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虎头蛇尾(2/2)

以华家丰厚的政治资源,起步就超过刘某人一大截的她,政治生涯纵然是有一些亮点,和刘某人所做的比起來,那也是星星与皓月争辉,根本不值一提。

对于刘某人的某些传闻,华馨凤耳熟能详,女人暗中观察刘教授,发现这位简直就是一吃货,每一餐从上桌开始,就像是和那些精美的菜式有仇一样,恨不得把每一盘菜都填进肚里。

实际上当地政府对这些來自燕京党校的学员极为“重视”,几个人发现,凡是他们出现的地方,都是地方官精挑细选过的,事先还都做过“清场”。

几个人面面相觑,都无语了,这家伙果然够强大,就连这么无耻的事情,都可以说的如此理直气壮,让几个人万分拜服。

如果是在自己原本的工作岗位上,这几位不会介意夸夸其谈,可是偏偏在刘枫的身边,这位越是低调,就越是让几个人有压力,这几年刘某人在党建上和经济建设上,乃至用人制度上的建树,新一代无人可及。

调研小组与其说是调研,不如说是旅游,珠江市的经济建设实在是乏善可陈,作为首批改革开放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然远远落后桂江省诸多内陆城市。

对此,这帮官场精英都心知肚明,如果是白天,还真无法发现这帮“保镖”,一个个便衣打扮,很容易成为街上的路人甲,也只有清冷的夜晚,才会像路灯一样眩目。

刘枫很无辜的摊开双手:“这些天除了游山玩水我们还做了什么,什么是调研,如果我们这个样子也是调研,我想会让写《农村调查报告》那位伟人,从另一个世界回來找你我算账的,”

这一次调研主事人是华馨凤,刘枫对于享受什么样的待遇不置一词,这不是他的地盘,沒必要讨人嫌,不愧是第一批改革开放城市,这几天的招待宴样百出,让这帮见惯丰盛酒席的干部,都叹为观止。

这其中固然有底子薄的原因,人为因素更是不可忽视,被批准为改革试点城市已经十四年之久,除了留下一地烂尾楼,再沒有让华夏媒体乐意看得上眼的新闻。

另外几位同行的学员,很默契的都选择了沉默,这里有班长,有燕京党校的客座教授,自己还是藏拙的好,要是拿出來一些不成熟的东西,未免贻笑大方。

珠江市为华馨凤一行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这也是題中应有之义,这几位都是正厅级官员,这一次青年干部培训班结业,其中有人将晋升一级,上位副省部级。

大家希望刘枫提供一个范本,刘某人很干脆的拒绝这个要求:“每一地的经济政策都有其地方性和局限性,更是被时代限制,我不想用肤浅的点评,评论那些勇于探索的前辈,”

此刻的华馨凤,哪里还有一丝即将上位副省部级的端庄优雅,整儿一个撒泼耍赖的小女人,就差使出三绝招,一哭二闹三上吊了。

刘枫这一次算是学乖了,一路上那张嘴唯一的用处就是吃喝,除了赞美桂江美食,主人的热情,再沒有任何的语言,华馨凤都有点纳闷,这家伙是不是变性了。

因此,招待这些准省部级干部,珠江市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谁也不知道,这其中哪一位会成为桂江省未來的高层,最主要的,能够走到这一步的,沒有一个不是背景深厚的,这样的人交得得罪不得。

就连烂尾楼,地方政府也是千方百计捂盖子,把烂尾楼美其名曰停缓建工程,一个装饰的外衣穿上很容易,一个不敢正视政策失误的地方政府,想要发展很难。

最终刘枫还是沒有写出一个字的调研报告,华馨凤领衔的这个调研组,虎头蛇尾,成为第一个无功而返的小组,刘枫很遗憾,居然沒有见到穆芳飞,据说是出差学习去了。

华馨凤一行回到燕京党校,被校务部一顿狠批,教务主任严令:“每个人必须交上一份调研报告,否则就一直在党校待下去好了,”

这个批评,和当初岳书记对刘枫的批评,有着惊人的相似。

原以为会在珠江市过年,沒想到一月二十五日回到燕京城,后天就是除夕,家里人看到刘枫回來,每一个人都开心的很,特别是孩子们,更是缠着刘枫,一定要像去年一样,去买年货。

越來越多的舆论攻讧,刘枫知道,古城改造项目算是彻底歇菜了,兰苑雨已经正式回归政策研究室,规避风险一向是世家子女必备的本能,原本红红火火的古城改造项目小组,已经变得冷冷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