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打算盘(2/2)
如果在这项古城改造项目中。用上自己的亲信。也就意味着再也沒有退路。只能是一往无前。问題是三位大佬谁也沒有四成以上的把握。把这项工程搞好。
如果这样的资金投入。却沒有任何的收益回报。市人大那边绝对说不过去。搞不好。就连国务院那边也会出现反对的声音。这个是农副总理接受不了的。
中心区地区古城改造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荆玮也许是最烦恼的那一个。每一次例会上都会有一大堆的抱怨。
三位大佬都是同样的念头。虽然沒有事先的沟通。却异常默契的选择了刘枫。作为这项古城改造项目的实施人。身居高位。任谁手中都有优秀的人才。不过那绝对不是最佳选择。
尤其是这项工程万众瞩目。很多境外媒体记者都开始追踪报道。如今三个人很低调。仿佛自己才是被领导的。被刘某人强迫绑架到古城改造的战车上。三位大佬的低调。自然就愈发显示刘某人的强势。
历來燕京城的市政建设。就是让上层头疼的难題。无数双眼睛盯着。无数张嘴数落着。这里常常是保守派和激进派争执的焦点所在。如果陷入其中。无疑是不明智的。
正是这一次古城改造项目蕴含的风险。也预示着有朝一日成功后带來的巨大利益。以三位的老谋深算。自然明白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道理。
在燕京城。不。在华夏。还有比刘枫更合适的人选吗。这个人的能力不消说。绝对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就是三位大佬手中的人。也沒有可以与之媲美的。
第一期投资就近百亿。这对于燕京市來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农孝廉对于这样的结果。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作为这项工程的负责人。也不想它变成一个耗费巨资的面子工程。那样对于农副总理來说。也是一个很难看的事情。
目前也沒有其他的好办法。只能是像刘枫说的。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之所以三位大佬在这次会议上这样表态。就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有政治就有争执。就有竞争。国务院那边也绝对不是铁板一块。几位副总理和国务委员之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不只是师尚古和宁霄瀚想要搏一把。搏一把换届时候的机会。农副总理也未尝沒有这个念头。眼下的国务院。几位副总理中。农副总理的排名并不靠前。
这一次的古城改造项目。虽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成。也不是沒有人投反对票。万一这里真的成了吸金的黑洞。那时候就连赞成的都有可能变成反对的。
刘枫告诉荆玮:“对于拆迁工作中遇到的钉子户。暂时先可以不用理会。先动员那些居住条件最次的。按照中心区地区的住房基数。这些迫切希望调换住宅的。就已经足够我们几个月的工作量。”
一个小小的司局级干部。还是刚刚晋升的司局级。居然在古城改造项目小组中期主导作用。这本身就是一个大新闻。要知道。小组里面可是有着两位政治局委员。一位国务委员的。
刘枫叹口气:“要不这样。明年春天先开发出一小片作为试验区。看看各方面的反应。如果反应良好。我们就继续。否则就把楼房改成平房。最多也就是只有投入沒有产出罢了。”
很多人都对这个提议表示怀疑。荆玮更是用一种鄙夷的眼光看着刘枫:“刘组长。这个决定有点太幼稚了吧。您似乎只是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可以进度加快一点。那么未來怎么办。
将來这个项目想您所说。万一取得了经济效益。那时候后期的钉子户岂不是更会要高价。这样一來。岂不是难以开发。这不是钻头不顾腚么。”
刘枫并沒有在意荆玮的措辞。这些燕京城人有时候的口头禅真的不文明。他淡然一笑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实际上就算是现在全部拆迁户都愿意换房 。我们拿什么换给人家。
按照中心区地区转换成三层楼计算。一楼是商企。二三楼才是住宅。大家应该知道。改造后的住宅人均会超过二十五平米。道路和公共面积也将会达到这个数字。
也就是说。未來的中心区地区。充其量也就是有三分之二的居民回迁。甚至可能低于百分之六十这个比例。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喜欢喧闹。还有诸多的工作地点在三四环的。想必会接受我们的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