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三农问题(1/2)
在此之前。褚市长一直和那两位书记混迹在一起。探讨如何划分空出來的人事大权。哪里有闲心操心这个。现在不一样。惠浦县大幅度免缴农业税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不但它本身免缴。还要市里面从财政上反哺三农。这个就像是剜了褚市长的心头肉。别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账面上的资产一直是刘某人把持。毕竟也算得上整个政府班子的政绩。
如今从这里边分出几千万。那可是赤 裸 裸的政绩啊。就这样被他刘某人送了人情。如果这个人情是他褚市长送出去的也行。问題是珠江市老百姓只知道有个刘市长。谁认识他褚辉是谁。
这个一直是褚市长耿耿于怀的地方。在和西门无风的宣传战中。他这个副书记甘拜下风。可是在市政府这边。居然也沒有搞出一点名堂來。这个就让他难以承受了。
今天的议題。不过是褚辉找出來的一个由头。种种迹象表明。想要在无风书记那边捞到一点政绩。困难不是一般的大。就连西门无风自己。也是被这个问題困扰。他身为第三副书记。还有机会么。
因此。是时候在市政府那边发出自己的声音。彰显自己的存在。褚市长终于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是常务副市长而不是什么第几副书记。毕竟市政府这边。他算得上老二。不至于排名太靠后不是。
“这件事的确处理的过于草率。”
赵利文慢悠悠的喝口茶。如今常委班子形势大好。完全沒必要剑拔弩张。最主要的。这件事和他沒有太大关系。赵书记此时表态。不过是基于同盟的立场。搭一把援手罢了。
真的沒有触怒刘某人的意图。那样不符合赵书记的利益。尽管如此。某些话还是要说的:“我们不能用国家的钱送人情。更不能用国家的钱沽名钓誉。”
西门无风有一种尽在掌控的得意。随着陈屋村棚户区改造工程进展。无风书记的自我感觉越來越好。先前那些小麻烦。权当是好事多磨。古人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沒想到这家伙比自己跑得快。何武冷眼瞧一眼徐东飞:“我同意开展这个试点工作。农业、农村、农民问題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无疑是我们这些领导干部应该思考的问題。
西门无风忽然发现情形有点诡异。什么时候两位太 子党和刘某人站在一个阵营了。沒道理呀。以往这二位可都是自行其是。根本就沒有把班子里的其他成员放在眼里。莫非是今天的议題。
过去的二十年。八亿农民用低价的农产品。为城市走上富裕繁荣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在城市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是时候反哺三农。是时候尝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改革试点了。”
别的不说。那个邻国的事情已经很说明问題。沒有经过磨砺的干部上位。就像是小孩子掌控了核武器。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來讲。都是灾难性的。
三位书记当中。赵利文的后台只有王清省长。而那位省长一向是谨小慎微。尤其是出国事件之后。现在王省长似乎说一句话都怕会引起上面的不满。否则也不会对上一次西门无风的作秀暴跳如雷了。
正是因为这个。王省长才不会想要尝试任何改革的试点。那样承担的政治风险。不是他的心理可以承受的。因此上。赵利文的信息大概是班子里最不灵通的一个。好在秘书出身的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
进入仲秋。珠江市的各种灾害基本上沒有了。蒋海司令员再一次清闲起來。虽然感觉最近的常委会比较郁闷。他还是坚持來。不为别的。就为给刘某人站班。
就当这是一次心灵上的历练好了。无风书记颇有一丝看破的空灵:“不错。擅自进行三农改革是不明智的行为。这个必须和中央的三农政策保持一致。切不可给中央带去麻烦。”
按理说褚辉的消息渠道远比赵利文强太多。问題是褚辉家族却是坚定的保守派。他可沒有赵秘书那种见风使舵的本事。唯一的选择。褚市长只能是保持沉默。谁让这个问題是他发起的呢。纵然是想调转枪口。也需要一个过渡吧。
身为国务委员发改委常务副主任徐德厚儿子。徐东飞自然知道。虽然三农问題在中央也有着各种各样的争鸣。但是现在反哺一派。已经渐渐占据上风。
如今杀手书记的名声。在珠江市可是响亮的很。杭市长表态有着一种特别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对事实真相的了解:“一个区县的试点。不过是试点罢了。完全沒有必要上纲上线。”
“改革么。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做尝试怎么能知道哪一种政策对国家有利呢。”
因此蒋司令的发言表态很坚定。全沒有一点外行的感觉。这甚至有点让褚市长难堪:“惠浦县大幅度免缴农业税的试点我认为是必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