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兴安省的春天(2/2)
两大巨头同时莅临兴远县,这在兴安省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就算是市级政府也不可能让两位大佬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兴远县偏偏做到了,这让兴安省所有的干部都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渴求。
这个绝不是空穴來风,这个是王万东省长在常委会上提议的,只是以江滨市市委书记戈恩为首的地方派,千方百计对这个提议进行阻挠,才让这个提案不了了之。
正是有了这些优秀的干部,才让刘枫筹办冰雪节成为可能,才让刘枫的客货联运项目走上正轨,还有------华夏缺少的永远不是人才,就像古人说的那样:“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兰苑雨那边带哭音了,刘枫赶紧安慰:“兰姐姐你放心,我估计最快也要在1994年年中才会有结果,要想调离恐怕就要等到1994年年底了,我们不是还有大把的时间,”
随着兴安省高层的变动,兴安省迎來了政治上的春天,各地到内地考察的多了,想要开创新局面的多了,身在官场不由己,以往的政治环境,普通背景的干部想要干点什么真难。
“好人儿,你要成为市委领导了,啥时候在同兴市建别墅,我,我想和你住邻居,”
尤其是两位大佬对兴远县所作的承诺,经过媒体记者正式播报,再加上某些小道消息的疯传,兴安省官场终于沸腾了,三千万人口的兴安省,有着数百万的官员,并不是沒有人才。
在这个论坛中,在这里各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各成员将会展开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吸引韩日两国把关东三省做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随后,三省成立东北亚经济圈经济论坛,三省的省委秘书长将会轮流坐庄,主持经济论坛,至此,东北亚经济论坛有了松散的经济合作体雏形,尽管其中的成员还太少,但是刘枫对这个论坛充满了信心。
纵然是有那么一点的政绩,也早就被吸血上层拿下了,下面的人拼死拼活捞不到一点好处,却承受着各种的风险,有一句话永远是对的,做得越多,失败的机会越大。
这正是张桐和王万东想要的效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扶持兴远县,帮助刘枫绝对不是这二位的最终目标,如今兴远县就像是兴安省的一个灯塔,矗立在那里,成为大家竞相仿效的目标。
像俄罗斯这样的特权社会,上下尊卑落差更为严苛,在这里绝对不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想想当年的大清洗,有多少功勋卓著的苏联红军高级干部被暗杀,这里很多时候,隐形的权利,要比法律更恐怖。
副厅级在地方上是真正的一方大员了,和部委机关那种单纯的级别晋升是两种概念,加上刘枫执掌兴远县日久,把兴远县经营的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想不引起媒体的注意也难。
1993年国庆节前夕,兴安省和白山省结成战略同盟,两省将以三江经济带为纽带,携手合作建设东北亚经济圈,半个月后,关东三省的老大,终于放下了矜持的身段,加入到这个战略同盟。
远的不说,王玉燕也好,秦雪娇也罢,前有葛英雄后有高宏清,还有徐云勇、徐培燕,哪一个不是土生土长的兴安省人,刘枫沒有这些优秀干部的帮扶,想要在兴远县掀起建设高潮,那是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兰姐姐,还早,建别墅恐怕是沒有必要的,我有一个预感,我上任市委领导用不了多久,就会离开兴远县,”
也就是刘枫这样的过江龙,朝中有人,假如沒有徐甲在上层帮衬,沒有学生们大力支持,刘枫别说在兴远县创造出辉煌的政绩,恐怕早就被同兴市和兴安省老班子给吃干抹净了。
在经济论坛成立之初,刘枫作为经济论坛第一任秘书长的特别助理,出现在经济论坛,这个并不是刘枫的正式职务,他依旧还是兴远县的县委书记,那个入常传闻还是传闻。
经济论坛的临时办公场所,是在兴远县新区,原本大风集团在这里兴建的办公大厦,按照大风集团的设想,兴远县将作为大风集团在东疆的桥头堡,连接沟通俄罗斯和华夏。
相对应的,克里姆林商贸公司也在边疆州建设了一座大厦,这里也将成为克里姆林商贸公司的重要据点,此时的克里姆林商贸公司,已经不仅仅是商贸了,随着在边疆州投入的加大,这里已经成为克里姆林商贸公司固定资产投资最大的地区。
“老疙瘩,克里姆林商贸公司的大厦马上就要启用了,你是不是应该过來看看,最起码作为合作伙伴,來出席一下开业典礼吧,”
对于席婕的邀请,刘枫只能是报之以苦笑:“席姐,小弟现在忙的脚打后脑勺,那里有时间到你那里去,何况我也不想让外界对我和克里姆林商贸公司之间的关系,产生什么联想,还是算了,”