小老头。刘某人也不舒服。就连那些司局长。甚至某些老资格处干。都比他年龄大。“人家之间称呼老张老王。到我这里费劲呢。”
如果按部就班。刘枫最少也要在副省部级位子上耽搁五年。也就是再有一届。他才有机会晋升。沒想到那些人急不可待的争夺。反而凸显出刘枫的能力。让他获得最广泛的支持。
这次调任极其诡异。使得刘枫成为团中央历史上最短命的第一书记。也是政绩最显赫的书记处书记。这位不到四年时间。从珠江市市委书记晋升为省部级的干部。成为团中央的一个传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